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商业价值传播,关注下方:“CEO商业头版”
我们总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对子女来说,父母就是那个一直默默替我们负重前行的人。身为子女,我们更需要的,是自己学会飞翔,而不是仰仗父母的翅膀。可总有一些人,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付出,却不曾想过回报。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尤其是下面这2种,请一定要引起重视。

指的是,大学毕业后,不着急找工作,而是暂时性的选择考研、考公、考教师等。诚然,大学生就业压力严峻,想要通过考研、考公等途径,谋得一个更好的出路,本无可厚非。也就是说,他们没有急迫的经济压力,所以才能安心学习,准备各种考试。就像我姑家的一个表妹,不工作,考研考了3次,还没考上。第一年没考上的时候,我姑安慰她:“没关系,大不了再来一年。”表妹嫌家里太吵,没办法安静看书,我姑就给她租了一套房子;因为英语、数学底子太差,我姑花了6000多块钱,给她报了一个辅导班;再加上买考研资料、专业课书籍,报名费、住酒店等,里里外外花了好几万。我姑劝她出去工作,她工作了3个月,不干了,理由是:“不想受老板的气,还是想考研。”我们都劝她,别考了,赶紧找工作吧,但表妹就是不愿意踏入社会开始工作。“有时候我们做一件事,并不是因为喜欢它,而是想着逃避另一件事。”
不然,她也不会在紧张的备考期间,打游戏、看电影、刷抖音……你可以选择逃避,选择不就业,但不要让父母为你的行为买单。更何况,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事情变得复杂。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与其选择逃避,躲在父母身后,不如勇敢面对,试着自己长大。

看过一个节目《金牌调解》,其中有个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徐女士的儿子小江,痴迷于创业,想通过创业实现财务自由。他第一次创业的时候,父母也很支持,还把自己所有打工攒的钱全部给了他。但由于经验不足,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不仅没赚到钱,还欠了很多外债。徐女士不忍心儿子被各种追债,便帮他还清了大部分债务。本以为儿子会踏踏实实找份靠谱的工作,可没想到,小江还是坚持自己的创业梦。在小江的软磨硬泡下,徐女士把唯一的房子抵押了出去,贷了80万,全部用来支持儿子创业。因为不甘心失败,还想再赌一把,所以小江一直奔波在创业的路上。可是,他的创业梦想,并没有让他过上想象中的生活,反而赔光了家底,耗尽了父母对他的信任。“你可以追求自由、追求想要的生活,但不应该牺牲父母的自由,甚至牺牲掉父母生活的安稳。想创业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去挣钱,去把事业做大做强,而不是仰仗父母的资金支持,让父母为自己收拾烂摊子。”
父母老了,他们的养老钱是他们晚年生活的底气,并不是子女对生活试错的成本。而且,有些子女创业,嘴上说是向父母借钱,实质上就是向父母要钱。父母是因为爱我们,信任我们,才把钱毫无保留地交给我们。我们如果做不到给父母更多,至少不要一味啃老,让父母的晚年老无所依。

有人把上述两类人归结为“新型啃老”,概括来说就是:面对这样的要求,父母大多无法拒绝,还有可能觉得子女有想法,追求上进。于是,用尽全力托举着他们去追求梦想,去过他们想要的人生。子女可以永远是父母家里的孩子,但不能在社会上做永远的孩子。父母终究会退出子女的世界,余下的路还是得靠自己独自走完。它懂得尊重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
有些事可以管,钱也可以支持,但不能超过一定的界限。父母应该给子女的,是无条件但有原则的爱,而不是无原则又有条件的爱。这样的子女,不管你付出多少,他们也不会懂得感恩,还不如,趁早为自己留条后路。父母不是提款机,可以允许暂时啃老,但长期啃老是万万行不通的。当父母把全部存款用来支持子女时,有没有想过,生病住院了怎么办?晚年生活如何保障?虽然,父母爱子女超过爱自己的生命,但还是希望,父母能多留一分爱自己。父母多爱自己一点,把自己照顾好,也才能让子女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父母的世界很小,只装满了我们;我们的世界很大,常忽略了他们。他们经常忘了,我们已经长大,就像我们经常忘了,他们已经渐渐白发。”
父母养我们长大,我们陪父母变老,善待父母的晚年,也是在善待未来的自己。点亮【在看】,不要让父母满满的爱落空,不要让父母的晚年无所依靠。啃老可以是暂时的无奈,但不该是长久之计,能让我们长久应对生活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作者:嘉莉妹妹,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