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客户沟通,最大的禁忌是什么?(太精辟了)

百家 作者:前瞻保销 2022-09-14 14:43:40


你身边有没有这种人?他明明能说会道,口才很好,但在展业却时常就算说破嘴,客户还是不仅没被打动,后来还甚至有点像遇到瘟神一样,避之唯恐不及。


那这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呢?


 01 

什么是沟通中的“超限效应”?


在回答之前,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有点好玩的故事。


据说,有一次,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到教堂里参加募捐活动。


募捐开始前,有一位牧师出来演讲,牧师讲话很生动,马克·吐温深受感动,决定捐出两倍钱,来表达对这位牧师口才的崇拜和支持。


但是,10分钟过去了,牧师的演讲开始啰啰嗦嗦地重复前面说过的话。又20分钟过去了,牧师还是在絮絮叨叨地重复。马克吐温开始犯困,注意力不集中。


又再过了半小时,牧师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马克·吐温开始生气了,他觉得听这位牧师演讲,简直是浪费时间,于是打消捐两倍钱的念头,打算给点零钱应付了事。


但还是没完,牧师又继续说了很久很久。等演讲终于结束,到了捐钱环节时,你猜会发生什么?


这马克·吐温不仅没有捐款,反而因为过于气愤,从盘子里拿走两块钱。


从本来想捐两倍,到最后反而偷走了两块钱。这个戏剧性的转折告诉我们,一个口才极好的人,如果把握不好度,也会把一场简单的演讲搞砸。


这就像我们那些能说会道,但客户却怕极了他的业务员。他们以为只要多说一句,就多一分机会,但万万想不到,有时客户正是因为你太能说了,所以要想尽办法再也别让你说了。


在心理学中,这种现象叫作“超限效应”


意思是,当人们受到的刺激过多、过强、持续时间过久,就会引起反感和不耐烦,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02 

如何防止“超限效应”?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就是父母在给孩子讲道理时,孩子明明也能理解认同,可却偏偏要表现出逆反的样子。


虽然知道父母是为自己好,但实在是太啰嗦,太让人厌烦了。


其实,沟通时出现“超限效应”,本质上还是因为表达者太以自我为中心。


当我们表达欲太强,超过对方的承受上限时,就会出现“超限效应”。


而防止出现“超限效应”,不要让听话者产生逆反心理,这对于保险销售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IDA杰出业务白金奖的王朱迪老师曾说过:从业人员除了要把握“进”,还要知道何时“退”,这就是沟通的进退之道。


如果客户觉得我们是一个得寸进尺的唠叨鬼,一定是急着摆脱,而不会保持长期联系。


王朱迪老师说的“进”与“退”,就是我们讲的沟通的力度,那话说回来,这到底要怎么把握呢?


我认为,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心里要有一把尺,要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下来。要把握好这件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更关注客户的情绪,做好以退为进。


王朱迪老师在决定“进退”时有一个重要原则:营销时,我们永远要让客户感觉舒服而没有压力,如果客户已经感到不适,我们就要忍一忍,不要强推。


等到下次和客户见面,客户处于一个对的状态,再推动成交。


有时候当我们退一步,客户甚至有可能会更进一步。让人舒服是一种很强的能力,这不代表你需要说很多话,而是要看你和客户说话的占比是否合理。


第二,关注客户的表达欲,适时留白。


当客户表现出表达欲求时,就是我们该停下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倾听,洞察客户在谈话中透露出的需求点。


比如当我们抛出一个问题时,客户第一次回答,业务员可以点头微笑,表示赞同,然后就沉默3-5秒,并且表现出我们很期待他接下来要说的事情,这时客户就会开始解释和细化他的需求。


这不仅能让客户感觉到我们在用心聆听,也能避免我们在有限的信息下做出误判。



 03 

沟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说到底,与客户沟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客户感到舒适。


如果客户喜欢表达,你就是倾听者;如果客户不太爱说话,你就是引导者。


积极倾听,及时反馈,让客户多说话,也让客户喜欢听我们说话。


这就是“沟通的进退”。


王朱迪老师曾说过一段话:“成交的过程就好像是一曲交响乐,从业人员在演奏,客户在倾听;演奏结束时,要给客户留下回味无穷的内容。”


沟通不是个人才华的表达,它是对话双方寻求一种可持续性的交流方法。



而最高级的营销话术,其实就是留白。


这就像一首诗为什么感觉它写得好,往往是因为,它留足了空间给读者,让我们有思考感受的空间,得以和作者默契地对话。


而高级的沟通,亦复如是。

*
- END -


【IDA高研院】APP视频专题

《掌握转介绍经营的关键

内容上新啦

长按识别下方海报二维码,即可收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