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藏品,B站的“危险”想象力
图源:东方IC
短短数月,“数字藏品”概念火了。
据公开数据,当前国内已有超过20家上市企业布局数字藏品相关业务,BAT、字节、快手等互联网公司悉数入局,今年2月到5月的三个月间,超200多家数字藏品平台横空出世。
当大火的NFT概念传入国内,由于监管明令禁止虚拟货币流通,“数字藏品”应运而生。在老牌互联网大厂阿里、腾讯等推出“鲸探”“幻核”等自家数字藏品平台后,拥有更多年轻用户基础的哔哩哔哩在今年迅速入局,打法似乎更为多样。
近日,多名B站用户都向《IT时报》记者肯定B站数字藏品的投资价值——以6月16日B站发行的“干杯!京剧”系列数字藏品为例,按照不同属性稀有度,299元的一个数字藏品仅仅数天便可在二级市场估价最高升值至数万元。
显然,热潮正在悄然涌现。而针对数字藏品相关问题,B站官方向《IT时报》记者回应称,此方面暂时无可透露。
1
“抢到就是赚到”
“我建议你多看看这次的京剧系列。”拥有30多个数字藏品的B站用户SpecZY告诉记者,“17万人摇号,1700多个藏品,抢到就是赚到。”
夸张的数字,是B站数字藏品火热程度的真实反映。事实上,这始于B站开放数字藏品“转赠”功能。
截至目前,B站一共推出“鸽德”、不亦乐“虎”、“寅虎”“干杯2022”“泠鸢十周年纪念”“干杯!京剧”等6个系列数字藏品。首款藏品“鸽德”推出于1月5日,仅面向2021年全勤6级用户发行2000个,剩下233个则由平台预留。而在4月26日,B站数藏官方公布“转赠”功能开放说明:用户购买、获赠数字藏品并持有满30天后可以无偿转赠给其他实名哔哩哔哩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30天”的转赠日期、冷却期相比其他平台无疑属于较短的行列。为防止“炒作”,当前两大数藏平台中,腾讯旗下“幻核”截至目前尚不支持“转赠”,而阿里旗下的“鲸探”规定:用户购买拥有数字藏品达到180天,可向其他实名用户发起转赠,受赠用户接收数字藏品满2年后方可再次转赠。
转赠开启后,不少拥有B站数字藏品的用户们开始收到询价的私信。“如果不是有人在B站私信我问我头像卖不卖,我都不知道B站的数字藏品能卖这么贵了?”一名微博用户表示。
《IT时报》记者发现,B站的数字藏品统一拥有稀有度“属性”,稀有率在1%以下的属性将被标注为“金色”,同系列藏品属性越多越难得。而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以0.1元钱价格发行的一个“7属性6金”的“鸽德”,足以卖到1万元以上的高价。
关注NFT领域的SpecZY在B站开放“转赠”功能后才开始大量收集B站数字藏品,如今基本上每个系列都有藏品。
“现在鸽德的底价应该在3~4k,发行量规模达8万个的寅虎系列最便宜,均价200元,我目前在收集干杯系列,干杯系列最高稀有度的科幻类,均价在4万元左右。”SpecZY表示,自己目前为止一共投资了约2万元,其中两个稀有藏品如今都能卖到1万元左右,“粗略估计,全卖掉投资翻个倍是可以的。”
2
交易难逃“灰色地带”
热潮的背面,国内监管对于数字藏品交易的态度尤为审慎。
6月17日,国家级数字文创规范治理生态矩阵成立大会召开,矩阵发展伙伴联合发布《数字文创规范治理生态矩阵公约》,提出数字文创治理方面的十一条建议,其中便包括“禁止展开NFT业务,对数字藏品、元宇宙等活动进行风险监测与预警等”。
事实上,当前所有国内主流数藏平台上藏品的流动均依赖于“转赠”,且都明确禁止“炒作”,B站也不例外。
在公布“转赠”功能的同时,“哔哩哔哩数字藏品”官方号曾声明:“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炒作、欺诈,以及使用数字藏品的任何非法使用方式”,此外“发生炒作等不良行为后,不排除未来进行整体转赠规则调整”。
另一方面,国内其他平台同样对“数字藏品”交易噤若寒蝉。3月底,微信曾封禁一批数藏平台公众号,近日《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更新将“虚拟货币及数字藏品交易行为”列入“违法违规经营行为”。6月20日,微信官方公开解释,此次更新是根据相关法规,对炒作、二次售卖数字藏品进行规范化治理。
《IT时报》记者发现,国内多家二手交易平台均搜不到“数字藏品”及相关内容。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输入“鸽德”“哔哩哔哩数字藏品”后均显示无相关搜索结果,唯有输入“哔哩哔哩鸽子头像”方可找到藏品。
3
谨防骗子和倒爷
在这种语境下,围绕数字藏品的“场外交易”难免进入灰色地带,催生骗子、倒爷等角色。
B站up主“声控周不鸽”是一个2021年“全勤六级号”,因此在“鸽德”发行时收到过通知。此前,他并没有特地关注NFT领域,但认为B站首款数藏“鸽德”相当有纪念意义,因此也产生不小热情。作为一名程序员,他当即想到,如果可以做一个App/小程序来帮大家了解“鸽德”,也许能帮助到同样喜欢这款藏品的用户。
1月13日,“声控周不鸽”花费3天时间开发的“鸽德”图鉴小程序“鸽潭市”正式上线,这款不断完善的小程序列出了所有鸽德头像的外形、属性,能够帮助人们直接查到藏品的珍稀程度。
但后续事情的进展并不如想象。“我发现受益最大的是倒爷。”“声控周不鸽”告诉记者,“大多数人只是用一次,大致看下有哪些‘鸽子’,而反复使用的人其实是倒爷,他们用来介绍稀有度,会更直观一些。”相关视频发布后,还引来不少陌生用户询问具体“鸽德”买主的信息,“我都拒绝了。”
今年6月,看到B站官方也推出了相关图鉴,“声控周不鸽”便将自己的小程序关闭了。由于中途曾关闭近3个月,小程序的整体开放时间并不长,但据他统计,开放的时候日活100人,每天都能新增20人左右,累计超过3000人曾使用过。
除去“倒爷”,诈骗同样也在发生。
5月,SpecZY便曾遭遇场外交易的“诈骗”。卖家是一名ID为“森亿林”的B站用户,拥有一个“干杯系列”藏品,SpecZY向其转账2000元后,对方直接“消失”了。后续他才发现,落入骗局的除去自己,还有其他数位用户,受骗金额总计超过1万元。
“已经报警了,但现在还没抓到。”SpecZY说,此前交易基本上都是用支付宝、微信直接转账,没受骗只能说是幸运,“太相信网友了”。
一名ID名为“_妮co”的B站用户在SpecZY的动态下评论道:“我也‘中奖了’,看我主页避雷。”而这位用户的动态显示,尽管交易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进行,但其仍然被骗走了2200元。
4
年轻人热衷“数字藏品”
回顾B站的数字藏品之路,不难发现“年轻”“新潮”“二次元”等贴近用户身份认同的是显著特色。
当前,几乎所有B站数字藏品都能作为用户头像使用,并在头像一旁附带“钻石标”。一些系列数字藏品还能拥有特殊装饰,例如5月13日发行的“泠鸢十周年纪念”数字藏品,持有用户可拥有视频形式的个人空间“泠鸢”头图及专属站内权益(直播间专属礼物、数字藏品弹幕)等,部分藏品还用做泠鸢生日二创活动的奖品。
“B站二次元氛围比较浓,做这种数藏比较有优势。”SpecZY总结道,尽管藏品已经升值,但现在他还不打算卖。
《南方都市报》一篇报道中透露,数字藏品市场中,90后和00后的玩家占66%。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则向记者表示:“对于Z世代而言,数字藏品是一个新潮的事物,是身份建构、圈层社交的一个利器。另外,大部分的数藏平台参与门槛较低。”
迄今为止,B站仍无愧为年轻用户占比最高的视频平台。在2022年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B站曾公布,其用户平均年龄23.5岁,有86%的用户是35岁以下。
此外,对比其他互联网大厂入局数藏“另起炉灶”的做法,B站直接以视频社区作为数字藏品发行、流转的场所,也具有更强的社区属性,更大规模的潜在用户基数。
记者观察到,B站上不少数藏品交易前期都是通过私信、评论等方式搭线,一些长期进行数藏交易,主持拍卖的用户会被视为大V,其他用户通过关注大V动态了解行情。而动态中的“#话题#”功能同样可用来作为交易论坛。
与其它互联网公司相比,B站的数字藏品之路,打法更为花样,入局更加迅猛。在某招聘网站上,B站为NFT公关策划经理开出25~45k的高薪。
5
B站的“新故事”?
数字藏品,会是B站的“新故事”吗?
6月9日晚,B站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50.54亿元同比增长仅30%,创3年来最低增速记录,而调整后净亏损16.5亿元,同比扩大85%。
从营收结构上来看,原本主营收业务的广告、电商营收都受到上海疫情的影响,其中广告营收10.4亿元,已是该业务近年最低增速。而此前曾有媒体报道,B站财报中占据“收入分享支出”大部分的UP主激励,也在今年3月有多位UP主反映大幅缩水。
面对疫情、用户增长带来的压力,发行数字藏品或许也能为承压的B站带来一股现金流。迄今为止,B站发行的数字藏品中,不亦乐“虎”、“干杯2022”系列为99元,“干杯!京剧”为299元,“泠鸢十周年纪念”则为399元,发行数量则大多在2000~10000个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B站还联合新加坡团队CryptoNatty在海外发行“Cheers UP”NFT,总数10000枚,团队预留233个,9767个面向公众发行,每一枚售价0.12以太币,折合2300元人民币。
6
国内数藏投资的差异化风险
在元宇宙、Web3.0等概念火热的背景下,数字藏品正成为“香饽饽”。据算力智库统计,2021年我国共计发售数字藏品数量约456万份,总发行价值约为1.5亿元,而2026年我国数字藏品市场规模将达300亿元。
相比基于区块链公链的“非同质化代币”NFT,数字藏品的发行基于国内平台的联盟链、私链,虽然同样具有“不可替代”“可追溯性”等特性,但已然同虚拟货币交易无关,更加强调数字文创的收藏价值。
可预见,在国内一贯避免将“NFT金融证券化”的监管下,不强调流通性的国内数字藏品存在更多可预见的投资风险。
“NFT和数字藏品对我来说都是很大风险的投机行为,相比之下,NFT有区块链的支撑,非公链的对我来说泡沫更大,连公链的估值都不可能,更别说非公链了。”一名长期关注NFT的投资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也许这个泡沫不会破,也许慢慢变成了一种新的投资方式,也许明天就会破,都说不准。”
作者/IT时报记者 崔鹏志
编辑/ 王昕 挨踢妹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Bilibili 网络 东方IC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大家都在看
点「在看」并「留言」,谈谈你的看法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习近平开始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 7951674
- 2 何同学抄袭风波原作者发声 7979330
- 3 举报史航性骚扰当事人道歉 7894670
- 4 “互联网之光”闪耀乌镇 7712576
- 5 五月天演唱会引发超10幢居民楼摇晃 7639575
- 6 公交站椅子只能坐半个屁股被吐槽 7549812
- 7 罕见!苹果首次曝光中国开发者收入 7466031
- 8 周鸿祎说雷军是行业里30年的劳模 7376741
- 9 雅加达不再为印尼首都 7296182
- 10 一图看中国30年“上网”史略 7173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