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4万整容经费”,要多了吗?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公开课白小哲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网易公开课
ID:open163
高考后的暑假,一直被看作人生中最快乐、最没有负担的时光之一。
大部分人的记忆中,这个夏天基本逃不开学车、旅行、疯玩、卖课本这老几样。
但对于不少准大一新生来说,高考后的头等大事似乎只有一件——
外貌管理。
根据医美机构发布的《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当下医美消费者正在向年轻化发展:
95后占比达36%,00后占比达19%,两者总占比为54%。
换句话说,有近五分之一的医美消费者,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
其中,高考后的暑假有近三个月,恰恰是许多想整容的年轻人眼中的“黄金恢复期”。
“高考结束就去整容,上大学前刚好恢复自然。”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整容似乎成了入学前开buff一般的存在。
00后,困在容貌焦虑里
女儿高考分数还没出来,就和我谈条件。
一万元旅游基金、五千元学驾照、两万元手机电脑,还有四万元割双眼皮、戴牙套和瘦脸针的整容费用。
我不答应她就和我闹,心都凉了。
高考结束后,一位考生家长在社交平台上无奈抱怨女儿问自己要整容经费。
他怎么都想不明白,对于刚成年的女儿来说,整容已经成了如此迫切又正常的需求吗?能和旅游、买手机电脑并列,甚至预算还远远超过其他项目。
玩笑话背后,折射的是现实焦虑
这并不是个例,事实上,00后、05后一直被困在颜值内卷的旋涡中苦不堪言。
互联网的盛行,让“高颜值”这种稀缺资源,变得无比常见。
有人调侃网络上人均天仙,打开任意一个社交平台,你都会发现大部分时间里屏幕上在不断出现帅哥美女,美妆博主自不必说,连学霸、职场博主、育儿博主都一个个光彩照人。
次数多了,很难不产生自卑和焦虑情绪。
“全世界好看的人那么多,我却不是其中一个。”
现实世界似乎也在不断印证着“颜值即正义”的真理。
打开社交软件,是否决定认识一个人,左滑右滑用不了三秒钟就决定了。
这么短的时间里,你能评价和了解的,其实只有脸。
在学生时代,长得好看的女孩被封上“班花”的美名,在同学中也更受欢迎。
“美女没有边界感,也不会让人觉得讨厌”
不能否认,外貌一直是外界评价一个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00后、05后正处于自尊心极强的青春期,不少人是刚刚脱离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走入复杂多样的社会。在这里,针对颜值的残酷“筛选”每天都在上演,自然也就带来了无尽的焦虑。
互联网在制造焦虑的同时,也会及时递上“解药”。
精准的算法总是能灵敏捕捉到每一种容貌焦虑,并快速生成解决方案。
割双眼皮、隆鼻、瘦脸、丰唇……有多少种外貌焦虑,就有多少种整容项目。
整容机构的营销广告霸占商场外墙,也贴满电梯的狭小空间,几乎无孔不入。
“她们是一个人”
青春期激素水平增高导致长痘痘?没关系,试试最新的光子嫩肤;
单眼皮显肿显凶没精神?通过微创手术切成双眼皮,顺便再开个内眼角;
身材焦虑也可以一站式解决,瘦脸针、瘦腿针和瘦肩针,哪里不满意打哪里……
四万块的整容经费,在林林总总的项目里也就显得不足为奇。
当颜值焦虑席卷未经世事的学生,当“学习不如当网红,高考不如去整容”的口号深入人心,高考结束走出校门后火速加入整容大军,便变成了人生进入“开挂模式”的入场券。
告别相处数年的高中同学,大学意味着即将拥有全新的社交圈,用一张更好看的面孔迎接这一切,更有自信和底气。
“只要熬过高中,我就可以跟丑陋的自己说再见了。”
只是整容之后,一切关于容貌的烦恼就能迎刃而解吗?
“眼睛做完了,鼻子看起来又不够好看了。”
为了追求所谓的完美脸蛋,女孩们似乎踏入了“变美”和“更美”之间的无限循环,在整容这条路越走越越远。
医疗美容,还要骗我们多久?
年轻的05后,只是容貌焦虑庞大的受害人群之一。
根据《2019年中国人颜值报告》的两万多份有效问卷显示,有近40%的人都对自己的容貌或身材“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当爱美成了一种共识,劝导年轻人整容便成了新的社会潮流,甚至流量密码。
互联网上,不乏有博主以“过来人”的口吻教导:“劝高考完的学生好好整容。”
遍地的医疗美容机构,自然也不会在这场针对00后的“容貌羞辱”中缺席。
每年夏天都有不少医美机构打出“毕业季,整容季”的宣传口号火热招揽生意。
宣传语中的“三人同行”,目标客户就是喜欢成群结伴的年轻女孩;
“母女同行,一人免单”,则是将割韭菜的范围无限放大,迫使妈妈主动带女儿来整形,或者女儿拉着妈妈来美容。
除了优惠打折,医美机构也为女孩们精心打造了一场“丑小鸭变天鹅”的幻梦。
有的利用女孩们对爱情的渴望,打出“三年倒追一场空,一朝整容变女神”的宣传语;
有的专注画饼,让女孩们觉得下了手术台就能拥有一夜变美,“当不了学霸,那就当校花”。
更有甚者,直接将小广告塞进了考生的录取通知书快递里。
从“出名要趁早”的笑谈,到“整容要趁早”的焦灼,这届年轻人被困在时代浪潮的PUA里。
审美的风向总是瞬息万变,畸形的审美改造也在年轻人中间蔓延。
父母辈嫌弃的招风耳,换成更好听的名字“精灵耳”就能纳入整形项目,“显脸小有仙气”。
除此之外,用骨水泥填充脑袋的“圆头高颅顶”项目也变得火热,扁头备受嫌弃。
可在二十年前,家家父母都想给孩子睡成流行审美的扁头,因为脑袋“后面尖尖的多丑”。
初老焦虑也在围剿着00后,低龄女孩们内心根植着对皱纹的恐惧。
18岁就要祛眼角纹,20岁开始定期消除颈纹,抗衰老项目的建议尝试年龄被一再提前。
归根结底,流行审美并不是正确的“主义”,而是医美机构营销出来的“生意”。
翻一翻社交网络,打着做科普的旗号掀起一次次流行审美风潮的账号,背后甚至都没有正式机构。
大部分年轻人根本分不清医院、医美医院、美容院的区别,便稀里糊涂跟风整了容。
但即使踩了这么多坑,也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变美的浪潮铺天盖地,但关于整容手术的风险却绝口不提。
医美机构一边告诉你整容要趁早,一边却在策划下一次的流行风潮。
跟着流行审美来换脸,也意味着很快会被流行抛弃。
花了50万整容,还是不满意?
2018年《泰晤士报》报道,中国女孩在大学开学前做整容手术,不是为了找个好工作,仅仅是为了提升自信。
当美貌成了自信的前提,整容备受追捧也就不再意外。
可惜,花大价钱整容,最后却没能得到理想效果的例子,并不少见。
双眼皮整容失败后的景甜,自嘲“悲伤蛙”
人们依照被社会制造出来的审美,躺上手术台找回认同和自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偿所愿。
整容手术,并不是医美机构宣称的百试百灵、无须代价的“魔法”。
在“丑小鸭逆袭白天鹅”的整容手术背后,也有一群人因手术失败而痛不欲生。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中,检索“医美”“整容”“医疗事故”等关键词,关于“一夜变美”的谎言一戳就破。
上千篇文书中,部分医美机构涉及夸大宣传、消费欺诈、操作失误等违法操作,导致脸部歪斜、呼吸困难、眼部病变甚至危及生命等后果的案例不在少数。
即使整容成功后,也不尽然全是期待中的“重生”。
短暂的自信过后,很多人陷入了意料之外的自卑心理中。
“做完眼睛想做嘴巴,在变得完美之前,镜子里这张脸好像永远无法让自己满意。”
花50万整容,博主认为自己“还是没有变成美女”
可互联网塑造的审美瞬息万变,整容是一条没有终点的道路,哪里存在“完美”一说?
越是跟着流行审美整容,就越容易陷入整容瘾的旋涡之中。
在无数捏脸游戏火爆的如今,拉动身体的参数条,塑造想象中完美的自己,或许是人的天性。
只是游戏中捏脸失败最多生成一张搞笑图片,现实中却需要直面残酷后果。
对于早已跨过18岁的00后而言,高考后选择整容与否的确是个人自由。
通过改善外表形象,得到更多的青睐、尊重甚至机会,或许无可厚非。
只是大部分人还不了解整容手术的意义到底为何,自己能否承担后果和风险,就带着完全没有定型的审美进了手术室。
跟风整容,无异于一场豪赌。
当面对海量的医美营销时,不妨在做决定前多问自己一句:整容是真的需要,还是对流行审美的妥协?
这份妥协是否值得你付出金钱、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代价?
有人说,流行像是一趟地铁,挤不上去或者错过的时候,你无法追它,但完全可以在原地等它:
总有你能上去的那一班,它们也必将到达同一个目的地。
参考资料:
新氧发布《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
中国裁判文书网
https://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029CR4M5A62CH/index.html
会欣赏自己的你才是美的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2年第14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准确把握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 7993278
- 2 中国黄金原董事长家搜出大量黄金 7986318
- 3 空调英文不会男生盯着考场空调看 7830731
- 4 消费品以旧换新“加速度” 7750081
- 5 被铁路售票员的手速惊到了 7694552
- 6 网红赤木刚宪爆改赵露思 7508514
- 7 县委原书记大搞“刷白墙”被通报 7417150
- 8 山姆代购在厕所分装蛋糕 7378651
- 9 马龙刘诗雯穿正装打混双 7233344
- 10 刘强东提前发年终奖 712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