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读者:点击上方 “平凡的企业家 ” → 点击右上角“ ... ”→ 点选“设为星标 ★ ” 加上星标,就不会找不到我啦!
2019年,一部由奥巴马夫妇投资出品的纪录片——《美国工厂》在全球上映。该片以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为背景,讲述了一家中国企业接手倒闭的美国工厂,并聘用上千名蓝领工人的商业故事。影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并将全球目光引向了这家中国企业以及它背后的主人——曹德旺。他是世界第一大汽车玻璃供应商的掌门人,首位荣获“安永企业家大奖”的华人;他是举世瞩目的慈善家,累计捐款高达百亿,被称为“中国首善”;他还是一名民族主义者,始终坚持:“我是中国人,我事业的重心一定在中国。”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他家境贫寒,早早辍学,放过牛、卖过烟、倒腾过山货、去工地干过苦力……人生之初,他手中的筹码并不多,但却最终打赢了命运这场翻身仗。为了给世人解惑,曹德旺在68岁这年,写了本自传——《心若菩提》。决定一个人贫富的,与其说是命运,不如说是他的思维方式。小时候,他外号小印度,皮肤黝黑,个头矮小,直到9岁才上小学。当时家里八口人,父亲常年在外,母亲只能带着六个孩子守着几亩薄田度日。曹德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干活,结果一上课就打瞌睡,时常惹得老师跳脚。五年后,14岁的曹德旺被学校劝退,彻底成了无业游民。但他脑子活,拒绝随波逐流,而是央求父亲带他卖烟丝。经过几年历练,小小年纪的曹德旺有了一套自己的生意经:想赚钱,得灵活。和村民一起种白木耳时,大家都在层层压价中哀叹“谷贱伤农”,而曹德旺却打听到省外的收购价是福建老家的两倍。于是他干脆不种了,拿出所有积蓄低价收购本地木耳,驼到江西去卖。一趟下来,收入两三千,那可是在上世纪70年代,大部分工人月薪才四五十的时候。没背景没学历的曹德旺,就这样靠卖木耳,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水想直至大海,需要巧妙地避开所有障碍,不断拐弯才行。人生似河,弯弯绕绕,谁都会有流至困境,无路可走的时候。但别气馁,你看曹德旺,辍学后他没有听天由命,而是另辟蹊径去经商;做买卖时,他没有固守陈规,而是绞尽脑汁找出路。曲成万物而不遗,路不通就拐弯,人生自然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曹德旺的木耳生意越做越大,却不想因为误会,几百斤木耳被政府没收。这下钱没得赚,还欠了一屁股债。他正愁去哪赚钱,却忽然又被 “抓到”工地干活,因为他忙着做买卖,欠了大队十个工。然而,祸不单行的是,刚去工地的第三天,工地就突发大火,烧了个干净。两百号人一下子无处安生,吵闹着向负责人要赔偿,而曹德旺对灰头土脸的领导说:营长点点头,立刻为曹德旺搭起了修车棚,只要板车能修好,工地就能开工。接下来的28天,曹德旺吃住全在车棚,当工地正常运转后,领导却把曹德旺忘了个干净。直到快过年了,大伙才发现在车棚里形似野人的曹德旺。领导满心愧疚,不仅给了他三倍赔偿金,还亲自出面帮他要回了被扣的木耳。在书里,曹德旺不无感慨地说:帮他们是我的初衷,没想到受益最大的却是自己。这就像稻盛和夫说的:“以利他心度人生,能增强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最终回报会回到自己身上,对自己同样有利。”人活于世,若是凡事计较,步步算计,看似好处占尽,实则透支了福报。工地的工程结束后,曹德旺被推荐到山兜农场做销售员。当他积累起人脉和经验后,决定回到老家,办一家生产玻璃的乡镇企业。创业初期,他忙得连生病的时间都没有;当企业开始盈利时,又有人使绊子告他贪污;而走出国门后,又因为水土不服,连年亏损。那是2001年,很多企业因为美国起诉倾销被迫放弃海外市场,但曹德旺决定,把美国商务部告上了法庭。这场官司打了3年,最终天平向曹德旺倾斜,他和福耀公司赢了。在《开讲啦》现场,有人问曹德旺:为什么没有把事业版图扩展到其他领域?曹德旺笑笑说:“全国人民都知道我最笨,做了几十年,只做一片玻璃。”其实,他曾涉足装修、地产、加油站、高科技领域,但都是浅尝辄止。他不停地告诫自己“人精力有限,必须有自己的定位。”他不是不知道多元化经营,而是比起扩张,他更笃定地坚持,做事要专注。他就是认死理,不管困难多大,都要把玻璃厂办好。他说太阳的光很热,一分散却没什么威力,可你要是拿放大镜聚光,太阳光能立刻把衣服烧出个窟窿。一个人必须具备“专注思维”,才能凝聚起自身的全部能量,把事情做到极致。那一年,曹德旺听闻有个叫白丁贵的员工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他不惜一切代价救治,前前后后花了20万。起初,白丁贵的老父亲见着曹德旺就跪拜,一声声“活菩萨”的叫着;可白丁贵死后,他却翻脸不认人。非但不感激,还带着一帮子亲戚上门闹。他说人是在福耀死的,曹德旺应该赔偿。他提出了一个条件:让小儿子接白丁贵的班,成为福耀的正式员工。曹德旺一听,拍案而起,厉声斥责,他说:“立刻带着你的人走,否则我就报警。”老爷子一看傻眼了,他本以为曹德旺是有求必应的菩萨,谁曾想也有这般金刚怒目的手段。最后,这家人哭哭啼啼地离开了福耀,什么赔偿都没拿到。按理说,有前车之鉴,曹德旺应该不会再那么傻,可这一次,他仍是不遗余力地出钱救人。他说:“做人做事都必须守住底线,有所为,有所不为。”他慈悲为怀,不能见死不救这是“有所为”,而不受道德绑架,拒绝非分要求则是“有所不为”。具备“底线思维”,方能不受外界所扰,坚守初心不忘。当时,公费出国可是求之不得的好机会,不少人会省下食宿的费用,为家人带回一个电器。怎么省呢?无非是厚着脸皮蹭华侨的饭,或是憋在酒店里吃泡面。他要求费用集中管理,出国后,该吃吃该喝喝,甚至还大方地请当地华侨吃饭。有人觉得亏,但曹德旺说:“我们出去,代表的是中国,别给祖国丢脸!”“我始终坚信三个信念——国家会因为有您而强大,社会会因为有您而进步,人民会因为有您而富足。”这不是道貌岸然地喊口号,而是曹德旺几十年来的行为准则。从最初为乡镇小学捐桌椅,赞助老乡办运动会,到后来成立35亿的河仁慈善基金会,成为“中国首善”,曹德旺走的每一步,都体现着一位成功企业家的格局。员工想的是按时发工资;主管想的是,提升部门业绩;老板想的是盈利多少;而成功企业家,想的则是走出企业本身,去关注更有价值的事。他们越听越着迷,纷纷建议曹德旺出本自传,而曹德旺也的确动了写书的念头。不久后,他请来了几位作家朋友,本想以他口述,别人代笔的方式出书。谁曾想,旁人怎么写他都不满意,于是就干脆自己写起来。写《心若菩提》的时候,曹德旺才骤然发现,那些深埋岁月的往事,竟是如此清晰可见。他心里有一条路,一头通往贫穷的童年,一头伸向广阔的未来,而这其间的路途,正是他求索的部分。愿我们从《心若菩提》中,参悟到为人处世的智慧,习得智者思维,走好自己的路。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订阅“平凡的企业家”查看更多精彩好文。点击下图,即可订阅!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