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服务 华为云如何成为金融企业数字化道路上“对的伙伴”

「技术与业务的升级叠加,金融业数字化正在拉开代际差。」

新变化:从倍增差距到代际鸿沟

在全行业言必称科技为先的今天,技术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全行业的经营模式。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在改变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在产业代际的变化,即传统金融与面向未来的新金融。也就是说,以前数字化拉开了企业运营能力的差距,而未来数字化带来的模式之变,将形成新金融与旧金融之间的鸿沟。
“金融最终会迈向全场景智慧,让所有人都能随时随地地享受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董理斌在演讲中这样描述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金融企业升级的方向,是让所有人都能随时随地享受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这对金融企业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深耕金融行业多年的华为云提出“一切皆服务”的思路,深入行业痛点,与生态合作伙伴一起给金融企业提供全栈服务,包括云原生基础设施、智能数据、业务创新、敏捷支持、安全性和合规性、战略和创新等。
也正是这种新思路获得金融企业的认可,华为云从而成为增长最快的主流服务商:据国际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华为云全球IaaS市场排名上升至中国前二、全球前五,成为全球五朵云之一。在中国,华为云已成为金融云基础设施的首选。
在整个亚太地区,华为云也是Top 5云服务提供商中增速最快的云,其中:在泰国市场排名第三,在亚太新兴市场排名第四。“在2021的亚太市场,主要客户增长了156%,来自客户的收入增长了92%。我们指定的合作伙伴增加了90%,来自合作伙伴的收入增加了150%。在亚太市场,华为云也正在构建一个繁荣的云生态系统。”华为亚太云业务部总裁曾兴云表示。
新趋势:全面云化,数智融合,全场景智联
首先,作为数字化的先锋,金融业穿越了不同的IT产业周期。最早金融企业的核心系统建立在大机之上,实现了从线下向线上的迁移,保证核心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但同时带来了成本高及封闭的问题,因为系统的相对固定,业务创新比较难;第二阶段是基于标准的X86/ARM硬件架构之上,构建分布式微服务框架,这一阶段绝大部分业务系统都可以基于开放平台快速部署,效率和速度的提升明显。
但这种变化依然满足不了今天金融业对于创新的需求。例如国内电商行业每年618、双11促销活动带来的瞬间交易值,可能达到几十万TPS;再比如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不断落地,这就要求IT架构在更稳定的同时,要更有弹性和韧性。因此,云化成为不二的选择。
“当前全球金融机构都在推进云战略,上云趋势正在从外围系统走向核心系统,技术架构经历了大型机专有硬件和标准化硬件架构,正在走向分布式云原生化。” 董理斌强调。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基于华为云,重新构建了基于云架构的分布式新一代核心系统,系统上线后可支撑海量交易、弹性伸缩、金融核心级高可靠和高可用,具备为全行6.37亿个人客户、4万个网点提供日均20亿笔的交易处理能力。
其次,是数据与智能。回看金融企业数据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大规模数据分析,通过ETL整合到数据仓库,服务于BI和报表;
第二阶段,加大支持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将湖、仓协同,补充数据仓库对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的支持,降低运营成本;
第三阶段是数据与AI的结合应用在智能风控、精准营销、智能投顾、智能投研、量化分析等领域,给用户带来个性化的极致体验;
现在行业正在进入第四个阶段——数据资产化。
我们知道,差异化、个性化、“无处不在、无微不至”的新金融模式是未来发展方向。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数据与智能的深度融合。大数据是数字时代的能源,AI是数字时代的生产工具,得以转化、激发数据的能量。数据与AI的融合,由此产生无数新业务、新服务,让数据价值显性化,使得数据作为“新能源”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
以中国某TOP 10银行信用卡中心为例,以前由网点理财经理人工维护客群关系,每年最多可维护500个客户,只占客群总数的10%,造成存量客户的流失,新客、潜客提升乏力。通过智能流程机器人构建了智能营销系统后,可自动挖掘客户需求,发送个性化金融产品、内容资讯等信息,存量客户年转化率提升达10%。
第三,全场景智联。世界正在加速进入数字时代,元宇宙是当下最显而易见的一个窗口。透过元宇宙,物理世界将与虚拟世界建立关联。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元宇宙已经在向我们走近:2022年2月份,摩根大通宣布在Decentraland开设虚拟空间Onyx Lounge,用户可以通过NFTs的形式购买虚拟土地,成为首家入驻元宇宙的华尔街巨头;同样在2022年,data.ai发布《2022年移动市场报告》指出,社交应用的下一个重大变革可能会是虚拟人物和元宇宙。
新思路:一切皆服务,陪伴金融企业实现代际跨越
金融行业数字化进入深水期,升级跨度大,业务创新多,金融数字化转型在催生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渠道、新产品、新业态的同时,也对科技伙伴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卖硬件、卖软件、卖系统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今天金融企业的升级需要。
从产业升级和行业竞争的角度来看,金融企业要更聚焦于业务本身,因此需要一个更稳定、可靠且有弹性、韧性的数字化底座。从客户需求出发,华为云提出 “一切皆服务”的理念,与生态合作伙伴携手,以一种新模式陪伴金融企业实现代际的跨越。
据介绍,华为云将聚焦“一切皆服务”,通过基础设施即服务和技术即服务,并与伙伴共创共享共赢,加速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

首先,基础设施即服务。以前金融企业有的自建数据中心,有私有云也有公有云,业务分散在不同平台。华为云从用户体验出发,为公有云和混合云提供统一架构,为客户、合作伙伴和开发人员提供一个具有一致体验的全球网络。目前,华为云与伙伴在全球27个地理区域运营了65个可用区,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分布超过2800个优质CDN节点资源。在亚太市场,华为云已经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推出服务,并将于今年9月在印尼上线,正在成为亚太市场上最全面的云服务提供商。
在这次的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2上,可以看到华为云推出的分布式新核心方案Cloud Native Core Banking,正是面向大机下移、传统银行新建核心,数字银行新建核心等场景,提供云原生平台,满足客户业务高可用、性能大规模高并发、应用敏捷迭代的需求。
其次,技术即服务。稳定可靠的云,依赖的是技术,包括硬件、软件、应用等方方面面。华为持续投资云业务,将10余万研发人员、总额超过8540亿元人民币的研发投入以及过去十年的积累,通过云服务的形式将这些技术分享给所有的客户、伙伴以及开发者。
举个例子,如果企业自己从头到尾开发AI应用,需要大量专业的AI人才,并且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ModelArts是华为云基于技术和行业经验沉淀出来的AI开发生产线,一直在训练、推理、开发、标注等各过程不断创新。如ModelArts升级了智能化的应用构建平台,打通从需求-设计-开发的全链路,零代码构建行业应用。基于ModelArts,金融企业可以轻松分享华为积累多年的AI能力,提升效率或是创新业务。

再举个例子,虚拟人服务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但是鲜有企业有能力自己从零开发虚拟人。华为云数字内容生产线MetaStudio让企业拿来即用:用户只需上传一张照片即可生成自己的专属3D卡通数字人;只需要单个摄像头就能做到3D数字人直播,一个虚拟主播诞生;只需要输入文字,即可制作出数字人讲解视频,并且可以根据场景设定不同的情绪。有了华为云MetaStudio,金融企业可以轻松实现“数字人自由”。
最后,生态共赢。金融产业的代际跨越,需要华为、客户、合作伙伴以及各界开发者一起实现。截至目前,华为云已经聚合全球超过38000家合作伙伴,汇聚了302万名开发者,他们的创新服务超过300家金融客户,包含银行、保险、证券及Fintech公司,为这些金融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结束语】
冷眼旁观 麻辣点评 深入分析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去“三好”邻邦家做客 7904171
- 2 央行1万亿元大红包对普通人影响多大 7809573
- 3 中方代表驳斥美方:坚决拒绝 7713084
- 4 一文梳理这场国新办发布会 7618771
- 5 两国禁止武契奇乘机飞越领空 7521971
- 6 《刑警的日子》高亚麟被曝遭换脸 7427308
- 7 大打出手后 过去一夜印巴都克制了 7331895
- 8 拜登:特朗普太掉价了 7237036
- 9 巴总理激动拍桌:我们有实力有核力量 7139326
- 10 远隔万里的共同纪念 704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