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最怕突然读懂《我的叔叔于勒》

百家 作者:洞见 2022-07-28 21:50:36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舒音
来源: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

人到中年,生活从来不属于自己。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安东尼朗读音频


《我的叔叔于勒》,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经典之作,入选过几代人的语文课本。


即使时隔多年,再提起于勒这个名字,很多人依然能记起书中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


外出闯荡的弟弟,一度暴富又迅速破产,他宁可流浪受罪,也要在写回家的信中,维持自己有钱的假象。


哥哥思念了富翁弟弟多年,却在发现弟弟落魄后,落荒而逃,从此不相认。


上学时,老师说,这是在深刻批判金钱对人性的异化。


后来,直到自己到了于勒兄弟的年龄,才慢慢明白:


在他们市侩冷酷的背后,隐藏的还有中年人无尽的悲凉。




  • 最怕活成全家的指望,却看不见前路的希望。


年少时的于勒,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会成为一家子的指望。


于勒生在贫家,却挥霍成性,在当时的法国小城里,他是一个臭名远扬的败家子。


不但败光了自己名下的家底,还占用了一部分属于哥哥菲利普的遗产。


愤怒的兄嫂忍无可忍,按当时的惯例,他们将这个家族祸害送上开往美洲的轮船,由他自生自灭。


可没想到,这反成了于勒的人生机遇。


他在美洲如鱼得水,做生意发了财,还租了个大铺面。


志得意满的于勒,迫不及待写信回家报告喜讯,还郑重表示说,自己一定会回报哥哥。


而此时的菲利普一家,依然与于勒刚离去的时候那般困窘不堪。
菲利普的事业毫无长进,一直是个薪资微薄的小职员;

两个女儿已到婚嫁之年,却无人上门求亲;

一日三餐,只有一成不变的粗陋饭食;

家居日用,也全靠捡商场里打折的库底。
……
于勒的来信,成了全家人的救命稻草。


他们一遍遍畅想于勒可能带来多大一笔财富,一次次计划如何使用这笔钱购买华服、别墅……


他们还把信当成背书,吸引一个同样贫穷的小公务员,向二女儿求婚。


在菲利普一家的眼里,只要于勒一回来,他们马上就会获得荣华富贵。


他们不知道的是,于勒在短暂的暴富后,已经再次沦为了穷光蛋。


为了不让家中哥哥失望,他不愿透露实情。


他写信回去,表示手里生意非常顺利,只是自己要出门远行,所以不得不推迟回家的脚步。


十五岁读到这里,很是鄙视于勒宁愿受罪也要撑住面子的虚荣。


三十五岁再读,却只剩下一声叹息。


中年这两个字,只有身临其境,才懂得其中的沉重。


左肩,是父母即将老去的余年;右肩,是孩子尚未展开的未来。


一家老小都在指望着自己,哪怕自己竭尽全力,也依然左支右绌。


前路,如狂风中的海浪无穷无尽,压得人喘不过气。


可身后,就是万丈深渊,一步后退,也许就是全家的倾覆。


人到中年,生活从来不属于自己。


只能狠下心一关关向前闯,即使看不见希望,也得咬紧牙死命扛。




  • 最怕摸不着梦想,却又无法回到家乡。


骗家人去远行的于勒,其实在美洲流浪了近十年。


他一直在想寻找新的发财之道,却始终没能迎来命运的转机。


直到有一天,于勒遇到了一位同样来自法国的船长。


船长同意收留他作为船上的水手,他才终于得以回到法国,回到他出生的小城。


可是没能发财致富的于勒,完全没脸去面对满怀期待的兄嫂。


他选择和前十年一样,不写信,不回家,不联系任何亲人。


于是在小城的港口上,每个周末都会上演一幕当事人并不知晓的荒诞剧。


在岸上,菲利普一家每个周末都会隆重打扮,来到海边。


他们一边散步,一边期待在某一条船上发现于勒衣锦还乡的身影。


而在某条船上臭气熏天的底舱里,衣衫褴褛的于勒正在默默地远眺家的方向。


宁可被船长嫌恶地呼来喝去,也不敢回家,更不能回家。


这是于勒的困境,又何尝不是如今在外漂泊游子的现实写照。


多少人年轻时为了理想,义无反顾奔赴到遥远的外地。


他们忍过了996,熬得了007,挨过了一段又一段漫长到无望的通勤,搬过一个又一个逼仄简陋的出租房。


却悲哀地发现,无论再怎么努力,也始终追不上高昂的房价,搏不出想要的前程。


陌生的城市,是最残酷的怪兽,它吸收了年轻的血汗,却吝啬地不肯让一寸土地供年轻人扎根。


直到中年,依然前途迷茫。


前路已经很难挣出个希望,可故乡又何尝是归途?


混不好又回不去,这种苟且与纠结,成了无数漂泊在大城市打工人的窘迫现状。




  • 最怕算计太清的账,压过血浓于水的情。


尽管于勒已经尽力在逃避回家,然而造化弄人,他和菲利普,还是到了相见那一天。


那时,正是菲利普最志得意满的时刻。


他成功嫁出了女儿,还第一次带上全家人出国旅游——虽然单程只需要两小时。


他穿上唯一的礼服,奢侈地请女儿女婿吃从海里现捞上来的新鲜牡蛎——这是他刚从旁边游客身上学会的时尚。


可就在这时,菲利普突然发现,那个正在卖牡蛎的卑微水手,就是自己念叨了十年的弟弟于勒。


满面皱纹,一身臭味,从头到脚都写满了贫穷潦倒。


菲利普立刻落荒而逃,躲到船上离于勒最远的角落,归途特地带着家人换了另一条船。


菲利普妻子得知真相后,所有的幻想破碎,开始破口大骂。


那个过去十年里,被她称为“善良”、“好人”的于勒,又在她嘴里变回了泼皮无赖。


她判断于勒不但可能在日后拖累他们,现在甚至会危害到二女儿的婚姻。


所以,自己一家必须斩断与于勒的联系,才能在女婿面前遮掩真相,保住现在的生活。


这结局令人齿冷,却又现实得可怕。


人到中年会发现,几乎所有亲人的交往,都与钱有关。


兄弟姐妹之间,要相互扶助,也要赡养老人。


亲朋好友之间,有把酒言欢,也有暗暗比较。


谁都知道对大家庭的责任,可谁都同时要经营小家庭的生活。


谁都想让别人拉自己一把,可谁又都怕被别人拖累到无力。


到了中年以后,人人都有自己的负重。


量力而为是生活的常态,趋利避害亦是人之常情。


可恶的是双眼只盯住赤裸裸的利益,用人情当成筹码,在私心的算盘上打的噼啪作响。


账越算越清,情越算越薄。


只落得亲情支离破碎,人人一腔怨愤。

在莫泊桑的这部短篇小说里,于勒和菲利普这对兄弟,再也未曾相见。


他们在各自的人生里苦苦挣扎,独自悲欢。


于勒的悲剧,分成了无数个插曲,在每个人的生活剧场里,轮番上演。


时代流换,变的是人,不变的是人性。


我们感慨、怜悯、哀叹于勒,却也与他相似,与他遥相共鸣。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哦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