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热搜总是盯着年轻人?

百家 作者:共青团中央 2022-08-23 08:37:43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做家务”“年轻人有了房子就不会努力了”“年轻人为何抵触体检”……每次看到热搜榜单上出现类似的话题,我都感到奇怪,并非因为这些话题距离自己的生活太遥远,而是因为自己不经意间又被“代表”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些营销号也好,热心网友也罢,当谈起跟年轻人生活有关的话题时,就会给整个群体贴上标签,作出某些价值评判。经过网络舆论的发酵,就会激起大量网民的热议,但不少讨论实际上是“议而不辩”,自说自话,并没有对相关话题展开有建设性的探讨。尽管如此,网上还是有不少话题热衷于谈论年轻人的生活,以至于让人产生“热搜总是盯着年轻人”的印象。

年轻人身上到底有什么特质,让热搜始终绕不开他们?


首先,恐怕跟网上不少信息的受众都是年轻人有关。被称为“网生代”的90后和00后们,具有很强的“网感”,偏爱通过互联网了解资讯,在网上发表个人见解,有时,为了捍卫自己的观点,他们甚至不惜与其他网友“开怼”。另外,在一些热搜话题或相关讨论的留言区,为了提高互动量和点赞量,挤进评论区“前排楼层”,“抢占”热门评论,很多人会用各种方法“花式留言”,让自己的评论内容和表达方式,既一针见血又生动有趣。

随手打开某个平台的热搜,我就看到排名靠前的热点话题#重庆真的退出四大火炉城市了吗#的下面,有某位获得较多点赞的网友留言:“可能我们进了太上老君的丹炉了吧,今天没开热水器洗了个热水头”。这条留言既是对近期高温天气的吐槽,也颇有年轻人“自黑”式的幽默感,让人忍俊不禁。其实,越是一些“严肃评论”,在热搜榜上越没存在感。在泛娱乐化的网络社交平台与话题广场上,年轻人显然更有话语权和创造力。

因此,热点话题围着年轻人转,并不奇怪。更何况,年轻人会不断制造新的热点话题,哪怕是生活里看起来很庸常的的某些细节,比如“出门没化妆”“吃了夜宵就变胖”之类的事情,也有可能引发讨论,登上热搜榜单。

年轻人不见得有多么喜欢让自己的生活登上热搜,而是因为他们是这个社会中思想活跃和情感丰富的群体,即便想在网上做个“小透明”的年轻人,恐怕也难逃热搜的“关注”。当然,这些热搜未必会针对青年个体,往往是给群体贴标签、下定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流量时代,一些话题如果触碰到舆论的敏感神经,就可能造成众声喧哗,甚至导致舆论场的撕裂。网上一些为了吸引流量的营销号,或者自媒体博主,不惜挑起舆论争议,通过“拉一派、打一派”的手法,让自己力推的话题受到更多关注。比如,在一些营销号的内容中,会有像“优秀的年轻人都结婚了”或“优秀的年轻人都没结婚”等类似的表达——不论站在哪一方来说,这些话都是偏激的,却也能吸引一大批拥趸。而且,越是涉及两性、婚恋等方面的话题,越容易上热搜,也越容易制造网络噱头和舆论撕裂。


这些话题或许能引来流量,但结果却可能激起某些人的怨气,挑起对立情绪,当喧哗散去,留下一片狼藉,几乎没有什么建设性的讨论和意见。不难理解其中的原因:没有合理的议程设置,纯粹是为了引流和吸睛制造出的话题,怎么可能让大家的讨论变得理性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种话题越多,我们的舆论场就会越浮躁,而被“代表”的年轻人即便不想参与这些话题,也可能会被贴上某些污名化的标签。显然,这是绝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想看到的结果,也是本应理性的网络言论场域中不该存在的奇葩现象。


舆论高度关注年轻人,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年轻人其实不愿意被“贴标签”“带节奏”,甚至“被消费”。建构一个理性与和谐的舆论场,并不是喊喊口号就行,在网络世界中激浊扬清,需要广大网友在具体的议题上耐心沟通、文明对话。


在与年轻人有关的热搜话题或网络讨论中,确实存在不少偏激与反智的言论,它们虽然只是在一时间搅动舆论场,但也可能遮蔽舆论场中宝贵的善意和理性,让受到影响的人变得冷漠与无知。因此,当我们以后再看到热搜榜单上有“年轻人XXXX”之类的话题时,都不妨多想一下这是“为什么”,年轻人究竟又是怎么样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发自内心地拒斥那些刻意制造对立、渲染焦虑的言论,想必我们的舆论空间中会少一些无意义的撕扯,彼此之间也会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编  辑丨王曾艺
校  对丨孙希雨
校  审丨孙小千
值班编委丨金芙蓉

点亮“在看”,多一份思考与包容!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