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东方旗下“东方甄选”直播间大火,直播间销售额突破1500万,新东方在线股票狂涨100%的事儿人尽皆知。新东方是一个颇有创业基因的公司,俞敏洪不仅自己创业成功,也让新东方成为创投圈的“黄埔军校”,罗永浩、李丰、李笑来,都曾是新东方老师;徐小平和王强,则是新东方的联合创始人。他们离开新东方之后,都闯出了另一番天地。据统计,从新东方出去创业,做得相对比较出色的公司已经有200家左右。俞敏洪怎么看企业家和创新?新东方转型又至拐点,会何去何从?本文编辑、整理了《俞敏洪: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一书中,俞敏洪对创业、创新的思考,Enjoy:从这几天宣布退出各个社交平台,专心去做AR新项目的罗永浩,到做峰瑞资本的李丰和做比特币的李笑来,还有成立真格基金的徐小平和王强,以及新东方内部创业成功的“东方甄选”。据统计,从新东方出去做创业公司做得相对比较出色的已经有200家左右。为什么新东方人总能创业成功?关于新东方最著名的故事就是我从北大辞职出来创办新东方的故事。毫无疑问,凡是来到新东方的人,在一定程度上都希望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俞敏洪。最初,我之所以选择留在北大教书,不仅仅是因为北大是一个好地方,更重要的是因为我选任何一个工作都要过朝九晚五的生活,我对这样的工作和生活有一种天生的抵抗心理。一个人心甘情愿地干事情和被动地干事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其驱动力大小也完全不同。我本人就是这样一个喜欢自由自在的人,在新东方跟我走得近的人,尤其是新东方的中高层管理干部们,一般来说都会被我的这种自由思想影响。这种影响让他学会一种突破,产生一种不愿意循规蹈矩地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这样一种愿望。同时,我在新东方又非常鼓励冒险精神,这种冒险精神逐渐也会跟创业连在一起。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原来的两个助理,他们本来没有创业的想法,跟着我工资收入、各方面待遇都不错,但是现在都去创业了。为什么呢?他们看着我到一所一所大学,一家一家创业机构去演讲,不断地鼓动大家突破自己的生命极限,努力让自己的生命过得更加辉煌。到最后,他们都觉得跟着我当助理当一辈子很不辉煌,所以要自己创业。他们其中一个回家乡做了一家大型农业公司,另一个到草原上做了一个度假村,接待四方来客。这毫无疑问就是我的冒险精神带领出的新东方人。如果一直在新东方干的话,有人会认为这是一个很平凡的工作。于是,就有人想:我为什么不能去闯一闯?所以,不甘平庸就变成了新东方人的某种标志。这从本质上也是我欣赏的东西,所以新东方从来没有启动过竞业禁止协议。(所谓竞业禁止协议就是指,如果你在新东方工作,离开新东方的半年、一年之内你都不能做同样的事情。我觉得这是对人的一种限制。)尽管可能会影响利益,但我依然抱着一种鼓励的态度。我觉得这是对一个人生命的承认,对一个人自由意志的承认,而自由意志和奋斗精神一直是我信奉的核心价值观。所以,为什么新东方的人出去创业能成功,这跟新东方的基因是相关的。就像北大的自由精神、独立思考这些最核心的东西依然在影响着我的生命和发展一样。那么,凡是在新东方浸泡过几年的人,新东方的核心要素也都变成了他们生命的核心要素之一,使他们能够继续去探索自己的生命之路。当然,我们也鼓励新东方人进行内部创业,新东方投资的公司也不在少数。不管怎样,这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人才流动和发展的机制。东方甄选的火爆,新东方转型与二次创业的第一炮打响了,那么,俞敏洪如何看待企业家的创新思维?他在书中也写到:创新,意味着打破陈规陋习,为自己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创新意味着在陈腐的土地上,发出新的种子,生出新的萌芽,开出新的花朵。我曾经读过一篇微信上推送的文章,是许小年教授在一个论坛上做的演讲,有几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企业家需要创新,而不是发明;需要创造性地组合,而不是从无到有地创造。创新的重点在于创,而不在于新。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创新并不意味着新潮,而在于创造。创新不在于新,甚至可以很旧。
我们一谈到创新,想到的就是“无中生有”,或者认为只要不是现在的高科技,就不是创新。其实,我觉得创新更多来自一种思想意识,不在于发明新的东西,而在于把已有的因素结合起来。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并不难,难的是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以后,做成一个带动你自己和社会进步的、有意义的事业,并且这个事业可以持续发展下去,我觉得这才是重点。“创新经济学之父”约瑟夫·熊彼特认为,企业家要做的就是把现有的要素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所以他说,创新不是去拿诺贝尔奖,而是创造性地组合现有的要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要素,你拥有的要素跟我的是不一样的,你的知识结构跟我也是不一样的。在自己不拥有的范围之内去结合,是没有用的。只有在自己拥有的范围之内去组合资源,这样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功。6月13日晚的东方甄选直播间,实时在线人数已从一两百人攀升至两万人。教培团队的转岗,是一次完美的资源再组合,一次标准意义的创新。其实在做新东方的时候,我反复思考一件事情,我拥有什么资源以及我的资源可以怎么组合。四五年前,当科技潮流覆盖整个教育领域、所有教育行业的创新公司都在蓬勃发展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了个调子,就是我必须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之内,来推动新东方的发展。因此,新东方继续以线下教育为主,当然这也包含了我自己的判断——我认为老百姓是不可能放弃让老师和学生面对面,促使孩子能够更加专注地学习和全面成长的这样一个机会的。但也要具备可以支持线上教育的技术产品基础。我只记住一点,在自己的最大能力范围之内,充分地扩大调动范围,不管什么资源,把它组合起来,变成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这才算是把事情做好。所以,我特别不鼓励各位超越自己的能力范围去忽悠别人。就算你忽悠成功了,但是没有能力操盘,最后的结果依然是一地鸡毛。也许你觉得老俞的成功来自偶然机遇,但抓住机会的背后是千百倍的学习,以及面对困境时,时刻斗志昂扬的充足准备。最后,那句经典的slogan送给大家,希望在这个疾风知劲草的时代,它能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启发:以上内容整理自《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俞敏洪 著,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出版),版权归本书及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标明来源及出处。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