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简历上不写了嘛”

百家 作者:平凡的企业家 2022-07-29 01:21:41

致读者:点击上方 “平凡的企业家 ” → 点击右上角“ ... ”→ 点选“设为星标 ★ ” 加上星标,就不会找不到我啦!

作者:KK

来源:解X心理(ID号: JIEXXINLI)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

每年这个时候总有专家或新闻报道:史上最难求职季


尤其对于刚走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来说:

求职,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与“大环境下的就业困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毕业生的无经验“勇猛”求职行为。

有被迫来面试的:
面试官:“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
应聘者:“我简历是海投的,就你们公司通知我了。”

有没心没肺型的:
面试官:"你的大概情况我了解了,你还有什么想问的么?"
应聘者:“你们这wifi密码是多少?我想查查下一家公司怎么走......”

有质疑面试官的专业度的:
HR:“看你考过人力资源师三级啊,你给我讲讲吧这是个什么样的考试……”
应聘者:“你干这一行的这么重要的考试都不知道,我真的不禁要怀疑你的专业性!”

有什么都敢讲的:
HR:“请举个体现你的领导力的例子吧”
应聘者:“有一次,老板让我们无偿加班,我组织了场小规模的罢工抗议!”
.......


每个HR,估计都有一沓的面试“奇遇”故事。

不得不说,各位宝宝们,你们这要能拿到offer,就怪了!
找工作,就像找对象


找工作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事儿,如果不掌握一些面试的知识,只是凭借一股勇猛之气去参加,那遭遇各种滑铁卢、败走各种麦城,再正常不过了。

找工作,好比是找对象。

最重要的,往往不是看对方是否优秀,而是看你们是否合适。

顺着这个思路,可以把面试失败大致分成三种。


第一种:“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公司)”

如果你自己不够优秀,达不到职位的要求,或者是应聘的“高富帅”、“白富美”太多,你则被放到“备胎”行列,甚至直接别拒,你只能拿到一张“好人卡”(公司面试失败)。

如果是这种情况,提高自身能力和面试技巧是当务之急。


第二种:“你说得都挺好,可我(公司)偏不喜欢”

你在七大姑八大姨口中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彬彬有礼,但你喜欢的那个人偏偏喜欢另一个性格乖张、放荡不羁的人,没有缘分的事,无法强求。

甚至有时候,某人因为追求者甚多,你也想凑凑热闹,其实未必喜欢人家。

求职也是一样,你如此优秀却被拒绝,只不过是彼此不适合罢了。

这种情况下,伤心总是难免的,但也无需一往情深,在对的时间总会找到合适的人(公司)。



第三种:“你太优秀了,我(公司)配不上你”

专业叫法是“overqualified”,你过于优秀,远远超过了该职位的要求。

就好比,科学家教中学物理,庞统当县令,人家怕耽误你。如果雇佣你,企业会付出更大的成本,却未必得到更大的回报。所谓“龙非池中之物”,给你Offer你也未必回来,公司不想浪费时间,直接拒绝你。

这种情况,你要正视自己、切莫委曲求全,及时总结、调整心态,去迎接下一个挑战。

以上三种情况中“自身不够优秀”、“与职位不匹配”是面试失败最常见的。

下面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给大家提供一些面试干货。
从心理学角度看面试


1、你的简历停留时间不足6秒


根据英国官方青少年组织“全国公民服务”调查,每份履历平均留在雇主眼前的“寿命”只有8.8秒,有一半雇主看履历的时间更不足6秒。

YRIS(Your resume is scanned, not read)原则得到了验证。

从一些国内的HR处了解到,TA们一天平均要看上百份简历。
一位500强外企的HR总监 @菲菲:
“说实话,邮件/简历不按规定格式命名的,连我的邮箱都进不了。
有时候邮件里也有标题党,点进去简历只有几十个字。拜托大哥帮帮忙,你期望我从几十个字里面挖掘出什么?既然你这么懒得表达自己,那我也只好懒得看了。”

可见,一份优秀的简历可以大大增加环节的概率,别看薄薄的一张纸,它的分量着实不轻。

简历通常是个人与企业打交道的第一架桥梁。公司HR和招聘人员此前对你一无所知,只通过一张A4纸,来判断你是否胜任职位。

不大的空间,要将你几十年的付出和汗水、人生中最最闪耀的时刻表达出来,是需要规划和技巧的。






2、性格测试千万不要“假装”

很多公司会有在线测试的环节:性格测试与MBTI职业性格测试、霍兰德职业性格测试等。

测试最重要的还是考察求职者的性格和公司的文化、岗位是否符合。

在微博上随便一搜都是大家关于性格测试的血泪史。
20个人去华为面试,17个败在了性格测试之上;
好不容易过了三面,结果还是败在性格测试上;
申请了三次四大,每次都是因为性格测试没过;

性格测试应该怎么选择呢?这里千万不要“假装合适”,“做你自己”就好。

一些性格测试中有测谎题,在相隔不远的两题之间会出出现相似的选题。

比如,在第1题有选项“我会给予团队成员信任,不干扰其工作”;第10题有选项“我不会干扰团队成员的工作”。

如果同一个人在相似的选项上做出不同的选择,就会获得一些“说谎值”,当“说谎值”高于某一个阈值时,系统会判定你在刻意营造一个形象,这样就会直接让你“卷铺盖回家”。

如果你通过伪造性格拿到了岗位的Offer,以后的工作未必快乐,因为这种伪装很容易被察觉。



3、面试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经过前面长时间的准备和繁琐的流程,终于要面试了。

首因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的,指的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占据主导地位的效应。

实验充分证明了首因效应的影响,如果第一印象形成了肯定的心理定式,会让人在后续的接触中,多倾向于挖掘对方身上美好的品质。

所以面试时一定要注意细节。

比如着装,以合身、干净、整洁为基本准则。洞洞裤、嘻哈风、低裆裤、低胸衣等潮衣潮裤、颜色过于突兀、印花过于夸张的衣服等最好不要选择哦,会让人觉得吊儿郎当、不够正派。

与首因效应相反的是近因效应,由心理学家A·卢琴斯提出,指的是多种刺激一次出现时,印象的形成取决于后来的刺激,会占主导地位,近因效应也称为“新颖效应”。

例如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并不是相悖的,只是形成条件不同,与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相关。

所以在面试结束时,也要注意,不管表现好与不好,都要和开始时一样自信,另外注意面试官的每一个问题,你回答的最后一句很关键。



4、面试紧张?很正常!

面试就像演讲,求职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展示出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性格等重要元素,“说服”面试官,让TA们相信自己才是最理想的人选。

这种情况下,紧张焦虑是很正常的。

马克吐温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演讲者,一种是紧张的,另一种是假装不紧张的骗子”。
心理生理学研究指出,当感到紧张时,人体的肾上腺激素分泌会增多,神经调节功能增强,身体和思维将进入一种“警戒”和“预备”状态,为可能出现的负面事件做好回应的准备。

面试时适度紧张,可以让思维变得“非常”聚焦,随时应对面试官的“突发性”提问。但如果过度紧张,就会变得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甚至脑子一片空白,心理学上称之为“木僵”。

这种面试成效与面试焦虑度之间的关系称之为“焦虑倒U曲线”。


那么如何缓解过度的焦虑情绪?

  • 深呼吸法:面试前,全身放松,尝试深吸慢呼。

  • 自我暗示法:回忆些趣事,让自己愉悦轻松起来,暗示自己:“紧张焦虑是正常的,它可以让我更加聚焦,我已经做好充分准备了。面试的结果很重要,但它不代表一切。”


  • 自我暴露法:如果在面试时非常紧张,不妨坦诚地把紧张情绪向面试官说出来。不用担心会被嘲笑,一来面试官也是过来人,能够理解你的感受,再者,说出来后,紧张情绪会得到释放。




5、30秒把自己推销出去

自我介绍就像Elevator Pitch(著名的30秒电梯演说,即假如你在电梯遇到一个投资人,或者一个老板,你如何在30秒或者1分钟内把你自己推销出去)。

一般情况下人们最多记得住一二三,记不住四五六,所以凡事要归纳在3条以内。这就是如今在商界流传甚广的“30秒电梯理论”。

这里需要掌握一点营销心理学的知识,假如你要成功把自己推销出去,首先你要知道你的销售对象(面试官,公司,职位)想要什么。

把自己当作“产品”,将“产品卖点”与面试岗位的“需求点”结合,进行“推销”!

产品“卖点”公式:学校背景+证书+校内经历+实习经历+未来规划。
职位“需求点”:岗位要求。

将二者结合,就是一个标准的范本,本质上要解答3个问题:

  • 你是谁(性格特点+优势)


你或许有N个性格特点和优势,但只需要把该岗位看重的性格特点列出来即可。谨记:永远围绕你的销售对象看重的东西去sell你的卖点。

  • 为什么你选择这家公司?


了解你应聘的公司的文化,在行业中的名声,组织架构等,然后和你的价值观、个人兴趣等联系起来,把共通点列出来。

  • 为什么你适合这个岗位?


分析你应聘的职位的职位描述,它有什么能力要求。然后列出你的学历、工作经历、学校社团经历看哪样是和职位描述吻合的。

记住:一定要“讲重点”、“讲关键点”、“讲亮点”,不要东拉西扯,有的没的说一堆,让对方听得不知所云。

开局开得好,后面的才更顺利。





6、真诚地表现自己的实力

大多数应届生,对面试的技巧是理论多于实践的,很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流水账表述,无用信息过多;
夸夸其谈,无实际材料证明;
表述笼统,没有岗位针对性;
背诵痕迹明显,缺少互动行为;

以上问题都表明了一个现象:

没有很好地展现自己的实力,让面试官感受不到诚意。

自己有怎样的经历如实表达,切忌用“假大空”的描述企图来拔高自己的能力,其实面试官阅人无数,你“是驴子是马”,基本上很容易看出来。

所以,真诚很重要!


以上提到的一些心理相关东西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最重要的还是看你的专业素养、个人能力!

如果你不好好准备,再怎么熟知心理效应也无法将其发挥出来。


写在最后

刚毕业的童鞋,还是校园走出来的一张张白纸。

虽然经验不足,眼界有限,但恰恰是可塑性最强,最可以被打磨的黄金时期。

积极的工作态度、正确的工作方法、扎实的专业知识、温和的待人方式……日后职业生活中需要的方方面面,都是在我们第一份工作的扎实地基上慢慢构建起来的。

职业的生涯刚刚开始,但愿你我都能实现个人价值,给他人带来价值。


*注:配图来自网络

*作者:KK,来源:解X心理(ID号: JIEXXINLI),关注自我探索和成长,专注提供高质量的科普内容以及生活中的心理学干货,欢迎关注。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订阅“平凡的企业家”查看更多精彩好文。点击下图,即可订阅!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