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打蚊子、做PPT,年轻人都在参加什么奇奇怪怪的社交局?

百家 作者:青年文摘 2022-09-22 16:32:11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氢商业编辑部

本文转载自Vista氢商业

ID:Qingshangye666


你现在的主要社交方式是什么?


毕业后的社交局,大多是这样的:


吃饭+唱歌的公司团建,坐在那儿听领导、同事唱《香水有毒》,还要露出尬笑,回到家感觉说不出的疲惫;


周末的时间不想荒废,但又不知道出门干什么,到楼下买个烤冷面跟摊位老板娘聊几句,就算今日份的社交了;


花300块报名费参加高端相亲局,听对面跟你讲解半小时伦敦哪家的甜甜圈最好吃。


专家建议社恐年轻人多去KTV、多参加饭局(我瞎编的),是年轻人不想交朋友、不爱交朋友吗?是因为古早社交局已经被越来越多人唾弃为无效社交了。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都想要什么样的社交局?编辑部展开如下讨论:


剧本杀是目前都市男女性价比最高的社交方式,环视全北京,哪里人均200还能玩七八个小时的地方?


飞盘、骑行等户外运动的社交属性越来越高,再过几十年,我们也要开始广场舞社交了。


为什么社交局核心目的一定是脱单呢?我有个朋友专门参加相亲局,反而是为了交朋友长见识。


我们对社交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获得人脉、增长见识、性价比高、深度交流、情绪价值、精神共鸣......


我们还能在哪些新场景里实现自己的社交需求?


我们找到几位读者朋友,聊了聊他们参与、组织过的“奇奇怪怪”社交局。


打蚊子派对

@阿彬 如果青年品牌负责人 


去武汉出差的时候,当地的朋友带我去东湖骑行。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湖畔路灯下飞着的一群群小飞虫,我冒出了个有点“邪恶”的想法:


如果拿个电蚊拍挥过去……会不会很爽?


当我们决定把这个想法变成活动后,更多的想法又冒出来。


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们好像都是无能为力的,但对蚊子这种让人痒让人烦,甚至让人睡不着觉的生物,每个人都可以去消灭它!


所以我们给参加活动的人发了手套(比电蚊拍更有参与感)和杯子(用来装死去的蚊子),一起来打蚊子。



考虑到可能有人不敢打蚊子,或者担心自己打不过蚊子,我们还搜罗了一些公众号文章做鼓励:


芬兰人每年夏日都会举办打蚊子比赛,并非是不害怕蚊子,而是他们更害怕美好假日被蚊子打破。


如果要因为害怕蚊子而牺牲生活美好的可能的话——那就打打它吧!发泄一下也好!我们可以在打蚊子派对上转移情绪,尽情泄愤!


面对共同的敌人(蚊子),在活动时大家很快就聊开了,非常积极地抬手拍蚊子、参与我们设置的一些关于蚊子的剧本杀环节和聊天。


我也参加了活动,交到了新朋友,活动结束后还和他们一块去吃了烤串。嗯……其实一开始,我是抱着“用户调研”的思路才去的。


明年夏天,我们准备召集装置艺术家带领大家延续打蚊子派对——给蚊子搭坟墓。


猫猫社交局

@美梅


之前一份工作在青岛,离家不远,我就找了个能养猫的单身公寓,让我爸专程把我家猫主子送过来。


住进去没多久,我就看有租客在公寓门口摆了张“猫猫社交”活动海报,做得挺精美的,一行大字瞬间砸到了我的心巴上:


你不会还只能吸你家猫主子一个吧?


一个星期后,我就带着我家猫主子出席了,活动就在我们公寓的公共区。


图/@JanC陳斯拉


我家猫主子平时超级高冷,心情不好不给吸,心情好了也只能吸一会儿。那天,邻居家小姐姐腿腿带来了她家的美女猫,贼温驯,两个小时就趴着任由我“蹂躏”。


后来,隔三岔五的“猫猫社交我几乎一次也没落下,还经常和腿腿私下搞搞“小团体”。就是可惜我家猫主子做了绝育,没法和美女猫进一步发展下。


我是不太习惯和同事做朋友的,几乎也不参加其他社交局,那个时候来往的朋友就只有猫猫局认识的铲屎官。


人与人最怕的就是初识没得聊,但是养猫的学问可大了,一聊就一两个小时。慢慢话题拓展开,基本上就是猫玩猫的,人玩人的,我们唯一需要操心的就是偶尔给扭打在一起的猫劝劝架。猫就成了我们那个公寓妥妥的社交硬通货。


共赴黄昏局

@Probability 组局研究所 内容总监


我是Probability,一个专门做“奇奇怪怪”社交局的人。


这个月月初的时候,我们在上海组了一个“共赴黄昏局”,就是想要和陌生人一起看落日的可以报名,和陌生人一起在外白渡桥和乍浦路桥上看夕阳、拍照片。消息一发布出去,很快就收获了30多人的咨询,还有10人报名。


外白渡桥向着东方明珠的方向,可以看到都市下的日落余晖,天黑了亮起灯还能欣赏“夜上海”;反过来在乍浦路桥上看,可以欣赏到上海的历史建筑。另外,相比距离较远的远郊,在市中心上班的人下班后过来很方便,桥上的距离较长,可以做一些互动,发发呆,很适合放空。


活动结束后,每个人会收5张随机的其他人拍摄的日落照片,这样你就能看到同一片日落的不同风景了,也会知道今天有人和你一起共享一片天空。



一起看落日,听起来是件浪漫的事儿。这个点子是我们组局研究所的小伙伴一起想出来的。我们之前就发现朋友圈里一到下班的时候,好多人在晒落日照片。大部分上班族遇到的场景是这样:在办公楼里盯着屏幕忙了一天,晚上在去地铁站的路上猛抬头,才发现,呦,今天的晚霞这么美。


我觉得落日能带来一种温柔的冲击感。


为什么要做奇奇怪怪的社交局?


我想自己的同龄人对社交的需求是多面的,大家想要soulmate,渴望进一步的联系。


“假装当地人”社交局

@许老师


“间隔游这个说法是从一个旅游团那里借鉴的,他们说这个概念来自于“间隔年”,意味着我们要拒绝走马观花的景点游,深入到当地火热的生活里去。


我还记得许知远去《向往的生活》那一期,不正经录综艺,一会儿去海滩上帮当地人挑扁担,一会儿沉迷村头聊天,又一会儿差点跟着海上巡逻队出了海。



间隔游就是这个概念,大自然固然美好,但是我总觉得自然是底色,去认识形形色色的人,才是我出门的目的。


有一年国庆连着年假,我破天荒有了小半个月假期,就去了大理。在当地,找了一家书店和老板聊了小半天,算是有了当地文艺青年小团体的入场票。


后来我就陆陆续续参加了他们各种集会,半个月有两三场,就是喝酒、聊天。微醺的时候,说一些平常觉得矫情的话,我记得最羞耻的事情是拉着他们叨叨十年前的初恋。那是我偶尔坐在夜班车上听着歌才会想一想的矫情得不得了的话题。但在那样一群人中间就是自然而然的。


我觉得我在大理融进去的那个圈子蛮文青的。下一站我准备去成都,联系了那边一个返乡创业的农场主,他和我说到时候就攒个局一起“数签签、摆龙门阵”。


“朋友的朋友叫朋友”局

@瑞秋


这个局的开始还蛮搞笑的。


当时我和闺蜜开玩笑,每天叨叨自己空有恋爱之心,没有恋爱对象,她们俩被我给搞烦了,就把同城玩得好的单身异性朋友叫出来组了个局。


我硬着头皮就上了,结果对象没找着,但意外发现了一种很有趣的组局模式——朋友的朋友社交局。


有熟悉的朋友做纽带,这个局的质量就很有保证。可能是因为同类相吸吧,我们大部分情况下都很合得来。另外,新老朋友交杂,很舒适、很自在,又有很多新鲜面孔,体验感很棒。


就是有时候,看着老朋友和其他人聊得不亦乐乎,会有一丢丢吃醋。但是,谁还不会找新的好朋友了呢(笑)?


京郊有那种一千块一天、带院子的小别墅,可以住十几个人,桌游、台球、KTV、电影院一应俱全,我们逢年过节就组局出去玩儿,一整栋楼都热气腾腾的,感觉是在拍人数double的《老友记》——妈妈再也不用可怜我一个人在外过节了。



幻灯片局

@大D


最近一个词叫“有效社交”,在我的理解里,是不是交高质量朋友和酒肉朋友的区别?


社交有情感需求,当然也有资源置换的目的。我妈跟邻居阿姨们打成一片,是“交换情报”把她们连接到一起。


听朋友分享过她参加过的一场“PPT局”,想入局需要熟人带,每次活动需要大家准备PPT分享自己的经历,或者传授某项技能,比如怎么泡手冲咖啡、出去野营怎么选位置。听说入局的大多是精英汇聚的金融公关互联网等行业人士,幻灯片技术娴熟。


我参加过更直接的“资源置换局”,是校友会举办的,地点选在游轮上,入场的人胸前都佩戴着标牌,除了名字,上面还写清你所在的公司和职位。有的人被团团围住,有的人形单影只,我属于后者,之后碰到校友会组织的局,就非常谨慎了。


我觉得自己更适合“酒肉局吧,没那么大压力。


夜钓局

@快跑的罗拉


跟着室友参加过一次陌生人组的夜钓局。当时在香港上学,但人懒又宅,就逼着自己多下楼走走,见见世面。


听室友说晚上有个在维港坐船夜钓章鱼的活动,问要不要来。夜钓章鱼没玩过,听着新鲜,到现场之后有香港本地人、有外国人,男男女女都有。刚开始有一位夜钓专家给我们示范,我听得很认真,奈何钓鱼的幸运指数一般,试了一晚上,什么都没钓上来,得不到正向反馈觉得一晚的时间荒废了,真没意思。


后来室友跟我说,别人都是为了交朋友,就你是真冲着钓鱼去的啊!



环保社交局

@小野 豆瓣“社交节奏大师”小组组长


出于好奇,月初我发布了一个投票帖,和大家探索什么是心中的“有效社交局”。



对于我而言,这样的社交局算“有效”的:


1. 它能让我获得一些快乐和满足感。

2. 我能在这里交到聊得来的新朋友。


我想自己很需要“新朋友”。一方面,我对新朋友有天然的好奇,感觉认识不同生活状态、成长背景的人,就像在打破自己的一些限制,也能从朋友身上看到不同的人生可能性。


另外则是,新朋友似乎更适合倾诉,认识了新朋友,你总想了解他们,也想让他们了解你。


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有效社交局”,是一个在外滩附近的办公室举办的、主题为“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坊。那个房间的光和视野不错,错落坐着的大家心情也很放松。


我在那里认识了一位经历丰富的姑娘,她在一个国际性的环保组织工作,还参与发起了杜绝食物浪费、海洋保护这类的活动,很有能量和活力……现在我们依然保持着联系,她参加有趣的活动也会叫我。


除了新朋友,这个工作坊的主题还带来了日常生活中难得的思考讨论空间。虽然我之前有关注可持续相关的话题,但平时不太会和人聊到这些。


关掉手机36小时的沉浸式社交局

@阿彬 如果青年品牌负责人 


没有手机、没有电子产品,要过两天一夜。如“36小时联结实验室”名字所言,这个社交局的要义就是长达36个小时没有手机


很多朋友在参加前都说:“我不可能这么久没有手机。”


而结束后,他们会有点讨厌手机。


平时我们会在什么时候用手机呢?我们用它回复客户的消息、处理家庭关系、回应同事和老板的信息……或者只是在社交时掩饰无聊和尴尬。


所以,这个活动的关键并不是没有手机玩、戒掉手机成瘾什么的,而是要把种种身份和手机一起,排除在社交之外。



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上也下了功夫,希望让大家在这36小时的活动日程中,彻底忘掉标签、忘掉对错,松弛下来。


如果是一个饭局,你可能会在意人际表现和资源。


如果是一个辩论会,你可能会在意对错和逻辑。


不过这次的局,什么都没有,只需要凭借着直觉和兴趣开启长达36个小时的“平行时空”。


哦,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即兴戏剧、圆桌派、团体疗愈、城市探索……时间表排满了,不给人怀念手机的机会!


#互动时刻#

你参与过或者想参与什么样的“社交局”?



【Vista氢商业】报道女性消费与商业,一个有趣有温度的商业号。关注它↓↓↓ 清醒热爱,智性消费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