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类:怎么解绑我们的“塑料情”?

百家 作者:果壳 2022-04-22 17:44:31

虽然 “塑料姐妹情”形容的是感情脆弱的闺蜜,关系廉价而不长久,但塑料本身可太长长久久了,由于其很难降解且无孔不入,已经变成了著名的环境“毒瘤”。最近微塑料还被科学家首次证实出现在了人类血液中。


GIF | giphy.com


  工业革命后的宠儿,

新型材料的代表  


塑料可以说是工业革命以来最能改善人类生活的新型材料。正如它的名字,塑料是拥有千变万化“变形”能力的聚合物的总称——


你买菜时用的塑料袋大多都是聚乙烯,你家的食品收纳和文具收纳,几乎都是聚苯乙烯或聚丙烯; 最早的电影胶片材质是硝酸纤维酯(又名“赛璐珞”),到今天已经变成了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客机空客A350 XWB,全机身也采用了53%的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不仅更轻,维护成本也更低。


在高分子化学之父赫尔曼·施陶丁格的研究下,合成塑料成功诞生,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助攻下,塑料的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经过多位诺贝尔获奖者绞尽脑汁、付出心血,塑料可以说是被打造成了“完美”的材料,也正是因为塑料拥有其他材料难以匹敌的可塑性和适配性,塑料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全球产量呈大幅上升。


GIF | giphy.com


根据OECD发布的数据,全球塑料年产量从2000年的2.34亿吨飙升至2019年的4.6亿吨。塑料垃圾从2000年的1.56亿吨增加至2019年的3.53亿吨[1]。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2019年,全国塑料制品行业完成产量8184.2万吨,同比增长35.5%[2]


 无孔不入的除了水,

还有微塑料  


1950年代,瑞典设计师图林看中了塑料耐用、便宜、轻质等各种优点,并开发出了设想中完美的“塑料袋”,希望人们可以更方便地把它揣在身上、反复利用,塑料包装产品也一举成为了商家的理想选择。对塑料包装产品使用率变高,也导致人们的消费节奏逐渐加快,塑料包装用完就扔的习惯也逐渐蔓延。上世纪领先潮流杂志LIFE还曾一度宣传“Throwaway Living”(抛弃式生活)的生活理念[3],来欢呼塑料为人类带来的可以被抛弃的全新便利生活。“一次性塑料”的理念也逐渐蔓延开来,与发明者的期望背道而驰。


为Throwaway Living欢呼 | 参考资料[3]


由于多年来大量塑料垃圾被抛弃到环境中,而传统的塑料本身难以被自然降解,今天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都能找到塑料身影,比如我们食用的蔬菜水果、调料制品、啤酒、海产品、瓶装水等,就连海冰融化[4]、季风飘流[5]、南北两极、青藏高原、甚至人的血液里[6],都能找到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碎片或纤维——微塑料[7]。而通过各种来源进入人体的微塑料将超过74000个[8]同样,微塑料还会对环境和其他各类生物造成不可逆的永久伤害。


塑料微粒的输运轨迹和HYSPLIT4模拟结果 | 参考资料[5]


必须要承认,塑料对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可是面对目前全球高达90%的未经回收利用塑料垃圾比例[9]面对微塑料“毁物细无声”的伤害,人类该想想办法来解决塑料带来的难题了。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政府规定已经开始生效,强制性地要求全社会开始用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也在加强可回收和降解新材料的开发。而且目前已经有大量的企业和商家率先走上了减碳和减塑的环保之路。


在即将到来的4.22世界地球日,天猫超级品牌日集结8大超级品牌用实际行动为环保发声。不管是饮食、穿衣还是出行,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能都有品牌在背后默默为环保做出努力。



  无法阻止塑料变多,

但可以更聪明地使用  


对于塑料的控制,限制、减少对塑料制品的使用是主动出击的有效方案。


当现代人变得越来越忙碌,快餐和外卖可以说是很多人每天饮食的“支柱”。2020年的数据表明,我国主要的外卖平台日订单量约2000万,假如外卖包装都是一用一扔,意味着每天至少有2000万个塑料制品被消耗抛弃到自然环境中。为了解决塑料问题,是不是就要一刀切禁止外卖快餐再使用塑料包装呢?


其实吃货们的担忧,还有转机。肯德基作为快餐界的“扛把子”,对于减碳和减塑的探索早在多年前已有迹可循——全面使用木制餐具替换一次性塑料餐具,并将外带、外卖中使用的塑料袋也逐渐更换为纸袋或可降解塑料袋。肯德基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宣传“一起自在,低碳分类自然自在”的环保生活理念。



对于要改变已经形成的生活方式确实还需要一些时间,因此对于现有的塑料,我们可以加强回收和再利用。


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中,塑料回收的代表就是用塑料瓶卖钱,送到回收厂,在这些厂中会把收集起来的废塑料瓶,按照材质分类,重新打碎,瓶盖的材料可以再加工成提手或地垫,瓶身则可以经过清洗、熔融、重新做成米粒大小的再生原材料。但这些塑料依然还是塑料,它们并没有变成对环境更友好的材料。不过,百事可乐和飘柔就作为塑料瓶和塑料包装的使用大户,在今年世界地球日发出了减塑的号召,尽可能推广简易包装或者替换装,来减少塑料瓶回收时造成环境二次污染。


虽然谈到塑料污染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塑料包装,但你一定忽略了服装其实也是塑料大户。如果衣物的面料是合成聚酯纤维(涤纶、尼龙、腈纶),洗衣机所产生的废水中会包含上百万个极小的超细纤维,在经过污水处理厂后流入江河湖海。当这些塑料进入自然,污染了水源、空气、土壤、以及动植物,人类或许就会成为最终的“接收方”。


但之所以合成聚酯纤维火了这么多年,就是因为它成本低廉、美观,如果不让用不让穿,无疑会增加服装的成本。那么,是不是可以从源头开始,重新考虑这些材料的归宿呢?安踏就开始主动探索新型环保材料,并在服装中广泛使用,还推出了用可降解或可回收材质制作的环保鞋,大大降低了一双鞋的碳足迹。原来穿得好看的同时,也能兼顾可持续,真正实现“永不止步,环保再进一步”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生物可降解塑料,也不能到处乱扔,还是要分类回收,并用专业途径来进行集中处理。


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消耗能量,随之而来的碳排放量上升的问题也成为了全社会的关注点。已经建设好的能源结构和生产模式,改变一点可能都是阵痛。



博世则推出了一套“组合拳”打法,“四管齐下”实现碳中和:提升能效、扩大使用可再生能源、加大绿色电力购买力度以及碳抵消。通过实际的科技手段、开发的新能源和“用碳”策略,来更高效地使用能源、减少能源浪费。博世的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在采购、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降低15%的碳排放,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生活中还有太多太多的切入点了——欧莱雅和农夫山泉看到了日益被污染的地球水资源,号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并保护水源地;VANS看到了全球能耗和碳排放加剧的现实,希望我们能通过更高效、直接的能源使用方式,比如减少开车,多使用可回收材料,来移除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天猫作为这次世界地球日活动的核心平台,也一直在发出环保呼声。去年天猫成立了绿色商家联盟,还向社会发出4条倡议:


  • 共同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低碳可持续发展;

  • 推动绿色生产、绿色电力、绿色数据中心、绿色物流的普及;

  • 促进商品和快递包装绿色、减量和可循环发展;

  • 共同推进植被修复、土壤保护、固废防治、海洋保护等公益行动。


而天猫本身也在通过低碳物流和循环利用等各种举措,为一个绿色未来作出切实的贡献。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倡议”已经有了,如果再加上全球76亿人的共同响应,那么希望就能成为现实。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保护环境的原则极为简单,那就是对待塑料:少使用,不乱扔,多回收。这里尤其需要针对一次性塑料制品,因为它们往往得来免费,又取用极其方便,弃置毫不可惜。


自2019年起,国内的酒店已经逐步开始不主动提供一次性日用品了,虽然每当我们向酒店前台索取牙刷,都能够被热情地满足,但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在某一次行李不多的旅行或是出差途中,揣上一把专属于自己的牙刷。



而那些被使用过的塑料,或残缺破败,或寿命殆尽,请帮它们找准自己的位置,究竟是“其他垃圾”,还是“可回收垃圾”,就当进行一场趣味答题。只要让它们不游离于垃圾桶之外,自然也就难出现在碧海蓝天里。



人类和地球的未来已牢牢绑定。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们开始加入地球环保的征途,当一点一滴的努力汇聚成奔涌前行的江河,我们一定可以重新让这颗蓝星回到它最美的样子,我们也一定可以预见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 Global Plastics Outlook, Economic Drivers,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Policy Options, 2022

[2] https://bg.qianzhan.com/trends/detail/506/211210-a9a23889.html

[3] Cosgrove, B. ‘Throwaway Living’: when tossing out everything was all the rage. 2014. Retrieved 5 March 2019, from https://time.com/3879873/throwa way-living-when-tossing-it-all-was-all-the-rage/

[4] Peeken, I., Primpke, S., Beyer, B., Gütermann, J., Katlein, C., Krumpen, T., ... & Gerdts, G. (2018). Arctic sea ice is an important temporal sink and means of transport for microplastic. Nature communications, 9(1), 1505.

[5] Allen, S., Allen, D., Phoenix, V. R., Le Roux, G., Jiménez, P. D., Simonneau, A., ... & Galop, D. (2019). Atmospheric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a remote mountain catchment. Nature Geoscience, 12(5), 339.

[6] Leslie, H. A., Van Velzen, M. J., Brandsma, S. H., Vethaak, D., Garcia-Vallejo, J. J., & Lamoree, M. H. (2022). Discovery and quantification of plastic particle pollution in human blood.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107199.

[7] Taylor, M. L., Gwinnett, C., Robinson, L. F., & Woodall, L. C. (2016). Plastic microfibre ingestion by deep-sea organisms. Scientific reports, 6, 33997.

[8] Cox, K. D., Covernton, G. A., Davies, H. L., Dower, J. F., Juanes, F., & Dudas, S. E. (2019). Human Consumption of Microplastic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9] Geyer, R., Jambeck, J. R., & Law, K. L. (2017). Production, use, and fate of all plastics ever made. Science advances, 3(7), e1700782.


果壳商业科技传播部出品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