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的物理外挂,终于来了,就是以下这款手机壳。壳中内嵌了eSIM芯片和5G Modem,靠着这两玩意,让华为P50 Pro获得了5G的buff。佩戴手机壳,壳内底部的USB C接口就会与手机相连,手机主卡再开通eSIM业务,就可以用上5G了。四舍五入就解决了华为手机因为制裁无法使用5G的困境。![](https://imgs.knowsafe.com:8087/img/chayuqing/2022/5/20/dd6e93dfb689b28dd6d9ae573bf46028.gif)
想用5G,还得再额外花钱,而且开通eSIM业务,每月还得收费10元。日常连接的时候,是通过手机供电,这或多或少会对续航造成影响,通过外接的方式实现的5G通信,在信号上的表现如何也未可知。这款手机壳的重量还达到了52g,加上华为P50 Pro本身195g的重量,妥妥的半斤重。华为想靠这个5G手机壳实现翻盘,想想也是不太现实的,这更多的只是华为应对制裁的一种无奈之举。![](https://imgs.knowsafe.com:8087/img/chayuqing/2022/5/20/dd6e93dfb689b28dd6d9ae573bf46028.gif)
查阅资料,这款手机壳也不是华为官方推出的,而是一家名为数源科技的公司。这家公司,主要涉及物联网、车联网、新能源等多个领域,也做过手机,搞过5G智慧公交。华为为什么会选择第三方公司搞个5G手机壳,大概也是为了规避制裁的风险。虽然这个5G手机壳可以缓解华为手机的5G困境,但解决不了华为手机的问题。华为手机的问题,根源还是在于国产半导体的受限于人。第一种途径,美国花了那么大的力气,中途放弃制裁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那么就只能依靠国产半导体的崛起。![](https://imgs.knowsafe.com:8087/img/chayuqing/2022/5/20/dd6e93dfb689b28dd6d9ae573bf46028.gif)
众所周知,手机之所以能够和基站进行通信,靠的就是互相接收和发射无线电磁波。天线、功率放大器 (PAs)、低噪声放大器 (LNAs)、开关、双工器、滤波器以及其他被动设备等。总结一下国产射频芯片,没有那么糟糕,也没有那么领先,甚至整体上是被卡脖子的。先说没有那么糟糕的的部分,除了滤波器外,其他部件国内企业基本上可以自足。像 5G 射频开关、PA 和 LNA 等部件,国内厂商卓胜微、慧智微等都可以量产,基本上是可以满足使用的。特别是在PA(功率放大器)上,国内的唯捷创芯是一骑绝尘。通过市场调研分析2021年国内前十大手机客户端PA采购金额约为200亿元,粗略计算出了国产PA市占率约为30%,其中唯捷创芯市占率约为15%,占到了国产厂商的一半。国外企业多是IDM模式,设计、制造、封装测试都自己干,国内企业主要以Fabless(无工厂芯片供应商)为主,只干设计。而现在的一些高端电子产品,都喜欢用集成度高的模组,把滤波器和 PA 集成在一起,抗干扰性更强。所以对于只干设计的国产厂商来说,没有自己的晶圆厂,技术实力也不够强大,体量上也不像国外厂商那样能够支撑其成本的降低,只能是在低端市场上拼杀,无法往高端市场发展。根据唯捷创芯的财报显示,其毛利只有20%左右,仅为业界一般水平的一半。不过这还不算糟糕的,低端就低端,起码还有得用,但在滤波器上,我们问题就更大了。滤波器主要分为有声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简称SAW)和声体波(Bulk Acoustic Waves,简称BAW)两种。目前有声表面波滤波器(SAW),由于成本适中,性能较好,应用广泛,成为滤波器的主体。声体波滤波器(BAW)一般应用于高频段,像手机旗舰机的n41、B40、B3以及WiFi频段,成本更高,性能更好,也更加适用于高频的5G网络。因此,由于性能、技术等各方面原因,现在声体波滤波器(BAW)正在逐渐成为5G手机首选。只是无论是SAW滤波器还是BAW滤波器,我们都没有掌握。其中,SAW滤波器技术掌握在日系厂商中,主要是村田(Murata)和TDK 东电化这两家。BAW滤波器则是美国博通一家独大,占据了87%的市场份额,另一家美国半导体企业Qorvo也占据8%的市场份额。根据Yole在2021年的报告中的介绍,射频前端市场 85% 的份额被Skyworks、muRata、Qualcomm、Qorvo和 Broadcom在内的五家厂商占据。这其中,除了muRata是日本厂商以外,其他四家都是美国的企业。也就意味着,整个射频前端芯片,基本上是被美国把持着的。这个现状,也让华为空有一身5G专利,却无力可使,这不仅仅是华为的困局,其实也是整个国产半导体所要面对的困境。![](https://imgs.knowsafe.com:8087/img/chayuqing/2022/5/20/dd6e93dfb689b28dd6d9ae573bf46028.gif)
虽然在射频前端市场上我们受制于人,但是不代表我们就完全没有“本钱”。除了前面我们提到的在功率放大器 (PAs)、低噪声放大器 (LNAs)、开关等基本可以自足外,在滤波器上也有企业突破了。国内另一家射频芯片厂商富满微前段时日宣布了自己的5G 射频芯片已经可以量产,使用上了 BAW 声波滤波器。在前段时间,还有博主爆料,预计今年年底,会有国产5G基带和射频。5G手机壳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药,黑马更希望,有朝一日,不仅仅是射频芯片,而是整个国产半导体的产业链上我们能够真正的独立自主。
真诚推荐你关注走一波![](https://imgs.knowsafe.com:8087/img/chayuqing/2022/5/20/29316807de8eec165a101cfe6173a39c.png)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