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阻迹晏路辉:中国公司做碳中和,不止花钱,还能挣钱|谈碳
「谈碳」,36氪围绕“双碳与ESG”议题推出的专访栏目,我们会寻找业内大公司“双碳业务”的关键角色、明星企业CEO、学界产业代表等人物,针对碳中和战略、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等话题,进行一场深谈。
文|邱晓芬
编辑|苏建勋
来源|36碳(ID:carbon_36kr)
每当“资本寒冬”的叫嚣声越大,企业逆周期的能力便愈发重要。
8月1日,碳排放管理软件和咨询解决方案提供商「碳阻迹」完成B轮亿元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老股东高瓴创投和经纬创投持续加码。这是一年有余后,碳阻迹完成的第二笔融资。
2021年5月,当高瓴领投的A轮融资披露后,碳阻迹创始人兼CEO晏路辉当天手机收到了一千多个未接电话;甚至有行动力超强的投资机构,几位高管直接带上公司公章登门拜访。
彼时,是成立十年的碳阻迹第一次融资,因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晏路辉“撞”上了行业出圈的关口,碳阻迹也成了双碳领域内炙手可热的明星企业。
一年后的眼下,尽管因为疫情、宏观经济等因素,各行各业被寒冬笼罩,但投资机构对于碳中和行业的追捧仍有热情。36氪获悉,不少明星机构如今已经“All in 新能源/双碳”,有的机构看一条新能源赛道的投资人就多达十几位。
碳阻迹成为双碳创业公司中的佼佼者不足为奇。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做碳排放管理的公司,碳阻迹已成为百度、阿里、腾讯、字节、美团、京东在内1200多家客户的碳中和服务商,旗下业务涵盖SaaS产品、咨询、培训等。
行业在迅速发展,除了在融资上抢下领先的身位,碳阻迹认为,行业对于政策、客户的理解,也需要快速迭代。
作为目标,“碳中和”固然重要,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则需要根据自身状况不断变化,比如小公司要保生存,在减碳上的投入肉眼可见收缩,但起着主导作用的大公司们,在寒冬中依旧要将碳中和变成长期主义的决定,并走出“运动式减碳”的误区。
聪明的中国公司,商业嗅觉永不落空。国内已有不少公司,已经将减碳从原来的成本中心,变成一项能够产生收益的模块。
令晏路辉印象深刻的是,一家合作近十年的某大牌化妆品供应商,近年就因为具备了更优秀的CDP评级(即一项被全球认可的ESG评级体系),在同行竞争中取胜,额外获得了品牌方的订单,“用几十万的服务,换了一笔数亿元的新订单”,晏路辉对36氪表示。
相比国外动辄提出“历史碳中和”的老牌大公司们,国内互联网公司的碳中和实现目标看起来缓和许多,基本都对齐在了2030年,当中包含很多的中国式差异和创新。
比如,范围三的碳排放(即企业上下游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由于不是企业自己直接能控制的排放源,所以常常被忽视,这一环节在国内得到了普遍关注。阿里此前甚至还提出了“范围3+”的概念,在2020年实现减碳529万吨的目标之外,又增加了一项,“要用15年的时间,带动上下游生态减碳15亿吨”——是中国一年碳排放量的1/7左右。
中国作为制造业和互联网大国,平台力量和话语权巨大,产业体系盘根错节。中国式碳中和创新也因此有了土壤。
晏路辉表示,国内互联网公司的碳中和目标,并不是简单粗暴追求实现日期的绝对值,而是会更多考虑生态合作。比如,会考虑在零碳园区内践行创新模式,或者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甚至是用户一起减碳。
要实现碳中和的中国企业,在双碳目标提出的两年之后,逐渐找到了一条更适合本土,也更聪明的路子。
运动式减碳迷思
36氪:您觉得行业内碳中和的认知有哪些迷思?
晏路辉:去年大家会一窝蜂,运动式减碳,也不清楚到底怎么去执行,看别人做了就跟着去做,也不考虑经济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就盲目去做,一些企业碳中和的方式是完全不自己减排而采取直接去买碳减排量/碳汇的方式,洗绿也比较明显。
国内大多企业不懂(怎么做碳中和),但是不懂分为两类,一种是无意识的错误,还有一种是主观犯错。我们也会碰到比较激进的案例,比如有企业说要减少100亿吨碳,但中国一年一共才排放100亿吨左右。
这个事情是需要(监管),不一定是政府,民间机构也有很多监督组织,NGO 基金会。比如企业提2030实现碳中和,另外一家就提2029年碳中和,也不管成本,以及最后能不能实现。提了之后到底完不完成?也没有check机制。
36氪: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只是公司把减碳当作成本中心,那势必会缺乏动力,如何将其转化为收益中心?
晏路辉:如果实现碳中和只是靠CCER或者是购买绿电,肯定是成本中心。
我们见过的企业基本上都在想怎么通过这件事情,增加自己的竞争力。有些公司像苹果,投了很多风电光伏和林业项目,年收益还有8%左右,就非常理想,比银行还高。这件事情就从成本项变成收益项。
对于大多数中小型的非控排企业来说,也有这个可能。我们有一位知名化妆品牌的供应商,双方合作近十年了,因为碳披露评级排名领先,该品牌后续又新增 几亿订单——用给我们几十万的咨询费用,赚了几个亿,企业肯定很愿意的。
环保或者碳排放,它还不能成为商业决策的最主要依据,性价比还是最主要的,但是低碳的重要性越来越强了。比如说我们俩共同竞争,性价比差不多,如果你更环保,(客户)就会优先选你。
36氪:企业减排的驱动力是什么?
中国公司如何在碳中和上创新?
36氪:大的互联网企业一号位,对于碳排放这件事情最关心的是什么?
晏路辉:第一是合规,要符合国家政策或者投资人、客户要求。第二,我觉得他们也会看竞品,有peer pressure(同辈压力),肯定想提差异化的目标,制造创新点。
36氪:中国企业的碳中和创新有哪些?
晏路辉:中国企业不一定提出“绝对减排”,因为国内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快速增长期,但中国企业会提出带动多少用户来减排,毕竟中国的用户量比国外多很多,蚂蚁森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此外,国内企业会在上下游做更多动作,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比如零碳园区的创新。像碳中和目标就有很多中国式创新,比如阿里巴巴就提出“范围三+”的创新,这是国外没有的。
36氪:今年大家在碳中和碳管理上的意愿会不会有一些变化?
晏路辉:肯定各方面都会有影响,经济、疫情等等。
小公司会有影响,可能就会delay(延期)一下。大的公司(意愿)变化是非常小的,本来这个事情是长期的,也愿意拍很大的资金去做。
36氪:今年上半年主要增长的客户是来自于什么样的行业。
晏路辉:我们还是聚焦四个行业,科技、消费、金融和能源,这几个行业都是高增长。金融的话,我们因为主要是打头部的基金,比如说去年某一线基金,他们自己的碳排放体量很小,但是他被投有数百家企业都要做碳中和,我们现在帮他建平台,管理到他背后的数百家企业的碳排放。
36氪:你们今年的业务情况如何?
晏路辉:去年我们是2020年的三倍增长;今年上半年也是去年同期的近3倍增长,在大环境下行的背景下,碳阻迹还是保持了业务的韧性。
碳阻迹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微信小程序搜索“碳智汇”,普通用户可免费查询3次)
跨越供应链碳中和的珠穆朗玛峰
36氪:企业自身碳中和与带动供应链碳中和,两者的难度量级相比如何?
晏路辉:不同的行业有差别。企业带动供应链碳中和的难度远远超过自身运营层面的碳中和,甚至是十倍以上。
一般来说,碳中和是头部企业先行,他们在数据管理方面有“先天优势”,但是要推动上下游去进行数据收集,数据监测等工作,还是会有比较大的挑战。所以重点在于怎么去影响到你的上下游一起来参与。
目前,在带动供应链碳中和上做的比较好的企业多数为全球顶级企业,比如苹果、欧莱雅、沃尔玛等。
36氪:供应链碳中和具体的困难在哪些地方?
晏路辉:最大的挑战是,收集数据的过程当中,要跨部门协调,需要上游提供数据,这非常非常难。
之前的情况是,供应商很想配合,但是没有能力,不知道数据在哪,收集不到。曾毓群(宁德时代董事长)在两会里面提了一句话,建立电池碳足迹标准,与欧盟打通建立互认机制,否则宁德时代的电池在2025年左右就可能会不符合要求。
一个电池拆解出来这么多的零件,需要上游来配合,如果上游不做的话,厂商自己再怎么努力也做不好。供应链极其长,环节极其多,本身做碳中和难度就更大。
如果供应商漫无边际地去做,是做不出来的,比如算一吨塑料的碳排放,如果从石油开采开始算,链路就太长了,所以我们在原始数据不可获得或获取成本过高的情况下,会采用碳排放排放因子,比如一吨塑料会产生多少碳,取相对权威并且尽量可追溯的行业平均数据。
36氪:怎么解决这种巨大的数据分散问题?
晏路辉:我们的尝试是,在“碳云”系统里面出了供应链管理的功能,你可以发邀请给到你的供应商,一个表单里填最简单几个数据,比如用多少电、花多少钱啊、消耗多少立方天然气。用这种小的工具做转化,这些上游的供应商才能够在他认知范围之内配合。
“碳云”供应商碳管理系统
我们推出“碳排放因子”,也是在简化数据收集流程。像英国、日本,比如买件100块的衣服,我能算出来一块钱是多少碳,比如笔记本电脑,按不同品牌的市场占比和定价计算,形成一块钱=多少碳排放的结论。
这个事情如果在中国来做,就要找一个通用性、适用性比较强的方式,当前不能做太具体的产品,周期和成本是越来越高的。
36氪:碳阻迹目前“碳排放因子库”的丰富度是什么情况?
晏路辉:现在基本能覆盖到生产、生活和工作等场景的百分之八九十,现在是大概15万的碳排放因子数据。
我们当时是成立几个小组,把不同的场景,工作场景,生活场景、工厂场景花了几年时间全部算出来。我们主要是做这种让社会提升社会认知的事,我们想要说明一件事情,碳是无处不在的,而且碳是可以被量化和管理的,并且最终能够产生价值的。
36氪:咨询业务跟定制化SaaS两边的客户画像是类似的吗?
晏路辉:有点差别。咨询会接触更早期一点的客户,这些客户对行业不了解,所以需要先找我们做咨询。未来,等他们有了成熟的经验,就会选择购买我们的SaaS,比如百度之前是我们咨询客户,去年买了我们的SaaS,SaaS可以帮助他们管理整个公司,尤其是这些公司要算“范围三”碳排放,这是很难的,涉及整个上下游。
参考阅读:《一家十年前就成立的碳中和公司,忽然一天接到1000个投资人电话丨36氪专访》
36氪旗下官方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总书记和我们一起过小年了 7942119
- 2 0.01克黄金手机贴热销 金店延迟放假 7925555
- 3 徒步650km回家小伙:已花4000多块 7869993
- 4 春节临近“年宵花”热销 7712854
- 5 贾玲 你的强回来了 7659540
- 6 这个春节 年轻人爆改年货 7579073
- 7 特朗普称宁愿不对华征关税 中方回应 7446511
- 8 杨幂自驾新疆找迪丽热巴当翻译 7321580
- 9 卞相壹解释为何举报柯洁 7215270
- 10 李静女儿21岁近照曝光 7146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