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市场变形记

百家 作者:腾讯创业 2022-08-12 19:55:20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腾讯创业” 选择关注公众号

创投圈大小事,你都能尽在掌握

腾讯创业 | ID:qqchuangye  


“一级市场的各个玩家,谁是厨师谁是盘中餐,你可有在意?”

本文来源 “DD不扯蛋”(ID:close_3002339817),腾讯创业经授权后转载。
文/一级棒的观察员

01

“XX新能源又开一轮了!”


某新能源储能项目,在3个月前拿了十多亿元人民币融资,估值过百亿。刚做完工商变更不久,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融资,估值翻倍。

新一轮融资的消息不胫而走,项目BP像多年前的超市特价券一样到处飞,不同的是专业的FA显然美工做得更不错。

而各个基金的投资经理们,也是生怕手上没有拿到BP,怕不知道公司最新的产能多少Gwh,不知道跟哪个下游签了长单保供,否则大家一玩起飞盘,接不上盘也接不上话,那真的会谢。

投资经理和FA对接上,拿到BP之后欣喜万分:这个月的立项指标又有着落了。赶紧签个电子版NDA,让FA把上一轮投资人的立项报告发过来,当然还得自己改改。还好在某w软件找到个券商在两天前发的行业跟踪研报,实习生把磷酸铁锂的价格走势折线图更新了,谢天谢地,Alt-A~Ctrl-V,完美。

立项报告上交投委会后,备注还要加一句:

“额度紧张,需要尽早上会”

秘书以往还要跟各个投委约时间,把大家从天南地北的高尔夫球场拽回来;现在大家习惯腾讯会议了,一般两三个小时之后可以开会了。

02

“能听到我说话吗?能看到投屏吗?”


一顿固定开场白过后,投资经理开始顺着BP和立项报告给各个投委讲项目。80%的项目亮点是行业赛道,10%是团队履历;10%讲财务预测和退出IRR预期。然后就等投委提问了。

投委:“200亿估值?”
答:“过万亿市场。”
投委:“不到半年估值翻倍?”
答:“竞争对手翻三倍。”
投委:“什么时候IPO?”
答:“券商进场,年底报材料。”
投委:“这轮谁领投?”
答:“X创投,X大基金,X龙头企业老板的家族基金。"
投委:“出TS吧,上市对赌回购这些记得加上。”
答:“不接受任何对赌,上轮股东也没有。”
……
投委:“加紧推动。”


能到投委这个层级的大佬,也是在一级市场打滚多年了,其实心里门清:尽管这轮融资大概率是为老股东出货撑估值,但这样的项目在市场上很好募资,管理费到手了,管他洪水滔天。

03

“您太专业了!”


项目方这边也可谓如火如荼。

FA已经安排好之后一个月内的需要现场拜访或者线上会议的投资机构,365行程一个接一个。这段时间所有分管研发,生产,采购,销售,财务的领导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接投资人访谈。一切客户电话,OA流程,业绩考核,都不能影响投资人的现场走访,实在没时间放权给下级主管去弄就行了。

所谓高管访谈,面对投资人问的千篇一律的外行问题,回应的话术也早就准备好了。聊完还得夸投资人一句。

“您太专业了!跟您聊得非常愉快,受益匪浅!"

FA的培训内容之一,练得很熟了。

几轮交流下来,哪些机构有钱能投,哪些机构只是来出个差住住酒店,FA心里大概也有谱了,TS一签,接下来就是跟领投方谈尽调的问题。

项目:“上轮财务和法务尽调各花了60万,报告还热乎着,要不让上轮中介机构更新一下数据,节约点成本?”机构:“没问题,这两家很专业,上次项目他们四五天就出报告了,节奏够快。”

04

“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新的尽调报告一出,拿到额度的机构准备投决过会。

上几轮的投资人卡着最终协议还没签的时间窗口,以当轮融资的价格八折出售老股,三方财富机构在市场涌动一番,高净值客户都拿到了比当轮投资机构更优惠的筹码。

一些不懂行的老股东要把签约主体换掉,使得投资协议一改再改;懂行的股东都是只卖上层份额,丝毫不耽误大家办事。

但这轮投资机构也不爽快,全是有头有脸的机构,抢份额的时候分毫不让,打款的时候却玩起来了拖字诀。两个月过去,新股老股加起来凑到不到20亿,和当初的募资50亿的目标比较,相去甚远。

“想起之前有个段子:我们立项尽调投决,所有工作都做完了,就差募资了。”

好歹是完成了一轮融资,把估值抬上去了。接下来媒体机构采访,公司一句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顺便把跟某下游客户签订的框架协议,和某政府在商谈的产业园规划,不小心都透露了,开始为下一轮融资做准备。

投资圈的氛围那是一个其乐融融,投资机构拿到额度完成出资,器宇轩昂,对项目未来无比看好;上一轮股东的投后经理纷纷报喜,公众号连发一周,浮盈翻倍,慧眼识珠;当然最开心还有财务总监,被各家银行的分行行长带着私行客服左右作陪,连小孩接送都无微不至,就是想这个钱能不能存在他们银行,存三年定期吧,利息可高了。

而另一边,当年也是被投资人踩烂门槛的创新药项目,如今往来机构甚少,门可罗雀。但前年的估值已经撑到80亿了,这轮不过百亿,怎么跟股东交代?可是融不到资,连临床二期入组的钱都没留着,大家只能摆烂了。看着隔壁产业园的新能源企业,谁知道明年的风又吹向谁呢?

05

“ 经营业绩增长,

哪有估值增长来得快?”


现在一级市场的运作逻辑,大多脱离了被投企业的主营业务要盈利为目标,而是被投企业融资要一轮接一轮,在不断提升的估值中退出盈利。

一个有好概念的企业,如今变成了投资机构展示高端厨艺的食材,如何呼朋唤友,打造一个价值百亿的大满汉全席,老厨师都深谙其道。只是谁喝汤谁吃肉,谁收碗筷捡骨头,大概命数有定。

Pre-A轮是产业投资人,先把估值基准拉高到一个市场瞩目的水平;
A轮是一线明星机构,抬个50%估值不过分;
B轮是国资/险资/政府引导基金参与,估值翻倍,融资额更翻几倍;
C轮是二三线机构带动一堆散户集群的有限合伙,实在不行让企业的供应商也入股,把估值撑上去,反正融到的钱还不是给你的货款么;
IPO:如果对赌时间到了,能去香港IPO就翻个结构去,投资机构们互相捧个场,认购对方项目发的基石份额,发个3-5%股份也算上市了;上不了也不着急,上市破发反而让LP们天天追着骂。

当然,企业也不是纯纯躺在案板上的肥牛肉。

去年合成生物学火的时候,某企业东拼西凑了团队,租了几个发酵罐,号称国内合成生物学XX第一,靠贸易做点收入,估值也是两年翻几番。问到为什么这个估值,为什么要融几个亿,老板笑盈盈也很实诚:

“市场就这个价,趁行情好多融点。”

投资机构也要感恩戴德,难得在返投地区有这么符合投资方向的项目,还有几个二线机构互相认可估值,不用独家领投撑着背锅,要啥自行车?不然账上的钱还愁没项目投呢。

只是小弟我看,这几年越来越少投资机构会关注什么是经营价值,更别说利润分红。投资的目的变成了低买高卖,一种股权贸易。

审视过公司的融资用途是什么,融资额度是否符合公司发展阶段的需求?
客观想想,这个项目是否债权融资比股权融资更合适?
要用多少钱才能达成企业经营的阶段目标?
既然长期看好,为何不通过实现商业价值后的分红来获得回报,非要卖股权退出?

市场上有不少项目,纯靠投资人输血撑出一个胖子,看着规模很大,实际从来没有靠合理的毛利率在市场上抢过蛋糕。一旦输血供应不上,不到半年就自断手脚,毫无造血能力,经营性现金流也从来没正过。

多年前大家投互联网项目,开始流行用P/S算估值的时候,就已经逐渐脱离经营的本质了,这个风气显然也延续到了各行各业。把自己放在企业管理层的位置,如果长期把收入看得比利润更重要的企业,是想赚投资人的钱还是市场的钱?更灵魂的拷问,二级市场什么时候把P/S当做重要指标了?更别说什么P/Gwh,P/管线,P/车交付…… 这一揽子自娱自乐的游戏规则,最终也只能烂在一级市场自己的盘子里。

END

 以上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您也别认了 

一级市场现状你怎么看?

欢迎评论区留言,与大家分享。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