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5岁,在狮子山下。”

百家 作者:广东共青团 2022-06-30 23:49:04

最近,香港的街头,

令人沸腾的五星红旗挂满了大街小巷。

△ 大街小巷满挂国旗与区旗


而同时,还有一档港乐竞唱综艺引人注目。

那些深植在血液和记忆里的千千阙歌一响起,

回忆就被拉回了港乐的巅峰时期。


林子祥和叶倩文的时代经典;

李克勤和杨千嬅的款款深情;

还有新生代曾比特和炎明熹,对于如今香港的低唱浅吟。

△ 节目中合唱歌曲《东方之珠》


不比见证了几十年风云变幻的老港人,

这两个来自广东汕尾的青年人,

对于香港和内地的血脉相承,

也有着自己独到的情感解读,和成长见证。

毕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粤语歌。

而当音乐再次响起时,致敬经典的同时,

也唤醒了不少人心中,那一份专属于时间的青春回忆。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东方之珠,烁烁发光。

对于唱出了心中乐与路的港乐,我们听得盈眶的热泪;

对于香港这25年,不少年轻人也有话要说。

我们这次邀请了四位出生于1997年的年轻人。

他们或出生于内地,长大后去往香港工作和生活;

他们或成长于香港,现在于内地追寻自己的梦想。

△ 狮子山顶


可,每年庆祝回归时,

这群年轻人都会在心中默数:

香港回归祖国多少年,我就是多少岁。

我和香港一起成长。

也像节目里说的, 

把我们连在一起的,是永远不会在时光里消失的经典,

更是岁月,不能磨灭的血脉相连。



@曾子莉 
出生日期 1997年5月29日


「我的满月酒是香港回归前一天摆的」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庆祝香港回归,我的满月酒就是在1997年6月30日摆的。

所以我一直觉得我和香港冥冥中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

毕竟,我多少岁,香港就回归祖国了多少年。

我过生日的时候,香港就也到了过纪念日的时候,大家也叫我「回归宝宝」

还记得2007年,欢庆香港回归10周年,和我一样1997年出生的幸运儿,能获得免费进入迪士尼乐园游玩的机会。

这是我第一次发现我和香港,缘分使然,紧密相连。

△ 春节前中上环写挥春的伯伯


毕竟,我是广州人,耳濡目染,对香港的风土人情充满向往。

咿呀学语时学着李克勤唱《红日》;

拿到零花钱就跟哥哥去便利店买咖喱鱼蛋、车仔面;

坐在路边,觉得自己也在港片里准备下一刻的叱咤风云。

当然,印象更深刻的还是第一次去香港。

2004年年底,天气极冷。

我记得太平山顶的雪糕店,我们在店里避寒,我记得第一口雪糕的甜滋滋。

十多年过去,那口滋味依旧难忘。

△ 广州人看到木棉花总是那么熟悉


也是因为情怀和喜欢,后来我来香港求学,便顺其自然。

只是,从游客视角切换为市民视角后,我倒是更了解香港了。

对于那些刻板印象也好,传言也罢,我解锁了自己关于香港的更深度的思考。

譬如,香港人的智慧

这里,虽是弹丸之地,但五脏俱全,香港人民的生活智慧和城市的人文关怀,都在微处。

△ 旺角的市井烟火


香港18区,有将近200座街市(菜市场),几乎每隔几条街就会有一个大型街市,蔬菜水果五金铺生活用品应有尽有。

△ 港岛叮叮车


公共交通在香港分布得也很全面,地铁、巴士、小巴基本可以承包了香港所有地方的交通。

“便捷”是我对香港生活的第一印象。

也譬如,香港的生态保育

虽然香港住房价格高昂,但这边的郊野公园、行山径、康文署一点儿也不少。

△ 和朋友在麦理浩径、太平山徒步


读书时与同学朋友一起相约爬山、去海滩、玩溪降,香港本地学生大多热爱运动,这也改变了我的生活习惯。

再譬如,香港的冷暖人情

都说香港节奏快,但人情关怀和城市友好度,却是与每个人都同步着。

公共交通设施对残疾人极度友好,盲人自己能够依照地铁盲人线的指引很好地乘搭地铁和巴士;

巴士上下车的地方也有机关,能够让坐轮椅的老人、残疾人自己上车下车;

我有几次忘记带伞,也总有好心的路人,愿意伸手援我一段旅程。

当我觉得我是异乡人的时候,每每此时,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

△ 青衣码头


我今年25岁,我永远记得我满月酒后香港回归祖国。

我永远记得我和香港一同成长



@黄嘉敏
出生日期:1997年7月29日


「内地和香港的双向奔赴,好温暖」


其实小时候我在深圳罗湖住过一年多,一直很喜欢内地的环境和氛围。

后来我来广东读大学,六年的时光,让我愈发喜欢上了广州,这个有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 暨南大学毕业典礼


观察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香港,我常常看到香港人用不标准的普通话给内地人指路;

来广东之后,又常常看到在节假日的时候,学校会有给港澳台同学举办的活动。

这种双向奔赴,很有爱,也很温暖。

在香港的时候,最喜欢去长洲岛。在这个小岛上,我们爬山、吃鱼蛋和吃海鲜。

那里的鱼蛋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大小,一串两个十元,再买个芒果糯米糍,边吃边看海,很惬意。

△ 长洲岛好吃的东西不少


内地的朋友过来,我都会推荐他们去。

现在,大湾区欣欣向荣,我也非常期待。

如果让我用三个词来形容大湾区,我觉得是包容、活力和充满机遇

对于在大湾区生活的我们,政府亦有一些便利的政策,譬如可以直接刷回乡证进站乘坐高铁等等。

还有很多青年政策,也让我更独立坚强、更幸福地继续在这边发展下去。

哦对了,有时候和内地小伙伴聊天,也会发现我们亦有共同的喜好。

我们都喜欢《岁月神偷》。

△ 《岁月神偷》剧照


关于时光、关于爱,关于一个坚韧的家庭的成长故事。

我会想,尽管地域不同,但在心里,在情感里,大家都是相融相通的。

25年了,我希望能够继续见证两地的幸福,与交融。



@周俊伟
出生日期:1997年6月30日


「有朝一日,两地医生可以互相开诊行医」


万万没想到。

我赶在七一前出生了。

其实本来预产期是八月的,我估计心急,赶上了这个让我一辈子都骄傲和自豪的大场面。

我是2015年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的。

我喜欢中医,希望这门传统学科,希望我们的中华瑰宝,可以真正传承下去。

△ 周俊伟同学的毕业照


很高兴的是,在广州我也看到了我在香港最爱的啫啫鸡煲。

啫啫鸡煲是粤菜系很常见的菜式之一,也是香港大排档几乎必点的菜品。

△ 啫啫鸡煲


我总会记得,大家三五成群围在大排档的大圆桌吃着啫啫鸡煲的画面。

当把鸡吃得差不多,又可以加汤变成火锅那样的吃法。

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品尝,浓厚的家庭味道配合大排档嘈杂的声音,

便是人情味。

在广东生活期间,令我动容的,除了人情,其实还有内地生活的便利和友好。

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

不知不觉,我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

2015年暑假,我参与香港职业发展服务处的交流实习计划,协助带领香港的学生到广州各大机构及医院实习交流。当时,我还随身带着好几千的现金以用作生活所需。但第二年,就已经开始流行线上支付。

到后来,我来广州中医药大学就读时,随身仅仅带数件衣服即可,其余物品早已网上购买快递到学校了。

深觉生活愈来愈方便。

哦对,还有如地铁一般方便的,发达的高铁网络。

科技的进步缩短了距离,便捷了我们的生活。

这是我在内地生活,感受最大的地方。

△ 周俊伟在狮子山


对于大湾区的未来,我希望能进一步拉近内地和香港两地的连结。

作为一名医科生,我也期待两地的医学界能互相取长补短。

希望未来两地的医生能在相互所在之地,互相切磋、开诊行医。



@陈铁夫
出生日期:1997年7月1日


「多少次,迎着冷眼与嘲笑,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


第一次听到《海阔天空》,我就惊为天人,觉得又燃又充满激情。

不论是节奏还是歌词,都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

想来,这就是我和香港的情结之一。


毕竟我是回归当天出生的,小时候我爸见人就说——

「他啊,香港回归祖国当天出生的哦。」

我也觉得很自豪。

后来我有机会去到香港工作,心中也蛮激动的。

△ 东涌庆香港回归25周年


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也找到了自己工作的新方向和新目标。

唯一的壁垒是粤语,但没想到香港是一个包容开放、文化融合且碰撞的城市。

我不会讲白话?没事,大家会主动和我讲普通话;

外国朋友不会讲中文?没事,大家也会配合他一起说英文。

常常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香港,我会说是——包容。

别看香港挤挤挨挨、节奏极快。

但包容,就是这座国际城市特有的魅力,香港热情着包容到来的每一个人。

△ 陈铁夫在香港


如今,大湾区时代到来。

大湾区无疑是未来最热闹最繁华的地区,这里从不缺少机遇,能否把握住机会得靠自己。

但好在,这里一切皆有可能。

无论你来自哪里,总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位置。

我个人最期待的是,大湾区能够成为世界文化中心之一,让我们出门就能看见世界,体验不一样的风情。

也希望香港能与内地一起渡过疫情,尽快通关。

就像《海阔天空》里唱的那样——

「多少次,迎着冷眼与嘲笑,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

我们,永远在一起,永远向前。




是的,和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一样,

这群生于1997年的年轻人,25岁了。

香江的水流啊流,岁月汩汩而过。

香港和内地都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本届香港立法会选举产生的90名议员中,有一个全新界别——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及有关全国性团体代表界」

也被称为「超级爱国者」界别。

其中,正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攻读博士的谢晓虹报名参选了。

△ 谢晓虹一直推动两地青年的文化交融和进步


她也是一个香港土生土长的90后,亦可以说,是和香港回归祖国后,一起成长的。

谢晓虹希望能够为青年发声,把青年人的声音带入立法会。

实实在在解决香港青年面对的“安居”与“乐业”的问题。

其实,作为香港新青年,早在2014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书的谢晓虹就已经勇敢发声。

她撰写了《十问罢课为什么?》,旗帜鲜明地反对罢课,反对“占中”。

她说,「学生有抱负是好的,但要做对香港社会更好的事,更不要用错误的方法」

前两天我们和她聊天时,她亦很坚定。

在她心目中,内地和香港的青年们虽然成长背景不同,学习内容不同。

但梦想和理想是殊途同归的——

「香港青年一定要扩阔视野,像香港创科发展和文化产业,都离不开国家的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去增长学识,去增长本领,去发挥专长,去把握国家发展大局的机会。」

谢晓虹忘不了香港疫情爆发的时候,广东的医护人员不顾自身安危前来帮助和救治的场景。

「在香港的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不顾家人,为了祖国,义不容辞。」

谢晓虹很感动,她觉得这就是血脉相连的力量。

△ 粤港澳大湾区蓬勃发展


现在,粤港澳大湾区蓬勃发展。

谢晓虹分外期待,她称大湾区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地方。

「大湾区有愈来愈多的人才优惠政策,邀请和帮助港澳青年更好地融入进来,未来可期。」

有空的时候,她也和小伙伴们一起看《声生不息》,一起哼唱那些经典的香港歌曲。

「内地和香港的朋友一起唱起来的时候,我很动容,我们啊,有着同根同源的文化。」

作为新时代大湾区青年,她也有着自己的期待和方向。

「要从教育开始努力,特别是基础教育。」

她希望,终有一天。

在香港的中小学,

能看到孩子们把奏国歌和升国旗,变成日常生活里最重要的一部分。

相信这一天,

很快,就会到来。



【版权说明】
本文图片来自图虫创意、受访者供图、网络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小米

▲关注“广东共青团”B站、抖音、微博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