没复习10本蓝色生死恋,医学生都不好意思生病
从医学生到“白衣天使”的这条路上,充满了误解、艰辛与困苦。但总有人因为使命感与责任心冲在最前端。
——女同事说
在大学里,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总是活在欢迎与误解当中——
“你终于到了,来给叔看看这个体检报告什么意思?”
“你都大四了,不是马上要毕业了吗?”
“你都在实习了,工资应该很多吧?”
对于这些问题,他们只能默默说一句:“医学专业,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01
“四大名著335万字,我的课本579万字”
外行人对医学专业在读学子的最大误解,莫过于将医学生等同于医生。
近至家中父母,远至小区邻居,他们一有个腰酸背痛头晕眼花,就会想起(某某)家中有个医学生,前去问诊一番。
还有人袖子一撸,手一伸,就让中医学生把脉看病的。
这个时候,医学生只能祭出“学医三连”:
倒不是医学生冷漠或者谦虚,而是医学生本人也在投石问路,急求帮助,连线上问诊的医生前辈都不放过。
充分展示了医学生走投无路的时候会多么不择手段
“线上问诊”终归是投机取巧的法子,更多的医学生还是选择传统的学习方式:拎上行李箱,去把医学教材拉回宿舍,和“死亡芭比粉”展开一段“蓝色生死恋”。
医学生专属的“蓝色生死恋”和“死亡芭比粉”
曾经有网友统计过,四大名著总字数为335万字,医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外妇儿”多门课程的课本字数达到597万字。
最可怕的是,这597万字都需要熟读成诵,因为——
“没有病人会按照考试重点生病。”现在记下的每个知识点,都有可能在将来救人一命。
在面对厚厚的教材和写卷答题的时候,医学生总会有种选了文科的感觉。
其实,医科跟文科的区别,不是看学生能不能编满答案,而是看各自课程数量的差别。
极少数文科生的课程表会像医学生的这么色彩斑斓、饱满丰富、周末还要上课。
一如医门深似海,从此双休是路人。
天天都像期末考,期末到了胜高考。
好不容易运动会,竟要担架比赛跑。
急救接力赛、救死扶伤队、蓝色生死恋方阵……这些医学院特色运动项目,让人一边看得哈哈大笑,另一边又萌生感动:他们每一次演练,都在为生命而争分夺秒。
其实这些校运会项目也是医学生平日里演练课的内容之一,老师们都会特别严厉地教育学生认真演练,严肃对待。
但是怎么说也是校运会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们还带着学生的稚气,免不了有摔倒了、“病人”掉了、担架跟不上的情况。
嗯……网友表示:“答应我,先别让他们毕业好吗?”
医学老师承诺:“别担心,我们不会那么容易放过他们的。”
且不提各种期中考、期末考和实验报告,当学生前来看病问诊的时候,医学老师都会尽职尽责地考查一番,然后敲打敲打:“回去记得看看药理学。”
经常有医学生看病之前,反复多次提醒自己:“不要暴露身份,不要喊老师,记得叫医生。冷静沉着,你是最棒的医学生。”
但是在挂号的那一刻,学校附属医院可能就会把医学生“出卖”了。远在诊室里的医学老师嘴角微扬,开始盘算待会提问哪一个科目比较难。
所以在医学生圈子里,“看病”有时候是一件充满负担的事情,一不留神就碰到任教老师,一声“老师”脱口而出,诊室立刻变成考场。
相比起老师考核,医学生或许更喜欢在日常生活中复习医学知识。
看个电视剧,他们要狠狠吐槽其中的医学盲点;吃个牛骨煲,他们要观察是胫骨还是腓骨;看完了文章,他们要收缩一下大鱼际肌点个赞。
进入这个阶段,医学生离毕业又近了一步。
02
从医学生到医生,路漫漫其修远兮
从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医学生就被寄予了厚望。
无论是家中长辈,还是远房亲戚,又或是同学朋友,都笃定地认为:医学生肯定会成为医生。
“你好好学习,以后进个三甲医院,咱有啥事就挂你的号了。”
可是从医学生到医生,路漫漫,其修远兮,谈何容易。
以基数最多、相对最热门的临床医学专业为例,医学生起码得经历本科、硕士/博士和规培这3个阶段,取得4个证(执医证,硕士学位证,硕士毕业证,规培证),才有资格踏入医生行列。
变相而言,不考研不读研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尚未能获得医生的职业入门券。
再者,在学历通货膨胀的当下,光有硕士学历已经不足以达到一二线城市三甲医院的招聘要求,博士学位和科研成果成了硬指标。
在《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里,陶勇医生就分享过朝阳医院眼科的招聘要求和过程。
博士学位、科研经历和反应能力,缺一不可;初筛、复筛简历,面试、笔试和心理测试,四道难关。经过层层选拔,最终从70多人中选出最合适的一个人。
除了学历要求高、就业压力大,医学生的求学之路也格外长久。
目前国内的医学生培养模式,主要存在着3种学制:大学5年制,本科毕业后起码需要经历考研、读研(部分还需要另外规培),才有4个证;本硕5+3模式,毕业直接取得4个证;还有本博8年制,毕业后还需要规培2-3年。
相较起其他专业,医学生呆在学校的时间总会多出一两年(如果算上医学生总是学校里最晚放假最早开学和不眠不休背书学习的时间,可能还得多一年),这就造成一种“时间差”:
“怎么这么多年,你还没毕业?挂科延毕了吗?”
在某乎上,就有网友分享过他的经历。在大四的时候,他频频收到朋友的微信鼓励,让他“考研加油”,甚至在大四考研日那天还收到慰问。
可是,身为医学生的他,大五才有资格考研呀。
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进阶之路,道阻且长。
18岁迈入医学院大门,将近30岁才能进入医生行业,期间还要应对海量知识、大量考试和漫长考察。
成为医生之后,工作强度高、工作时间长、休息睡眠少、饮食不规律、晋升难度大等等问题依然让曾经的医学生们“没有最忙,只有更忙”。
成日里当健康卫士的他们,反而落得一身病痛。
突然就理解了,为什么“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03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程露医生曾经说过:“学医路上的艰难太容易刺破理想了。”她担心孩子们只是一时冲动就选择了医学专业,忽略了现实中学医之路的种种难题。
事实上,在如今信息资讯发达的时代,医学生的“苦累卷”,已经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但即便如此,对于一心学医的孩子而言,医生职业是志之所向,值得他们迎难而上,“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根据2022年《百度热搜高考大数据》统计情况,2021-2022年临床医学重新回归高考热门专业Top5,近三年医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有抬高。
医学专业重新“热”了起来。
学生选择学医的初衷,可能很现实,看中医生职业越老越吃香和社会需求大等优势;可能很理想主义,因为悬壶济世的梦想;可能很迷茫,一无所知就选择医学;可能很明晰,希望能帮助家人健康平安。
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平安
无论是哪一种,跨入医学大门之后,他们的目标都会统一为:治病救人。宁愿费尽心力,也要练就一身本事,开得良方,守住生命。
“我在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克服心理障碍,努力向‘才近仙,心近佛’靠近。希望以后不要见到你。但如果见到,一定不会辜负你。”
哪怕只是偶然经过,看到陌生人陷入突发疾病,医学生总会第一时间冲上去,检查情况,跪地抢救,发挥专业技能,尽其所能地救人于危急之中。
对于医生和医学生而言,不需要白大褂,不需要端坐在诊室里,对生命负责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就已经常存在心里。
遇到紧急关头的时候,他们的行动就像他们在入学时庄严宣誓的那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最后,希望公共预防专业的同学能尽快梦想成真:“搞好预防,饿死临床。”
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每日互动
你对“医学生”有过误解吗?
评论区告诉我~
大学吹水群
我们整了个
考研、四六级吹水群
快来一起
学习吹水
互助唠嗑
答疑八卦
里面还有各种四六级、考研资料
只要你想要,俺就能给你!!!
我们在这里等你哟
新东方报课指南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美术、双语表演、机器人、创客、书法、口才、研学游学等素质素养教育服务;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体系化一站式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
更多好看的
你可能不信:我爸在家里泡姜的图,能气死五个博士 ......
你“在看”我吗?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习近平拉美之行的三个“一” 7958530
- 2 微信或史诗级“瘦身” 内存有救了 7923677
- 3 男子求助如何打开亡父遗留14年手机 7895180
- 4 中国主张成为G20峰会的一抹亮色 7759805
- 5 中国对日本等国试行免签 7631153
- 6 7万余件儿童羽绒服里没有真羽绒 7505904
- 7 女生半裸遭男保洁刷卡闯入 酒店回应 7483657
- 8 70多辆小米SU7同一天撞墙撞柱 7317646
- 9 操纵股价 2人被证监会罚没近3.35亿 7297603
- 10 千年古镇“因网而变、因数而兴” 716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