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之父” 舍恩伯格:框架思维,高手做事的方法!
“大数据之父” 舍恩伯格:框架思维,高手做事的方法!
作者:舍恩伯格@来源:中信出版社
引言:
“大家好,我是维克托. 迈尔. 舍恩伯格,是前几年出版的《大数据时代》一书的作者之一。今天,我要和我的两位朋友一起向大家隆重推荐一本新书。此书是《大数据时代》的后继之作,对于启发思维、引导个人以及社会层面的睿智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约十年前,当我们撰写《大数据时代》的时候,我们注意到很多人无法做出好的决策,因此我们在书里告诉读者,若要做出明智的决策,办法之一是搜集大量的数据,即大数据,然后再分析这些数据,并从中获益,由此促成明智的决策。这是因为大数据可以为我们看待事物和考察世界提供全新的视角,帮助我们形成全新的认识,从而导出明智的决策。事实上,回顾数百年以来,每当人类选择从数据、证据和事实出发做决定之时,我们就能做出更好的决定,因而也就能生活得更幸福、更长寿。我们的公司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社会也能运转得更规范、更和谐,也能更加面向未来。我们感到十分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探讨数据的作用,并以此共同推进人类社会向前迈进。
当大数据扑面而来,人们开始搜集并分析大数据时,我和肯尼斯开始意识到,即便拥有合适的大数据,人们仍有可能做出愚蠢的决定。因此,我们不禁问自己,情况怎会发展至此?
假设有两人,掌握的数据完全相同,但运用的心智模型不同,则其得出的结论会不同,所做出的决策也必大有不同:一为上佳,一为低下。可见,是否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并非仅仅取决于数据和对数据的分析,更重要的是采用何等样的心智模型来分析数据。
我们深入探究了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还咨询了决策科学方面的一位顶尖专家,即弗朗西斯。后来,我们决定组成一个团队,一起来写一本书,告诉人们为什么仅有数据还不足以促成明智的决策,为什么我们需要借助电脑的帮助,但与此同时,仅凭电脑本身却无济于事。
我们将该新书命名为《框架思维》,因为人类以相应的框架进行思考,这些框架帮助我们梳理、解读和分析数据,由此形成对世界的观感。”
————
全球每年都会有 70 多万人因感染疾病而失去生命。然而,原本可以救命的抗生素却无能为力,因为细菌已经产生了耐药性。死亡人数在快速增长,除非找到解决办法,否则这一数字将会达到上千万,其危害之深广,即便是当下流行的新冠病毒也难与之相提并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归根结底是社会本身造成的。如今,在医学的几乎所有领域,从剖宫产手术到整容手术再到化疗,我们都依赖抗生素,过度使用导致抗生素的效果越来越差,那些病菌也就变成了耐药性极强的超级细菌,假如抗生素的效力减弱,所有这些治疗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
常规的药物研发主要着眼于寻找包含与有效分子相似的分子“指纹”的物质。这样的做法通常效果很好,却不适用于抗生素。大多数具有相似成分的物质都已经过检验,新的抗生素与现有抗生素的结构非常接近,因此细菌很快就对它们产生了耐药性。
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教授巴尔齐莱想到了另一种方法。如果不把关注点放在结构的相似性上,而是放在实际效果,即能否杀死细菌上,那会怎样呢?他们调整了思路,巴尔齐莱和她的团队对 2300 多种具有抗菌特性的化合物进行了算法训练,以发现是否有任何一种化合物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然后,他们将该模型应用于“药物再利用中心”中的约 6000 个分子。再后来,他们又将该模型应用于另一个数据库中的 1 亿多个分子,以预测可能有效的分子。
在 2020 年年初,他们收获了好消息。一个分子脱颖而出,他们将其命名为“海利霉素”。发现了能杀死超级细菌的超级药物,这则消息迅速成为全球媒体的头条新闻。《金融时报》头版头条的标题赫然就是—“人工智能发现了用于治疗耐药性疾病的抗生素”。
但舆论界如此这般的反应其实并未抓住事情的本质。这不是人工智能的胜利,而是人类认知的成功。这表明在重大挑战面前,人类有能力通过某种新的构想,通过改变某些传统做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若论功劳,它不属于新技术,而应归于人类的能力。
要想在这个世界立足,我们需要对周围的一切进行解释。如何看待现实世界,也将决定我们如何游走其间。这样的认识,从我们的先祖时期开始即已根植于心,但现在我们对此似乎变得漠然了。这就是雷吉娜·巴尔齐莱的成就虽然令人印象深刻,可人们其实并没有真正明白她成功的原因所在。
她只是以正确的方式建构了问题。她运用一种新的框架,将注意力从分子结构(即其工作的机制)转移到其功能(即它能否发挥作用)上来。巴尔齐莱是一位架构者,通过以正确的方式架构事物,她得以解锁新的解决方案。
我们所选择和应用的心智模型就是框架:它决定了我们如何认识世界并在其中安身立命。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运用框架认知世界,做出决策:
框架有助于我们把握现实世界,进行归纳总结或抽象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并类推至更广的领域。有了框架,我们便可以从容应对各种新情况,而不必凡事从头开始;
框架让我们发现规律,能预知事物发展的方向,提前规避以及应对存在的问题;
框架还带来了秩序,它使人们聚焦本质而忽略掉那些次要的东西。这就好比说,在鸡尾酒会上,我们能听到自己想听的谈话,同时又自动过滤掉了周围的闲聊。
框架,在社会问题以及国际关系方面也尤为重要。当今世界充满了各种巨大的挑战,有些威胁来得突然,超乎想象;另一些则不疾不徐,慢慢发酵。但是对仓促应对的人类社会而言,两者都构成了认知的盲点。无论是流行性疾病还是民粹主义,新式武器还是新技术,全球变暖还是令人瞠目结舌的不平等现象,人类应对它们的方式将决定我们是生存还是毁灭。
这些棘手的社会问题,其核心即在于人们对如何建构框架存在分歧。比如,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应该建立隔离墙还是桥梁?苏格兰应该留在联合王国还是宣布独立?面对同样的情形,人们会看到不同的侧面,得出不同的结论,因为他们建构的框架不同。
2016 年,当旧金山49人队的四分卫科林·卡普尼克在开赛前的 奏国歌环节屈膝跪地,呼吁人们关注种族主义和警察暴力时,有人将此行为视为一种不失礼仪的、无声的、有象征意义的抗议。但也有人把他的行为看作是对国家的荒唐不敬,认为这不过是一个三流运动员的自我曝光把戏,此等出格之举相当于把美国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冲突引入了原本未被污染的球场这片净土。
在这个事例中,争论的焦点不是事件本身, 而是事件的内涵。这是另一个版本的“罗夏测试”:人们的所见取决于其所赖于做出判断的框架。每一个框架都令我们得以从全新的角度来观察世界。框架会放大某些部分,同时又弱化另外的部分。比如,当商界大佬看着一片热带雨林,他眼中所见的是会升值的木材;而面对同样的情景,环保主义者看到的是“地球之肺”,是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再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当前,是否该强制人们在公共场合戴口罩呢?在美国,那以人的健康为框架来思考的人会说“是的,绝对必要”,而那些把自由作为框架的人则会高声抗议“决不”。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框架之下,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那么如何建构框架?
在书中,我们重点谈了建构框架的三大要素,也即三个C:反事实思维(counterfactuals)、因果律(causality)和制约(constraints)。
事实上,每当人们试图做决定之时,就需要在不同的反事实思维中做出选择。打个比方,你若考虑和某人结婚,那么,头脑中势必会想象和该人结婚意味着什么,你会想象一年、五年、十年,甚至一生之中的情形会怎样,然后,你又会想象若不和此人结婚会是另一番怎样的情形,并且就这两者作种种比较。可见,归根结底,所谓做决定,实际上是在不同的反事实思维中间做出选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想象。从理论上来说,人们可以任意展开想象。但是,反事实思维则不同,它会受到高度的制约,即受到因果律的制约。人们的想象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因果律,正是反映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种因果关系。人们以因果律为指导,以便更好地在头脑中展开想象和进行思维活动。
我们来看这张图片。
图中这名可怜的男子试图去推木板墙。你可以运用反事实思维展开想象,他若推倒第一块,其余的会次第倒塌直至最后一块,并且他本人也会被压倒。你何以得出如此推断呢?明明此前从未见过或经历过此种情形,却可以预测到这样的结果。这就是因果律在其中发挥作用。简言之,所谓因果律,遵循的是“假如...,那么 ...”的逻辑。也就是说,假如你推倒了一块木板,那么,下一块木板自然就会倒下。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块木板倒下,把那个可怜的家伙压倒在地。在这个例子中,你正是运用了因果律来指导你的反事实思维。
由此,就引出了我们要讨论的第三个C,也是最重要的一个C,即制约(constraints)。上述例子已充分说明,人们的思维会受到框架的制约。框架的作用是突显那些重要的部分,而把其余的细枝末置于远端的背景。比如,你看到了一个人,可能是男人或女人,但这并不重要,因此你把这部分的信息置于远端的背景。再比如,你看到这个男人戴了一顶帽子,可这与思维也不相关,因此你把这一信息也置于远端的背景。真正重要的是因果关系。换言之,真正重要的是如何恰当地利用制约因素来为思维和思考设定某种框架,以便促成更为有效和高效的思维行为。
为了更好地理解制约的含义,我们不妨反过来设想一下:若抛开相应的制约而进行思维,其结果会怎样?也就是说,若允许自己在框架以外进行思考,其结果会怎样呢?你会发现有很多的书、论文、网络上的文章,还有咨询师,他们试图引导你如何去进行超脱了制约的思维活动。
不幸的是,过去30年的研究表明,此类思维活动只能使人们变得平庸并最终沦为糟糕的决策者。这是因为,思维活动的核心是框架,只有选择在框架之内进行思考--- 更确切地说,只有选择在准确的框架之内进行思考,才能促成明智的决策。这就是框架之于我们的意义。
如何才能在建构框架方面做地更好,也即如何在个体、机构和社会的层面上更好地进行架构。从个体的角度来说,你首先要步入社会,去拥有新的体验,学习新的知识,然后再恰如其分地把这一切用于调适自己的框架。
就机构的角度来说,重要的是思维多样性。人们应该充分考虑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和所有的可能性,把它们综合起来评估考量,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与特定情形相匹配的框架。在中世纪的欧洲,包括古代中国,就有这样的先例。那时候的宫廷里,有一个颇具喜感的角色叫做弄臣,他的存在并非仅仅是娱乐王公贵族,他还会把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传进决策者的耳朵。他是皇宫里唯一对国王说真话的人。现在许多企业都希望能拥有这样的“弄臣”,目的无非是想听见不同的声音。只有这样,才能集思广益、博采众家之长,并由此促成更优的框架,直至最后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最后,就社会的角度而言,这里的关键词是多元主义。多元主义不同于多样性,它涵盖的范围更广。它不仅指包容多种不同的思维框架,还意味着允许不同的框架相互碰撞、冲突和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形成理想的框架。尽管在这个过程中,矛盾和冲突会带来紧张和压力,但这一切却是值得的。唯有如此,才能够找到合适的框架、形成全新的思路,进而实现问题的圆满解决。
在《框架思维》中,我们试图告诉读者,虽然我们每个决策都伴随着框架(不管是潜意识运行的框架,还是有意思控制的框架),但我们不应把它视为无足轻重,而应把它看作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认知工具,对当下正在运行的框架有所觉察。
我们可以停下来,好好地问一下自己,我们在使用的究竟是哪一个框架,它是否适合目前的情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另一个更好的框架,或者优化调整框架甚至可以建构一个全新的框架,以便于更好的服务于决策。
百万读者都在读
由FMBA历届校友推荐的文章集锦,版权属于原作者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7960697
- 2 36岁女子看高血压查出怀孕34周 7965707
- 3 日本火山喷发灰柱高达3400米 7897319
- 4 “冷资源”里的“热经济” 7726965
- 5 刘诗诗方辟谣离婚 7620619
- 6 女子8年生6个女儿第7胎再产女 7507026
- 7 #胡锡进的2024年终总结# 7461646
- 8 肖战新片射雕英雄传郭靖造型曝光 7342481
- 9 女法官遇害案凶手被判死刑 7205941
- 10 蒋欣生图更是妈妈级别 7175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