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视野看中国:中国该当Open RAN急先锋吗?

百家 作者:飞象网 2022-05-27 20:03:15


最近,关于Open RAN的消息很多。


3月有消息称沃达丰正在英国开通基于Open RAN的4G网络,4月美国运营商Cellcom宣布将关闭其Open RAN网络,5月美、日、澳、印四国又宣布将合作推广基于Open RAN的5G网络技术。


在国内,也有不同的声音出来。有人认为Open RAN势不可挡,应该大力支持、积极探索。


也有人认为Open RAN在技术上没有进步,只是美国利用IT白盒芯片优势和软件优势对冲中国5G产业竞争力的一种手段,踩进去只会让美国再增加一个可以拿捏中国的砝码。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理性的看待Open RAN?



虽获扶持,成效不显


Open RAN的全称是开放性无线接入网络,业界之所以会提出这个概念,是因为无线通信行业发展到5G时代之后,部分国家和运营商认为无线网络架构及其供应商都过于集中,希望通过制定开放的接口标准,让更多的企业有机会成为无线网络部件供应商。


话是这样说,但是看看Open RAN的幕后推手,就会发现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美国政府和美国IT行业是Open RAN的主要推手,而且无论特朗普政府还是拜登政府,都很明确地表示推动Open RAN的发展就是为了实现全球5G的去中国化。


由于华为、中兴通讯等中国通信企业积极投入、创新研发,在全球5G标准、专利和商用化进展方面都居于领先地位。


美国曾计划支持思科、Oracle等企业开发5G基站等无线产品,也曾提议美国政府控股爱立信、诺基亚等西方5G主力厂商,但都没有结果。


最终美国决定主推OPS-5G,以开放性、安全性为借口把基站化整为零,通过扶持Open RAN的发展,帮助美国占据优势的芯片、软件产业介入到5G乃至6G市场,从而破解中国企业的端到端竞争优势。


为扶持Open RAN,美国费尽心机。自从全球5G商用以来,美国就不断向世界各国诋毁中国5G设备,2021年8月直接要求巴西以Open RAN取代华为设备未果,试图在G7峰会发布支持Open RAN的声明但被欧盟拒绝。


2020年5月初,美国FCC又推动成立了Open RAN政策联盟,全球5G厂商集体缺席,美国IT厂商则是其中的主力,比如英特尔准备为Open RAN打造软硬件生态基础,微软、亚马逊两家云服务巨头也期待通过Open RAN进入电信服务市场。


与美国政府和IT行业的热情似火相比,美国电信运营商却非常冷淡。


美国第一大运营商Verizon认为Open RAN的能耗、安全性都存在问题,要求允许运营商自行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架构,至今没有商用部署Open RAN。


美国第二大运营商AT&T也认为Open RAN无法满足要求,一直没有推进规模部署。美国另一家主要运营商T-Mobile的首席技术官Neville Ray曾公开反对Open RAN,今年5月更是缺席Open RAN政策联盟。


最近,美国小运营商Cellcom又宣布将拆除其Open RAN网络,原因是实际使用成本昂贵且技术效果并不理想。


总而言之,虽有美国政府和IT行业的竭力扶持,但Open RAN并未在美国投入规模部署,实际应用成效受到诟病。



乐天冒进,严重亏损


在美国遇冷的Open RAN,在日本遇到了自己的“伯乐”。


日本乐天移动是一家颇具雄心的新兴运营商,2020年这家公司收购了美国OSS厂商Innoeye,2021年又宣布准备收购美国Open RAN软件厂商Altiostar,力图成为Open RAN设备商和系统集成商,在预想的Open RAN大潮中赢取巨额收益。


2022年乐天移动宣布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Open RAN网络,部署超过20万个无线射频单元(RU)。


不过现在看来,乐天移动也许不一定能挺到Open RAN真正兴起。据乐天移动财报,2021年其亏损进一步加重,2019年以来净亏损已接近30亿美元。


乐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也非常糟糕,据估算,其Open RAN单基站的投资成本是日本软银的两倍以上,成了一个典型的负面样板。


Open RAN为人称道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开放生态,但乐天移动的网络并没有展现这一点。


目前乐天移动Open RAN网络的BBU硬件全部是Intel X86服务器+FPGA加速卡的组合,BBU软件完全由AltioStar提供,根本谈不上什么“开放”。只有RRU硬件稍微好一些,供应商有诺基亚和韩国KMW等。


业界评价还认为,乐天移动的经验并不具有可复制性。


一是乐天移动原本就有较强的IT研发背景,通过收购获得了一些电信行业研发能力,目标是成为Open RAN提供商而非单纯的运营商,与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差异非常大。


二是日本的光纤资源丰富,可以通过C-RAN模式实现BBU物理集中来降低建网成本,中东、欧洲等地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三是Open RAN不支持2G/3G,对于乐天移动这样的新兴运营商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但对于保有2G/3G用户的传统运营商来说却是一个大问题。


此外,Open RAN真的能减少部署成本吗?这一点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美国T-mobile和英国BT的主要高管都曾指出,Open RAN会增加网络的复杂性,电信运营商的实际部署成本不一定会更低。


欧盟智库ECIPE认为,用补贴或强制的方式推广Open RAN没什么好处,可能只是有助于让美国生态进入欧洲,对此欧盟是有清醒认识的。


电信领域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但是Open RAN并不能让人放心。2021年11月,德国政府在《Open RAN风险分析》报告中详细列举了这种技术存在的严重安全风险。


2022年5月,欧盟网络安全机构ENISA发布了《Open RAN网络安全报告》,报告中指出Open RAN只是一种网络架构的实现方式,并不是某种特定的标准或者唯一的路径,欧盟应持技术中立态度,鼓励各种技术方案公平竞争。报告还建议欧盟在引入Open RAN问题上保持谨慎,认真评估其风险。


欧洲监管机构BEREC在调研后得出结论,Open RAN方案并不成熟,成本也无法准确评估。欧盟委员会的态度是Open RAN还需要做更多努力才能用于商业部署,而且并不打算因此延迟5G网络建设。



谁受损?谁受益?


纵观近两年来各国发出的声音,欧美日的运营商虽然在部署Open RAN上并不积极,但基本都表现出了支持的态度,理由是可以借此引入更多的供应商、促进竞争。同时欧洲运营商也可以以等待Open RAN发展成熟为由,搪塞美国替换华为5G设备的要求。


但一些清醒的运营商已经发现,基站化整为零不但会影响总体性能的提升和改进,还会增加系统集成和维护成本,在能效、减碳方面也无法与专有硬件相比。


此外,更多开放接口只会减弱电信网络的安全性,而发展基于白盒芯片的白盒基站只会让Open RAN生态受制于白盒芯片厂商,所谓“促进竞争”的期望终将落到空处。


Open RAN对通信行业本身的发展也会带来不小的干扰。小厂商虽然可以借助开源软件和白盒芯片进入基站市场,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差异化竞争优势,只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产业链提供技术更新,收益也会大部分归于上游白盒芯片企业。


从创新的角度来看,传统通信厂商会对基站各个环节进行整体优化、升级,而白盒基站内部接口标准化会导致体系僵化、不同厂商的方案同质化,不利于厂商推进差异化、体系化创新,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计算产业的“微软+英特尔”、智能手机产业的“安卓+高通”。


华为、中兴通讯等中国通信厂商还面临着一个额外的难题,受限于美国单方面的限制,中国厂商的射频模块(RRU)很难与美系标准的Open RAN基带处理单元(BBU)对接,对中国通信厂商争取海外市场非常不利。


从国家科技竞争的角度来看,中国、欧洲都没有优势的白盒芯片厂商,核心优势在于可以整合所有环节,为客户提供高度集成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因此Open RAN首先打击的就是中欧。


美国拥有英特尔、高通、Marvell等顶尖芯片企业,因此是Open RAN最大的受益者,可以从中欧占优的传统集成式RAN市场上重新夺回核心优势。


日本、印度等国也有望从Open RAN中受益,这两个国家在通信领域居于弱势地位,支持Open RAN可以帮助本国ICT企业获得机会。


事实上,从全球5G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受Open RAN打击最大的将是中国5G产业。


中国5G产业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软硬件一体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技术先进、创新能力强。相比之下,白盒芯片、高端制造工艺、Open RAN标准等都集中在美国,美国占据着绝对优势。


中国企业即使推出自己的Open RAN产品,由于在芯片、软件等方面受制于人,在竞争中很难打造自己的竞争优势。


更何况,即使中国能够设计、生产出优秀的白盒芯片,从国际经贸环境来看,也很难进入美国等西方市场。所以中国发展Open RAN其实是在自废“CT武功”,为强势的美国IT产业做嫁衣。



岂能为他人做嫁衣?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内运营商以“5G社会化基站、扩展型皮基站”等名义采购了大量白盒基站,这些产品大部分都是基于美系Open RAN生态。


由于国内部署规模远比海外大,这样做很有可能会造成Open RAN借巢生卵的局面,对中国自身的ICT产业发展是有害的。


据行业专家介绍,中国自主可控的ORAN白盒芯片与英特尔、高通、Xilinx很大差距,所以参加三大运营商5G社会化基站/扩展型皮基站集采测试的40多家厂商中,大部分都采用了 美系Open RAN的软硬件生态,其中绝大多数甚至直接采用了美系Open RAN的现成组件、底层协议等。


这些厂商投入少且基本不掌握核心技术,很容易陷入“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窘境,很难保证长期持续的研发、服务投入。最终的解决很可能是一地鸡毛,白白为美系Open RAN白盒芯片和软件的成熟壮大做嫁衣。


更重要的是,在5G基础设施中引入美国一手掌控的Open RAN软硬件和底层协议,并不符合国内通信网络自主可控的原则,会带来额外的信息安全问题。


在现实应用中,无线网络设备的采购成本占比很小,后续的优化、运维等才是大头。从这个角度出发,专业基站高度集成化、极简化可以有效减少后续开支,而Open RAN的拼凑模式则会让网络集成、运维更加复杂,对运营商而言是得不偿失的。



  总的来说:


Open RAN更像是美国政治思路的产物而非技术进步的产物,对我国已经占据优势的5G产业来说是一种风险而非一个机遇,将会影响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全球领先地位和未来参与5.5G、6G竞争的整体实力。


由于国内短时间内难以做到自主可控,不加分辨地引入Open RAN对中国网络安全、国家安全也会带来威胁。因此国内应该正视Open RAN的利弊,协调立场、统一行动,坚定支持中国ICT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