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的第三圈,节外生枝的降落伞……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背后,还有这些“秘闻”!

百家 作者:共青团中央 2022-06-17 21:33:40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ID:rmrbwx)、“人民陆军”(ID:renminlujun)、“中核集团”(ID:cnncgzwx,作者:王宇翔)、微博@共青团中央、中国核工业、新华网


55年前的今天
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
1967年6月17日
罗布泊沙漠深处
蘑菇云腾空而起
一声巨响震惊世界
我国庄严宣告: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
美国用了7年3个月
苏联用了6年3个月
英国用了4年7个月
法国用了8年6个月
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
抢在法国前面
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55年后的今天
我们回首往昔
不仅仅是要讲述一个故事
更要述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份高于生命的事业
那股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

精卫的后裔、愚公的子孙

才能达成的使命


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实验成功后
1965年1月
毛泽东提出:
“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

氢弹的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
所有发展核武器的国家
在原子弹试验成功以后
都力争尽快掌握氢弹技术


上海“百日会战”


中国氢弹在研制之初
其原理还是一个空白
彼时美、苏、英已先于我国十多年
成功进行了氢弹爆炸实验
但怎能指望对手
将关乎国运的技术拱手相送?

我国的科学家们
像一群炼金术士
在国际核领域的只言片语中
细细翻找灵感
靠智慧的想象拼接微渺的信息
加之海量的计算
生生“炼”出氢弹原理

当时
我国唯一一台大容量计算机在上海
研究人员编完计算程序就往上海跑
计算完了回北京
再编下一个计算程序
来来往往
直到把氢弹的计算数据准确算出为止
这是精卫的后裔、愚公的子孙
才可能达成的使命

1965年9月
于敏等人带领科研人员前往上海
对氢弹原理做进一步的研究
夏天的上海十分闷热
所有人都睡上下铺
一张床挨着一张床
蚊子很多,也没有空调
大家只能开着窗
不挂蚊帐根本没法睡
办公室也是四五十个人
挤在一起办公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
大家一起讨论、研究、计算
逐步描绘出一幅
氢弹反应过程的物理图像
形成了从原理到构型
基本完整的氢弹设计方案
这段历史被称为
上海“百日会战”

国家领导专列上的高级“乘客”


氢弹的研制基地在青海
最后组装和爆炸试验在新疆
研制好的各种材料部件
靠一列火车从青海运到新疆

这一列火车
和国家领导人的
专列车厢同等水平
沿线接应的铁路管理人员
没人知道
火车上的这位高级“乘客”
竟是一颗氢弹

节外生枝的降落伞


实验过程并非一部“爽剧”
在正式投弹前的一次模拟氢弹投掷中
悬挂模拟氢弹的主降落伞
在空中严重撕破
研究人员的心情也一样

他们心急如焚地
赶到南京降落伞厂
却心头一凉
若大的生产厂房,空无一人
工厂早已在疯魔的武斗中关停
他们壮着胆、硬着头皮
找那些年轻气盛的“革命”青年协商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谈此事的重要性、急迫性
对国家、对世界革命的影响
请他们立即恢复生产
奇迹发生了
他们居然同意了恢复生产

新降落伞用专机
紧急送到了新疆基地
与真正的氢弹进行了装接
装接前还有一道最重要的工序
折叠降落伞
摊开的降落伞
有一个中型会议室大
叠伞工人拿掉身上携带的所有物件
且不断地检查衣扣有无脱落
如果有任何一件硬东西掉在伞里
后果都将不堪设想……

惊魂的第三圈


按照试验计划
飞机将在试验靶场飞行两圈
第一圈:
检查仪器、观察地形、心理准备
第二圈:
操作各种程序,将氢弹投下

试验当日天空蔚蓝
所有人员各就各位
一架银白色的喷气式轰炸机
拉着白烟
绕过靶心上空飞过一圈

指挥所的喇叭里传出口令:
注意了!第二圈将要投弹
众人看着飞机飞过第二圈
毫无动静……

地面上
所有人的心理神经
都拉到最满
指挥所喇叭里
循环发出口令:
我们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
同意再飞一圈
我们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
飞机飞到第三圈
突然天空出现了极强的闪光
轰鸣之声随即响彻云霄
巨大的蘑菇云升上蓝天
巨大的轰鸣声
与人们的欢呼声
在这个大沙漠的
天上和地下响成一片
我们成功了!

后来了解到
飞机多飞了一圈
主要是飞行员太紧张了
因为这极其重要的任务
试验前的一夜
他一分钟都没睡着!

比美国更先进的试验目标


当年美国人第一次爆炸成功的
只是地面上的实验性氢弹装置
两年后才真正进行空投氢弹爆炸
而罗布泊上空爆炸的氢弹
是一颗真正的空投氢弹
一次到位的试验目标
也试炼出了我国科学家的勇气和信心

然而
有太多实际问题要解决:
氢弹设计总重量必须小于10吨
这是当时我国拥有的轰炸机的最大载重量
轰炸机需要改装成防辐射的
……
当轰炸机投掷完氢弹返回基地
驾驶员、领航员、机务人员
列队向聂荣臻元帅报告:
“任务已完成!”
那些“太多”的实际问题
在氢弹爆炸前被研究人员一一解决

中国以自主创新的伟力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966年12月28日12时
在氢弹原理试验场的上空
响彻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
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广播声
随之
主控站发出了
熟悉的倒计时播报:
5、4、3、2、1,起爆!
几秒钟后火球变成棕褐色
开始形成蘑菇状烟云
直冲云天
宣告着我国氢弹原理试验的成功
表明我国已掌握了
氢弹设计的诀窍

试验成功后
取样作业队的同事
还来不及高兴
就要进入爆心进行取样
回收测试数据
他们身着防护服
飞身上车冲向烟云,冲向爆心
冲向各自的回收点
冒着接受大剂量照射的风险
以最快的速度
在最短时间内取出照相底片

这一次氢弹原理试验
在技术上进一步检验了
氢弹的设计原理
切实掌握了热核反应
充分发展下的核装置参数
确定了第一颗氢弹
将采用全威力空爆试验方式进行


1967年6月17日上午
一架银白色的轰炸机
拉着白烟飞到试验场上空
载着氢弹在人们头顶上盘旋
进入第一圈飞行
进入第二圈飞行
进入第三圈飞行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
氢弹爆炸
那巨大的蘑菇云
不停地在空中翻滚
越滚越大,越滚越壮丽
中国以自主创新的伟力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辉煌瞬间的背后

有一群隐姓埋名的科学家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
‘留取丹心照汗青’
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
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
也就足以自慰了”
于敏这样说

2015年全国科技奖颁奖大会上
89岁的于敏坐在轮椅上
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
接过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大红证书


此时此刻
距离于老隐姓埋名的岁月
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

于敏不但参与设计了
中国第一颗氢弹
而且推动了中国
可控核聚变的发展
但是
他对“氢弹之父”之类的称谓
并不接受
因为他认为
这是凝结了一大批科研工作者
及所有“核工业人”
集体智慧的结晶


隐姓埋名28年


1961年
于敏被通知来到钱三强办公室
钱三强直言不讳:
“经院里研究决定
请你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
你看怎么样?”
于敏毫不犹豫地接受任务

1984年于敏与邓榢先(左)在核试验基地。资料图片


从研究原子核转向
参与氢弹原理研究
从此隐姓埋名28年
他的名字和他从事的事业
一起成为国家最高机密
直到1988年解密
连妻子孙玉芹都说:
“没想到老于是搞
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氢弹成功爆炸,他回去就睡了


1967年6月17日
我国成功地空投爆炸了
第一颗氢弹
爆炸威力同于敏计算的结果
完全一致
试验成功的这一刻
于敏并没有在现场
而是在北京守候在电话旁
他早已成竹在胸

“我这个人不大流泪
也没有彻夜不眠
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氢弹研制团队囊括了

当时中国最顶尖的科学家


王淦昌带领同志们
一起研究制定了
爆轰模拟试验的方案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冷试验
很快解决了引爆设计的技术关键
西北核基地的试验场
冰天雪地,寒风刺骨
年近花甲的王老
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
不辞劳苦地和
青年科技工作者们一起

1992年11月在中物院发展战略研究研讨会上(左起:王淦昌、彭桓武、朱光亚、于敏)。资料图片


邓稼先作为组织研制氢弹的
理论设计负责人
在特种材料加工车间里
在爆轰物理实验场
在风雪弥漫的荒原上……
一年到头
邓稼先风尘仆仆地四处奔波
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
哪个工作岗位最危险
他就出现在哪里


在这个团队中
无论是老科学家
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大家平等地进行讨论
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年轻人充分发挥智慧的想象
引发科学思想的火花
一些新的物理概念
一些新的设计思想
包括氢弹的原理
都是在这种讨论中取得突破的

核试验场减肥效果杠杠的


在核试验现场
每个人可能都会减肥
减的多少取决于
他待的时间长短
因为核试验现场的生活
条件相当苦
吃的馒头是砂夹馒头
咬起来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泡出来的茶是苦涩味
因为罗布泊地区的水是苦碱水

一到傍晚
蚊子追着咬人
每个人头上套着一个网罩
要是不说话
都不知道是谁
还不时听到咯吱、咯吱的声音
那是饿急了的老鼠
在啃电缆的外表皮


回望历史
55年前的那一声巨响
那一束耀眼的光芒
不仅在我国科技创新的长河里
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由它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
也早已穿越时空
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
不断创造新的奇迹
攀登新的高峰!


编  辑丨李之媛
校  对丨黄妍雯
校  审丨贾文程
值班编委丨连李生

        点亮在看”,赓续“两弹一星”精神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点击查看全文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