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说话也太太太太爱用叠词了吧!连地名都是嘻嘻哈哈,太欢乐了

百家 作者:青年文摘 2022-11-18 18:37:31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本文授权转载于公众号:耳朵里的博物馆(ID:erduolidebowuguan)和娃去博物馆,不懂找我!


还记得以前去四川玩,向当地人问路,热情的成都小伙伴好像说了很多地方,什么坝坝边边拐拐咔咔角角,还以为来了一段即兴rap。



四川人究竟有多喜欢“叠词”?今天就一起来看看!


相信我,只需要看一眼,你脑海中就能自动环绕响起当地口音。



串串香、担担面……

吃饭前要先卖萌


说起四川的美食,那是早已冲向全国,当它们加上一些好好玩玩的叠词,立刻就显得乖巧可爱起来。


比如“棒棒鸡”这个名字,听起来阳刚有力,有一种坚硬感。其实棒棒鸡就是凉拌鸡,而“棒棒”说的是其中切鸡的方式。


图/摄图网


还有蒸蒸糕,它其实和武汉的顶顶糕、天津的熟梨糕、贵阳的糕粑很类似。把糯米粉放进模具,再加上红糖、豆沙等,上火蒸几分钟就好了,既可爱又好吃。


土豆切成小块,叫洋芋坨坨;辣椒被磨成粉末状,叫辣椒面面;一粒一粒的花椒,叫花椒kuokuo


去菜市场,可以看见藤藤菜、鸡飞飞


喂孩子吃饭叫吃莽莽


需要多甜、加多少盐叫抿抿甜、毛毛盐


逢年过节,吃完坝坝宴,再摆龙门阵,不可或缺一道坝坝茶……


图/摄图网


热爱美食的四川人,不知不觉中也把自己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都暴露在一道道美食里。看上去可爱的叠词,有时候既在说菜,也是一种生活智慧。


比如耙耙菜就非常形象,这个耙,指的是豇豆、茄子、土豆、大头菜等平时吃起来比较硬的根茎类蔬菜,水煮后变得耙软适口。


如果几个“耙耳朵”一起聚会聊天,也有可能被叫作“耙耙菜”哦。


可以说,这种由人民群众共同创作的纪实文学,一直在全方位展示四川的地方特色。


我不要面子的吗?/摄图网


不过当四川的伙伴提醒你不要吃别人的“麻麻鱼”时,可不是劝你少吃鱼,而是告诉你小心别上当哦。



地名也都嘻嘻哈哈

真是太欢乐了


你可以在四川找到“哈哈”,在它旁边不远处还有“嘻嘻”。



刚刚说的什么边边、角角、卡卡这些方位词,意为边缘、角落处,用于描述一些中心之外的地区,可没想到,四川人民已经将自己最朴素的情感融进了这些地名里。



至于“毛毛山”“高高山”,估计是当地人从外观上来形容山的特征,语言和文字的魅力在此时凸显,把专属的情感保留了下来。



除此之外,还有坎坎上、沟沟上、岭岭上、梁梁上,岩岩弯、坑坑头、尖尖山、洞洞沟,这些简单直接的地名,充满了乡土气息。


这一定与当地的方言密不可分,自然筛选出了某个最便于流传的信息符号。


或许这就是从人民生活中来、到人民生活中去吧。


除了地名,在描述方位时,也喜欢用叠词,连官方发布也免不了。



对于外地的伙伴来说,它们可以将清晰的地方变模糊,“咔咔角角”到底在哪里?



听起来萌得犯规

其实并不是故意为之


某种意义上说,人是生活在语言之中的,而方言从我们生活里自然生长出来,它既是另一种解释世界的方式,也可以理解为文化多元的根基之一。


就像四川话,它属于西南官话,是由当地的古蜀语和各地方言,长期交融影响演变来的,所以四川话的包容性特别强,而且易于理解,也很有特色。


它就像一张有生命力的地方名片,具有广泛总结性的同时也提炼出了高纯度的地域性格。


晒晒太阳喝喝茶,四川人的生活巴适的板啊。


图/摄图网


这或许也是四川人在人际交往中所追求和践行的生活哲学:


差不多就行了,不用特别较真;


不管什么状态,到了极致都不好,“二”才是最优;


喝酒喝麻麻了伤身体,“二麻二麻”才是最好的状态。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