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以貌取人”和“相由心生”矛盾吗?

百家 作者:青年文摘 2022-06-23 20:16:17


夜读·开卷有益

看到本文的标题,相信你也会突然一征。


“这个问题我好像没想过。”


那么,我建议你不妨现在就思考一下自己的想法。


然后带着你的疑问,继续往下阅读吧。


今天的推荐文章来自吴军博士的新书《软能力》,直击成长痛点,干货满满。


“不能以貌取人”和“相由心生”

矛盾吗?

作者:吴军

本文插图:摄图网


我们经常说“不能以貌取人”,但很多人也会说“相由心生”,这两句话似乎是矛盾的。


那么,通过外表来判断一个人,究竟可不可行呢?



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们可能是别人以貌取人的受害者,也可能在不自觉中犯同样的错误。


我刚到美国时,在学校里申请助教的工作。辅导我们做助教的老师给我们作培训时,拿出了几张照片,让我们找出其中的一名差等生。


照片中的人有的显得英俊,有的显得精明,还有一位又胖又丑并且显得很懒散,于是大家就一致认为他是差等生。


结果这个选择是错误的。


老师告诉我们,这就是误区所在,我们不能以貌取人,身为老师,千万不要根据外貌给学生贴上标签。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以貌取人,尤其是当我不知道别人的故事时。


就拿体重超重这件事来说,它的原因非常多,包括遗传因素、服用激素类药物等,很多原因其实并不在自身的控制范围之内。因此不能因为一个人体重超重,就认为他懒惰或者不自律。


类似的,一个人长得不漂亮,主要也是因为遗传因素,不等于这个人不好、不招人喜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不以貌取人成了一种普遍的要求。比如,在高档的商店里,你如果是店员,不能因为觉得某个人穿着朴素就怠慢他,觉得他买不起。事实上,在一些经济发展快的地方,比如硅谷地区,如果按照一个人的穿着来估计他的财力,常常会出错。


△在一些行业里,你很难根据外表来准确判断一个人


不过,以貌取人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吗?还真不是。


各种研究都表明,人的外表其实可以体现其精神上的倾向和特质。


中国有句谚语,叫作“相由心生”;美国也有句谚语,叫作“trust your gut”。gut是内脏的意思,这句英文直译过来就是“相信你的身体”,引申一下就是相信你的直觉。


这句话是说,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不要作太多理性的推理,可以根据你的感觉来,你觉得他好,他可能就是好;你觉得他哪儿有些别扭,虽然说不出原因,但这个感觉可能并没有错。


当然,根据直觉作评判肯定会有出错的时候,但实际上,你用别的标准作为判断依据也可能会出错。


很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对人的判断上,一个人花费几天甚至几个月时间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比最开始凭直觉得出的结论更准确。



关于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过一些心理学家和领导力培训的教练,他们给出的一个解释我认为是有道理的。


这个解释是:


在你和某个人第一次接触时,如果他没有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或者你没有注意到他,你当然无法对他作出很准确的判断。


但是,如果一个人初次见面就让你对他作出了某些判断,一定是因为他的某些举动或者特征引起了你的注意。


这时,你的大脑其实在飞速运转,收集了很多细节的信息,在潜意识中调动了很多判断力,最后由你的价值观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时对方的一些微表情或者身体的某一个特征,都会被大脑拿来与我们头脑数据库中的内容进行匹配和对比。只不过这些活动大多是在潜意识层面进行的,我们的表层意识没有意识到这个过程,最后我们得到的就是一个“直觉的印象”。


实际上,通常我们直觉上对一个人留有好印象的时候,那个判断或多或少是符合自己的利益和价值取向的。


直觉并不是什么神奇玄妙的本领,它实际上来自我们拥有的知识和过去的经验。虽然我们常常觉得无法解释自己的直觉,但它背后通常存在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



我们不妨看一个例子。


人,特别是男人,通常都会对长相甜美、打扮得体的女性有好印象,除非她们的行为和言语破坏了这种好印象。相反,对于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的女性,大部分人不会有好印象。


这是否是偏见、以貌取人呢?


有一句话大家可能不陌生:“没有丑人,只有懒人。”一位女性,特别是职业女性,出门前把自己收拾漂亮,不仅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好感,也是出于对对方的尊重。


我的校友中有一位非常朴实的女生。当年她找工作时,简历投出去通常很快就能获得面试机会,但是面试了很多次却都没有成功。


有一次,她在实验室和我们讲她的苦恼,我看着她每天穿的运动服和球鞋,无意中问了一句:“你不会是穿着这身衣服去面试的吧?”


她一脸无辜地看着我说:“是啊,有什么问题吗?”


旁边一位女生听了后大叫起来,说:“天哪,你怎么能这么做?!”


于是我们纷纷建议她去买适合面试的衣服,然后去学校的职业办公室找老师进行面试的培训。


几周后,当她穿上新的职业装,打扮起来,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就如同变了一个人。很快,她就找到了一份工作。在这一个多月里,她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甚至面试技巧也未必有脱胎换骨的改变,但我们在和她的相处中都觉得她像是变了一个人。


虽然我们说人不可貌相,但是通常一个人改变自己外表的时候,也就改变了自己的内心。当这位校友意识到得体的打扮意味着对对方的尊重,并且这么去做了之后,这当然会给她的面试带来改变。



不过,最能体现一个人内心的其实还不是他的穿着打扮或者相貌,“相由心生”其实有着更复杂的机制。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尼古拉斯·鲁尔对面部感知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比如,请被试者通过照片对人作出判断。这些照片来自北美一些大学每年出的学生年鉴,上面会有那一届所有同学的照片。鲁尔教授请被试观看一本10年前学生年鉴中的学生照片,请他们选出一些看上去会事业有成的人。


结果被试仅凭照片选出的人,和实际情况非常接近。


又比如,鲁尔教授准备了一批女性企业高管的照片,让被试根据对照片的印象给这些高管打分,结果发现每个人得分的高低和她们所管理的企业业绩有正相关关系。


鲁尔教授把这种现象称为“写在脸上的领导力”。


对于以上实验结果,有很多解释,其中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


一个人的内心特质会导致他发展出某些外表特征。


结果就是有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脸上看出他的性格。


今天很多生理学家相信,人如果总是重复某些面部表情,他们面部的肌肉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从而改变脸部的外观,比如脸上的纹路、眼中的神采,等等。


也就是说,人的个性甚至会改变自己的外表。



实际上,我们说的“相由心生”,多半还不是单纯因为外表或者相貌。因为我们对一个人喜欢或者反感,主要还不是来自对方的相貌或者讲话的内容,而是对方讲话时的微表情。


所谓微表情,就是那些持续时间通常不到一秒钟的细微表情。


比如,你跟一个人借钱,他脸上流露出短暂的不情愿,然后马上恢复正常表情,说出一个很合理的、不伤面子的理由拒绝了你。


实际上,你如果观察到了他的微表情,他后面说话的内容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你已经知道他内心的想法了。


人们在面对面说话时,彼此也在潜意识里理解对方脸上的微表情。这些微表情会反映出每个人潜意识里的想法,或者说内心的想法,影响着听者的感受。


如果某个人言不由衷,说出的话和他的表情并不相符,我们其实能够感觉到这种“偏离”,这时我们就会觉得不舒服。虽然我们通常把这种感觉叫作“直觉”,但那其实是我们的大脑集中精力全面评估之后,快速寻找到的答案。


因此,如果你觉得自己有时会有以貌取人的做法,先不必着急否定,这种直觉的存在是有原因的,它实际上是人类发展出的一种能力,帮助我们快速对他人作出评估,判断对方是否值得信任。在更原始的环境中,这种能力可以增加我们的生存机会。



直觉并不是碰运气,它其实是我们过去学到的知识和积累下来的经验。当然,这不是说根据直觉得到的印象总是可靠的,如果事实表明你对外表的看重超过了正常限度,看见谁长得漂亮就把其他的都忘了,那可能就是好色或者花痴了,需要反省和改变。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个人的偏见和过去的经历也有可能会误导我们的直觉和判断力。


比如,因为过去被圆脸的人伤害过,之后看见圆脸的人就觉得不可信,这就是偏见了,因为圆脸和不可信并没有逻辑关系。


这时候,出错的不是直觉这个机制,而是我们的偏见。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校准自己作判断的标准,对于错误的判断要及时纠正过来,这样将来才能作出更好的判断。


我们只要不断校准自己的判断标准,就可以更好地在情感与理性思维之间取得平衡。


摘自得到图书出品的新书《软能力》,硅谷投资人、文津图书奖得主吴军博士人生启迪之作。“软能力”指那些学校里学不到,却让你终身受益的底层能力——交往力、洞察力、分辨力、职场力、行动力。五大软能力让你独自面对未来时更有底气。



▽ 更多推荐阅读 ▽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