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迎来的重大变化,将对你产生3大影响

百家 作者:前瞻保销 2022-05-27 07:22:24



当前,保险业另一明显变化是保险产品的迭代出新。


主要表现在重疾险、普惠型医疗保险及年金类保险的变化,为营销工作带来新难度。

 


 01 

重疾新规后

新版重疾险销售遇冷

 

2020年11月5日,《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及《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相继发布。

 

虽然,新旧“规范”切换期间,部分保险公司以“择优理赔政策”为由促进重疾险销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自重疾新规后,新版重疾险销售不如预期乃至“遇冷”现象持续显著。

 

据《中国银行保险报》官网报道:整体上看,因“开门红”加新旧重疾险定义切换,人身险行业自2021年2月出现阶段性高点之后,保费收入增速开始逐月回落。



据《北京商报》报道:2021年上半年,70家人身险公司实现总规模保费1.33万亿元,同比减少2.6%;

 

实现新单保费6860亿元,同比减少9.6%。

 

对于总保费与新单保费均同比减少,且新单保费的减幅大于总保费减幅。


业内人士认为,新版重疾险产品尚未表现出明显的市场爆发力,是其中原因之一。


剖析新版重疾险遇冷的原因,主要有3 点:

 

第一,新规前过度消耗存量客户名单,以致新版重疾险面世后,从业人员找不到可开发的客户;

 

第二,新版重疾险定制化项目增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度提出更高要求;

 

第三,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下,居民收入预期、购买力下降。

 



 02 

普惠型医疗保险迅猛发展 

抢占部分险种市场

 

自2015年深圳市推出国内首款“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以来,6年间,普惠型医疗保险(亦称“惠民保”“市民保”等,城市不同称呼多样)在全国“遍地开花”,多次引发抢购热潮。


据《中国银行保险报》官网报道,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已有26 个省份、至少112个地级及以上的城市(包括四大直辖市)推出了专属“惠民保”。

 

涉及保险产品140多款,累计超过9300万人参保,保费收入超100亿元。

 

虽然,普惠型医疗保险的面世大大促进了全民健康意识的觉醒,而且投保门槛较低,价格亲民实惠。

 

能够相对有效地对社保之外的医疗支出进行补偿,但在一定程度也影响到百万医疗险、重疾险的销售。

 

据“证券日报之声”报道:“在当前重疾险面临销售瓶颈的背景下,惠民保对百万医疗险形成替代效应,仅2020年就冲击了百万医疗险约30.8%的市场份额。”




 03 

互联网保险蓬勃发展 

个险销售难度进一步增大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普及,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亦迎来蓬勃发展。

 

据东方财富网报道:2020年,我国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公司已有200余家,市场规模已超过2900亿元。

 

其中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累计实现规模保费2110.8亿元,同比增长13.6%。

 

预计未来在金融科技等加持下,互联网保险仍具有较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细数互联网保险蓬勃发展的原因,除了新冠疫情的推动作用外,主要有两点:

 

第一,目前市场的主流消费群体以80、90后为主,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他们非常喜欢在网上比较及购买实物、金融产品。

 

因此在选择保险购买渠道时,第一时间投向互联网,可谓是他们的“条件反射”。

 

第二,互联网保险产品通常具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投保方便,在节省人工、场地、运营成本的基础上,保费比线下保险产品相对便宜,因而较受80、90后消 费者青睐。

 

因此,在大众可选择保险购买渠道、产品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个险渠道的销售难度进一步增大。



 

 04 

预定利率下调 

年金类保险产品吸引力下降

 

2019年,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完善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及调整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182号文),明确未来普通人身险保单评估利率不得超过3.5%。

 

分红型、万能型人身保险责任准备金的评估利率不得超过3%。

 

2020年8月,银保监会根据非现场监测情况,约谈12家人身险公司总经理和总精算师。

 

明确要求各险企立即整改,根据万能账户实际投资情况,科学合理确定实际结算利率。

 

此后,多款万能险产品实际结算利率应声下跌。

 

为何近年来,银保监会频频加强年金类保险产品的利率管理?

 

在第二届中国寿险业总精算师论坛上,银保监会指出:

 

“目前人身保险业利差损风险整体可控。但在全球低利率环境和利率下行趋势下,受经济增速放缓、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市场利率下行,投资收益覆盖保单成本的难度增大,保险公司面临的利率风险和资产负债久期错配面临的再投资风险在上升,人身保险业利差损风险在加大。”



事实上,中国的利率水平相比从前已大幅下降,并且未来继续下降的风险也比较大。

 

以我国央行1年期定存利率为例,1990年曾高达10.08%,2020年仅为1.5%。

 

此外,从欧洲央行以及日本央行实行的负利率政策来看,无不表明低利率时代已然到来。

 

在这样的环境下,倘若利率持续走低,未来定价3.5%乃至3%的保险产品也会越来越少。

 

而对于以利率作为吸引点让客户配置年金险、万能险的从业人员而言,亦将面临不小的销售压力。

 

虽然,无论是来自产品还是渠道的变化,均增加了从业人员的营销难度。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变化中也释放了新机遇,就看我们自身能不能去抓住它。

 

来源 | 《保险行销》杂志


一本畅销33年的专业期刊

汇聚10000+篇精英专访

集合9000+个精彩案例

影响20W+位保险从业者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了解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