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懂行|北大苏南研究院X华为:构筑物联感知+边缘智能网络,把数字化带进每一间实验室
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强调“推动智能实验室建设,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开展科学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模拟实验过程,创新科研实验范式,探索实验室安全智能监管和科研诚信大数据监管应用,促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高性能计算平台和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由此可见,加快推进智慧实验室建设,打造智能物联、开放的智慧教学空间已是大势所趋。同时,教科信厅函〔2021〕38号要求“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专项行动”,可见实验室安全是一个重大难题。那么华为联合伙伴是如何破题的呢?
2021年,华为携手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推进智慧实验室建设落地。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副院长焦天怒强调:“实验室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我们已经建设了40多间实验室。确保绝对安全是实验室管理的首要原则。”
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是由北京大学、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常熟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新兴研发孵化机构,立足于将人才、科技创新成果服务于国家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孵化。然而,研究院也面临以下挑战:实验室中存在危化品等高风险安全隐患;实验室仪器预约依赖人工记录;科研数据的获取主要通过USB人工采集,工作效率低。
为解决以上问题,华为联合新思联推出智慧实验室网络解决方案,借助Wi-Fi 6 AP实现多协议统一接入、物联终端无感接入、AR边缘计算等能力,实现危险源风险感知和联动处置、科研仪器高效利用、智能化安全巡检。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实验室在数字化后的4大变化:
华为基于物联感知网,自动采集传感器的监测数据。新思联云端管理平台对采集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当气体浓度超标时,管理平台可以下发指令自动打开实验室的强制排风措施,自动开启门禁,让人员逃离。通过自动应急处置手段,能让应急处置时间缩短至秒级,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教育部{2020}要求“50万以上科研仪器开放共享”。针对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华为提供基于物联感知网的有源RFID技术,实验室管理平台实时获取仪器的使用状态和可用时间段信息,实验人员可线上预约实验,实现仪器的高效利用。同时,新思联创新研发一物一码。学生在线预约后,通过扫码即可实现仪器上电;基于Wi-Fi 6 +IoT和NetEngine AR502的物联感知能力,实时采集实验仪器电流标签采集电流信息,精准计时计次,方便状态呈现和共享计费。
安全管理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实验室的安全例行巡检占据了实验室管理员10%的工作量,巡检过程中管理员需要手工填写表格,费时又费力。华为智能实验室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安全巡检助手应用,手机无纸化巡检方便精准,同时支持拍照上传巡检记录。
管理员需要定期盘点仪器的使用率,过程耗时耗力。华为基于物联感知网的RFID标签定位技术,让管理员在仪器管理平台上即可看到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时长,实现资产的可视化盘点。同时,可以防止资产丢失,当资产离开电子”围栏“会联动声光报警和视频抓拍,以防止仪器的乱拿乱放。
焦副院长对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评价,“通过华为的物联感知网技术和智慧实验室管理平台,提高了常态化安全管理水平,做到安全可视可管可控,有效降低实验室事故隐患,支撑科研大数据分析和资产管理,大幅提升了科研和管理效率。”
未来,华为将继续携手教育行业的客户及合作伙伴,开放共赢,共创教育行业新价值。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