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算力一张网布局初成,华为AI大模型时代来了

百家 作者:IT时报 2022-09-05 19:51:40

图源:IT时报 孙妍

如果说算力决定了生产力,那么模型则是AI构建世界的各种建筑设计方案。大模型,成为今年AI的关键技术趋势,人工智能正在经历着一场范式转变:从有监督学习向无监督学习下的“大模型+大数据”大规模预训练转变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下简称WAIC)上,华为俨然以主场的姿态,极限输出其在算力、大模型、产业联合上的新进程。

 

“昇腾AI已发展成为蓬勃向上的力量,为城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为千行百业转型升级构筑智能根基。”从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的发言中可知,华为AI即将迈入大算力、大模型时代,而且华为已经深深扎根为AI基础设施建设者,成为中国“算力一张网”的主导者,用大模型降低产业联盟的AI发展成本,为AI落地“最后一公里”扫除了最大的障碍。

中国算力网新增7个节点

像用水电煤一样用算力

中国无疑将成为全球最大算力市场,据行业预估,到2025年,中国数据量将占全球总数据量的27.8%。虽然中国算力总规模排名全球第二,但胡厚崑表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上线即饱和,算力资源依旧稀缺。


在2022WAIC上,中国算力网宣布新增7个节点,总节点数超过20,全国AI算力一张网布局基本完成。


新增接入的7个节点包括沈阳、广州、重庆、昆明、福州、长沙、河北(廊坊)包括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超算中心、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算力枢纽等。多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间的AI算力调度与协同训练已完成初步验证,这是我国东数西算工程的标志性成果。

当上海算力不够时,可以调度宁夏中卫的枢纽节点算力。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张迪煊解释道,“以前算力偏向于企业专用,成本较贵,而一张网布局完成后,将让更多科研机构、开发者像使用水电煤一般,普惠地使用算力。”

数字经济的底座是算力和网络,芯片层面、框架层面都需要定义统一的接口。华为鹏城实验室在国家有关部委指导下主导中国算力网的建设,另一方面,华为昇腾则负责AI算力基础设施软硬件平台的搭建,共同构建算力底座。


今年6月中国算力网——智算网络一期正式上线,标志着中国算力网计划的全面展开。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未来,中国算力网将接入更多的国家级智算中心、超算中心以及“东数西算”枢纽节点。自主创新让算力底座更加坚不可摧,全国大型算力协同调度和高效计算,则让用户像用电一样使用算力服务。


2022WAIC期间,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商汤、华为等共同成立上海算力联合体及上海人工智能生态赋能中心,一起打造互联互通、协同调度和高效计算的算力基础设施,为本地企业、科研机构等提供普惠算力,推动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承载中国几代人大飞机梦的

首个工业级流体仿真大模型

AI落地难,碎片化严重,模型研发急需从“手工作坊”阶段升级为“工业化时代”,大模型应运而生,它就像是一位精通多个领域的博士。


在2022WAIC上,中国商飞联合华为发布业界首个工业级流体仿真大模型“东方·御风”。它的基础是华为昇腾AI,加载昇思MindSpore流体仿真套件,对大型客机翼型流场进行高效高精度的AI仿真预测,将仿真时间从10分钟缩短至25秒,只有原来的二十四分之一,在整个大飞机设计过程中要经历千万次的实验,其所提高的效率可想而知。

同时,“东方·御风”对流场中变化剧烈的区域可进行精准预测,流场平均误差降低到万分之一量级,达到工业级标准。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改变飞机设计和航空运营的未来,承载了几代人梦想的中国大飞机,正在变为现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商飞首席科学家吴光辉表示,“东方·御风”是人工智能与流体力学深度融合,并在大飞机设计中的成功实践。

大模型已经成为AI创新的共识,AI正在从专用走向通用。华为已有10多个大模型问世,覆盖语音视觉、多模态等多个技术领域,让大模型易开发、易适配、易部署。


全球首个图文音三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荣获2022WAIC最高奖项——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Super AI Leader,简称SAIL奖),它是中科院自动化所基于华为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开发的,已经陆续孵化出新媒体内容检索平台、智能座舱、南宋御街数字人、手语教考一体机等场景化行业应用。

人类描述一段话,抑或是听到声音,“紫东·太初”都能生成一幅画。比如听到海浪在拍打、海鸥在鸣叫,它就能画出大海波涛汹涌的景象。


什么都懂的博士如果应用于垂直行业,是否大材小用?并不会,因为它能被“裁剪”为行业基础模型,减少重复工作,使得AI普惠各行各业。


以前,一家中西部的种植大户想要使用AI+遥感的技术,至少投入20万元,但当AI遥感大模型被应用后,技术成本被降低到2万元/户,这对及时发现病虫害实现农业增收,减少巡检劳动力都有实打实的作用。


大模型时代开始了,人工智能正在从“可用”走向“好用”。

每年培育超10万AI人才

未来3年发展350万开发者

技术和行业之间的鸿沟,本是AI推广过程中最大的绊脚石。“产业联合体,可以打通科研创新与应用场景之间的断点,让懂AI的人了解行业,让懂行业的人也了解AI。”胡厚崑在2022WAIC上表示。


在与商飞推出“东方·御风”大模型的同时,华为宣布智能流体力学产业联合体。这是在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指导下,由唐志共院士、吴光辉院士、鄂维南院士为代表的产业界领军人物和30多家全球头部流体力学高校、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共同组建的产业联合体。联合体将以昇腾AI等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推动AI与流体力学的深度融合,除了飞机制造外,高铁、轮船等制造业也属于这一范畴。


此前,华为昇腾AI牵头成立了遥感和多模态两个产业联合体,已经有70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入,孵化了20多个行业新应用。


在产业联盟里,数据、算法、算力来自不同的企业或机构,集齐了拉动AI往前行的“三驾马车”。“紫东·太初”就是中科院自动化所在华为昇腾AI基础上开发,并依托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而诞生的。


“大模型的开发、训练成本极高,所以国家、有关部委都在牵头绘制大模型沙盘”,在张迪煊看来,产业联合体、产学研用将更好地避免大模型的重复开发。


为了打通技术与行业之间的“墙壁”,华为不仅牵头成立产业联盟,一批院士和行业领军人物被聘请为昇腾荣誉顾问和昇腾MVP,为昇腾产业的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指导、咨询与建议,是昇腾发展的核心牵引力量。本次聘请为昇腾荣誉顾问的4位院士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高文院士、中国工程院郑纬民院士、中国科学院龚健雅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崔铁军院士。

中国AI产业的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中国整个AI人才的供需比只有4%左右。在AI融入千行百业的过程中,这一人才缺口将会继续扩大。据脉脉人才智库数据,全球共有190万深度人工智能人才,其中85万人在美国,中国只有5万人。


华为联合教育部推出“智能基座”计划,以昇腾、鲲鹏等根技术为核心,一年多以来,在清华、北大等72所高校开设1500门课程,预计每年培养超10万名大学生。同时,昇腾也已发展90多万开发者,未来3年计划发展350万AI开发者


人才只有在产业场景中才能发现价值,于是华为与700多家合作伙伴,共同孵化了超过1100个解决方案,应用于多个行业核心场景。

上海人工智能生态赋能中心在2022WAIC上成立,将由华为和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运营。首批入驻的伙伴包括中国商飞、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将基于昇腾AI,在大飞机流体仿真、视频理解分析、抗体药物设计等领域共同孵化AI应用。


同时,华为与商汤、云从科技、亚信科技、极视角、云天励飞、中科弘云、博瀚智能等8家伙伴,联合发布基于昇腾AI的“AICE赋能行业解决方案”,以AI赋能城市、教育、制造、金融等千行百业。

作者/ IT时报记者 孙妍

编辑/ 挨踢妹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华为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大家都在看

点「在看」并「留言」,谈谈你的看法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