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 成都经济总量冲刺3万亿元

百家 作者:成都软件 2022-05-13 19:49:03

成都市软件行业协会

◇ 服务产业 ◇ 整合资源 ◇ 共享信息 ◇ 树立品牌 ◇


5月9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对外公布。五年接续奋斗,成都发展迈上新台阶。感恩奋进、起而行之,准确把握“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未来五年,成都将坚定扛起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时代使命,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在这条未来之路上,

一个个跳动的数字、悦动的曲线,

共同释放出“万亿级”机遇:


未来五年,

成都经济总量冲刺3万亿元,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制造业是立城之本、兴市之要,

突出发展支柱产业,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2万亿元,

在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的

节点地位和枢纽功能全面提升……



经济总量冲刺3万亿元

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回顾过去五年,成都迈入超大城市行列,经济总量连跨8个千亿台阶、接近2万亿元,形成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和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成为国内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


跃动的经济曲线里,镌刻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2020年,成都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速首超20%,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首次突破3%。2021年,成都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600余家,总量达7800家;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3.9%;新增科创板上市及过会企业11家,总数居中西部第一位。


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过去五年,四川天府新区综合实力迈入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西部(成都)科学城加快建设,天府实验室正式揭牌,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启动建设,成都超算中心纳入国家序列,国家级创新平台增至216个,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近3倍、达7821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实现翻番。


天府新区独角兽岛


回顾五年征程,成绩难能可贵。站在经济总量近2万亿元的关口,成都未来5年的目标是:经济总量冲刺3万亿元,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超过20%和1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实现倍增,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


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坚持把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以产业建圈强链理念变革产业发展方式,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区域带动力和发展竞争力。


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要坚持把创新作为赢得优势、制胜未来的关键增量,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跑出成都加速度。包括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培育多元创新主体、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


未来五年,是成都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攻坚突破期,是厚植宜居宜业优势的进位提升期。在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前,成都将朝着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




突出发展支柱产业

壮大万亿级产业集群


制造业是立城之本、兴市之要。过去五年,成都制造业坚持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主转变经济工作组织方式,形成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和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从国内外主要城市来看,GDP跨入万亿级“俱乐部”的城市,大都有自己着重发力和长远布局的“万亿级”产业集群。拥有年产值超过一万亿大关的产业或产业集群,已是当今城市竞争的重要指数。


回望成都制造业发展历程,2008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成为我市第一个万亿级产业。万亿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成都已经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版图上重要一极。


成都已形成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和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几天前,“建圈强链”首次被写入了成都市党代会报告。作为城市未来五年的发展纲领,一次产业端的发展方式新探索被明确。根据党代会报告,成都未来五年将要坚定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稳步提升制造业占比,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建设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报告明确,未来五年成都将突出发展支柱产业,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万亿级产业集群和新型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在高端芯片、新型显示、智能汽车、抗体药物、卫星互联网等领域培育新优势;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完善新赛道主动发现和前瞻遴选机制,在基因治疗、类脑智能、未来网络等领域抢占发展先机。


蓝图已绘就,扬帆正当时。5月9日,《成都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对成都市制造业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等进行了明确和细化。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25年,工业规模占GDP比重达到26%以上。到2025年支柱产业集群规模突破4万亿元,其中,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集成电路、智能终端、高端软件、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型材料、能源环保装备10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


“我们将加快自主创新研发,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科伦药业技术工程师徐顺柳激动地表示,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全方位描绘了成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确立了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目标。作为一名医药人,我们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在成都推进产业建圈强链的过程中,科伦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自主创新,持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高创新药物可及性和医疗保障水平。




外贸冲上“万亿级”规模

开放型经济发展拥抱新蓝海


观察开放经济,外贸是重要窗口。报告提出,今后五年,成都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2万亿元。外贸规模奋力站上“万亿级”新台阶,背后蕴含着成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外贸稳定发展的底气和信心,对开放型经济来说将呈现出一片新蓝海。


通道带动物流,物流带动经贸,经贸带动产业。在扩大开放的引擎推动下,成都加快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构建起“两场一体”协同运营发展新格局,巩固提升航空客货枢纽能力,保障航空通道稳定畅通,为全市重点工业及外贸企业空运需求提供了有效保障。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航空旅客吞吐量4447.2万人次,居全国城市第3位,实现货邮吞吐量64.9万吨,其中双流国际机场客货业务量排名分别位居全国第2、第7。


与此同时,成都国际铁路枢纽建设也步入了“快车道”,实现国际班列质效稳步提升。市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称,在推动中欧班列多径路运行、西部陆海新通道高频次开行的基础上,率先开通中老铁路跨境班列,形成多向度国际班列协同运行格局,目前成都的国际班列已联通境外69个城市、境内25个城市,其中中欧班列五年累计开行数量近9000列,中欧班列(成渝)统一品牌运营,综合运行指标保持全国第一方阵。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升格国家级,获批全国首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


成都中欧班列五年累计开行数量近9000列


成都持续扩大开放,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和活力。成都与全球228个国家或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外贸进出口总额5年间增长了2倍,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规模连续四年在全国综保区中位列第一,外商直接投资居中西部第一。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达312家,外国获批在蓉设立领事机构达21家。2022年伊始,顺丰航空西部总部、空客全生命周期服务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成都,一季度成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22.2%。


“成都外贸发展稳中向好、规模快速扩大、质量稳步提升。”成都海关统计分析处处长潘旭东解析成都外贸运行情况时表示,成都扩大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持续推进高能级平台建设和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发展,推动外资、外贸、外经联动发展,有力支撑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稳步增长。


优化拓展对外开放通道,着力建强开放合作平台,持续提升外资外贸能级,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今后五年,成都的国际门户枢纽实现新跃升:“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牵引作用、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两场两港”枢纽优势持续巩固,高能级开放平台体系和国际供应链体系更加完备,营商环境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高端要素资源集聚运筹能力显著增强,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2万亿元,在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的节点地位和枢纽功能全面提升。


专家观察

杨继瑞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党委书记兼省政府督导专员、中国消费经济学会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四川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智库主席兼首席专家


抓住高质量发展之“纲”

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发


“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要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党委书记兼省政府督导专员、中国消费经济学会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四川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智库主席兼首席专家杨继瑞看来,这无疑是高屋建瓴地抓住了成都高质量发展之“纲”,纲举目张。坚定扛起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时代使命,成都正奋力向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发。


在杨继瑞看来,“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积极回应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叠加战略机遇期的成都宣言;是冲击勇闯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攻坚突破期的成都使命;是厚植宜居宜业优势进位提升期的成都担当。


在此过程中,成都要“撑杆跳高”,向高的攀、强的争、优的比,把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普通话”,转换为具有成都辨识度、致力于率先领先的“成都话”;站位于国际化,以“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释放中国西部超大城市的强大磁性,升华公园城市“首提地”和“示范区”的内生城市价值。


杨继瑞特别注意到,报告中关于经济发展“万亿级”的概述。他强调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城市竞争逐渐成为创新策源能力和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之争,是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芯”。成都要着力把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未来五年,成都要坚定创新驱动,以创新引领建圈强链。他建议,成都要持续培育建强各类创新主体,成为建圈强链的创新动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采取“研发资助+项目孵化+融资服务”相结合方式,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协同开展产业技术攻关,开发硬核科技产品;支持在蓉“双一流”高校加快发展,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在蓉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形成建圈强链的创新生态。要着力聚焦“0到1”的原始创新,同时围绕“1到N”的应用创新和开发创新,加强战略协同、规划联动、政策对接,打造集聚各类创新要素的“强磁场”。着力以信息化催化成都的“再工业化”,与产业链头部企业、科研院所等合作,建设若干产业链关键中间产品、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的小验和中试基地集群。

来源 成都日报



往期推荐 ●

● 协会动态 | 我们搬家了!| 成都市软件行业协会迁址公告

● 协会动态 | 会员企业免费送!《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支持政策及项目申报指南汇编》

● 协会动态 | 成都市软件行业协会党员和职工参观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

 协会动态 | 成都市软件行业协会党支部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

● 协会动态 | 协会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系列活动纪实 —之观影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政策动态 | 两部门发文了!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政策动态 |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政策动态 | 全国首个!成都出台十条礼遇工匠服务政策

● 政策动态 | 成都市出台《成都市推进工业软件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

● 政策动态 | 成都印发《成都市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政策》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