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厨房里最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味精这几天可是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原因也没啥,就是因为它被人误解了太久,现在终于有大V站出来为它平反了~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家庭必备的调料竟变成了许多人避之不及的有害添加剂。厂长翻了翻,最早报告味精会引起不良反应的是在1968年。当时美国有一位名叫 郭浩民 的华裔医生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写了一封信。信里提到,他在中国餐馆用完餐后出现了头痛、流汗、心悸、身体麻痹等症状,而且还说这可能与中国餐馆在餐点里添加味精有关。没想到的是,在这封信发表之后的不到两个月时间里,竟然有300多位读者表示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而且他们描述的症状还五花八门,基本上把身体出现的所有不适症状全甩锅给了味精。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味精在美国的命运彻底被改变了,大众纷纷对这种调料避之不及。
更气人的是,由于当时中国菜里常常要用到味精,所以美国人还把吃下味精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统称为「中国餐馆症候群」。在这种舆论之下,有些中餐馆为了生意也不得不将味精从中国菜中剔除,甚至还要在门口挂上“NO MSG(没有味精)”的标识。

当然,不止是美国,即使是在咱们天朝这个「味精大国」,味精被黑得也不轻。
许多家庭认为它是化学合成物,又廉价又没营养,于是渐渐脑补出了吃味精会头晕、脱发等不良症状。
但实际上,味精这种调料从诞生之初起就是人畜无害的。
最早研制出味精的是日本一位名叫 池田菊苗 的大学教授。
1908年,池田菊苗喝了一碗妻子做的海带黄瓜汤,发现此汤味道极为鲜美!于是便决心好好研究这种鲜味的来源。终于,他在海带中提取出了一种叫做谷氨酸钠的物质,这便是鲜味的来源,池田菊苗还将其取名为「味之素」。后来这种调料渐渐在亚洲地区流行开来,咱们国内就管它叫「味精」。那么说到这里,味精对人体究竟有没有害已经显而易见了。要知道,作为它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MSG)在人体中能够参与蛋白质的正常代谢,促进氧化过程。不仅无害,适量食用反而对脑神经和肝脏有一定的保健效果。
即使是在国际权威机构JECFA和美国、欧盟的监管体系里,味精都被认为是安全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更是没有限制。
Netflix 纪录片《Ugly Delicious》里也有一集是专门给味精平反的,这是一部由米其林亚裔厨师 David Chang 所主演的美食纪录片。
片中有许多美国人在声讨中餐和味精,认为它给身体造成了危害,一吃就全身不舒服~但后来,David Chang 给他们发了一些含有大量味精的零食,结果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并没有任何不适,当场打脸!所以说,所谓的吃味精会引发头疼、流汗、脱发等症状其实只是心理作用而已~不过厂长最服的还是国内那些
一边嫌弃味精一边用着鸡精的爸妈
明明鸡精的主要成分就是味精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