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按下暂停键,早餐店老板一条留言千万人破防:他的崩溃,说尽成年人的辛酸

百家 作者:CEO商业内参 2022-03-22 21:03:04
聚焦商业价值传播,关注下方:“CEO商业头版”:


来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作者:王耳朵先生



这轮疫情,还在反扑。


前几天,深圳卫健委的文章下,一个中年男人的崩溃上了热搜。


支撑全家生计的早点铺因疫情没了生意,家散了,人走了,所有担子沉沉压在肩上。


他在深夜里一次次怀疑,生活还会再好起来吗。



还会再好起来吗?多少人在这样问着自己。


有人经历过几波疫情,从居家隔离到接连10次的核酸。


无法入眠,无法冷静,最怕听见救护车的声音,甚至无数次想过放弃。



学校封闭一个月,学生也终日活在焦虑中。


作息颠倒,失眠,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知乎上,一个“疫情期间你身边很多人是不是都抑郁了”的问题,有数万的浏览。


新冠对我们的影响,远不止身体上的病痛,生计上的艰辛。


更有那无处排解却又如影随形的压抑焦虑、患得患失。


前年年初疫情刚爆发时,中科院有位陆林院士就专门做了一项调查。


发现居家隔离的人中,有1/3的人,会有抑郁、焦虑、失眠和急性应激反应。


很多人,解封后甚至都没有恢复。


更乃至,疫情之下,全球增加了约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失眠患者则可能增加上亿人。


他说:“新冠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至少要持续20年。”


原来,每个人的心里,都不好过。



但,为了宽慰人们的郁结,陆林院士最近在抖音《院士开讲》栏目,专门做了一场讲座。


他贴心地解释:


如果你因为压力,因为困惑,变得悲观。


其实这样一时的郁闷,只是一种低迷的情绪,不用担心。


你看一场愉快的电影,见几个知心的朋友,过两天就好了,没关系的。



不过如果除了郁闷,还有睡眠障碍、食欲不振,那就一定要关注自己的健康。


千万别像过去那样,对抑郁症不了解甚至回避,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你不是矫情,只是病了。


本以为会乏味的一场心理科学讲座,陆院士却不说大道理,只用最朴实的话语,温暖了人们惶惶不安的心。




最近身边不少人抱着手机,不是看什么娱乐八卦,而是一本正经地学习。


学的,就是《院士开讲》。


这是十位国内知名院士,开设的顶尖科技知识讲座,除了心理学,还有农业的、太阳能产业的、人工智能的......


这些中国最聪明的大脑在网上开课,普通人还都看得津津有味。


我印象最深的是几位前辈专家们。


66年前,曹春晓院士才22岁,是“973”“863”计划的首席科学家。


那年,领导安排年轻的他参加中国第一个航空钛合金实验室的筹建工作。


当时我国钛合金领域还没起步,曹院士没听说过,更没见过。


而美国已经领先多年,将之用于飞机等航空器的发动机上。


他赶紧四处学习,从无到有,成长为中国钛合金领域的开创者。



如今,曹院士已经88岁,几十年,他始终深耕。


哪怕因心脏病,体内戴了20多年的起搏器。


哪怕为了一个研究,将自己关在实验室54个小时。


如果说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那曹院士就是那个“造心脏”的人。


因他,我们的各种战斗机有了自主研发的钛合金发动机。


军用运输机“运-20”的钛合金用量达到10%,与美国C-17运输机的钛用量,已经不相上下。


曹院士在讲座里认真地为我们讲解了这一切。


他还说,自己有个未完成的航天梦。


希望我们的国产大飞机,能尽快在航线上正式使用。


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坐上我们自己的飞机。



60岁的王华明院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授。


也被公认为,中国3D打印技术的领头人。


3D打印,也叫增材制造,上世纪80年代被发明出来。


而王院士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批大学生,就是那个时候,走上了这条科研道路。


很多人对3D打印很好奇,但一知半解。


王院士在讲座里将这个过程比喻为“堆积木”,把三维的东西,分散成一层一层的二维平面,堆叠起来。


不管是多复杂的东西,就这样被制打印出来。



王院士还带着我们幻想,也许未来,只要在月球、火星上搭建3D打印机器,然后就地取材,就可以在外太空创造许许多多东西。


也许未来,3D打印技术可以直接打印出机身、机翼,飞机仅靠这两个零件,就可以完成组装。


听上去,不可思议。


但这世界的进步,不就是在一代代科学家的梦想中实现的吗?



还有已经92岁的徐志磊院士,是中国第一批战略武器专家。


从33岁就开始参与“两弹一星”工作,有着辉煌的过往与荣誉。


而这次,他也专开讲座,与年轻人聊起了创新:


创新就是要颠覆传统,这种“颠覆”不仅在于技术的更替,更在于“重视人的价值”。


他鼓励我们,即便像他做到了院士,也要继续向前走,不能躺平。


“你们不要总认为我年纪大,有一些新鲜的东西,要多告诉我一些,多和我聊聊。”



看着这些院士们一张张慈祥的脸,我不禁想象他们年轻时的模样。


因为对科学的好奇与求知,年少的他们开启了一生的科研事业。


如今,他们又站在路的前方,为更年轻的一代,指明着方向。


无数人感兴趣又不明白的热点问题,在院士们的普及下,才发现与我们的日常息息相关。


晦涩的知识,也变得饶有趣味。


无数人在评论里,诉说着对院士们的感谢与敬仰。


以网络搭桥,人们得以用最小的成本、最便捷的方式接触到大国科技。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对科学这么感兴趣了?


我一直觉得,潮水的方向,是需要引导的。


一个国家越流行什么,年轻人们就会越追求什么。


这些年,我们看着嫦娥探月,蛟龙入海,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存在感”越来越高,我们越来越自豪,越来越有求知欲。


而在抖音上,我们可以通过无数创作者的科普视频,直接了解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比如西安航空学院飞行设计与工程专业的老师苟胜,用短视频科普着航天学。


他给我们讲解,为什么美国的飞船都是在海上着陆,而我们的神舟十二号还要使用沙漠附近的陆地着陆场。


为什么嫦娥五号,要在月球上采集钛铁矿、稀土。



曾参加过《一站到底》的飞飞舰长,是个仓库里的“发明家”,在节目上展示过他制作的雷神锤和金刚狼爪。


有人说他的发明像是外国人做的。


他说:“中国人怎么不能创新,追求科技的至善至美?”


于是在抖音,他用视频记录着自己一遍遍的实验。


制造游戏里的像素墙和矿车,做出游戏里的3米钻石剑和TNT方块......



还有生物科普博主无穷小亮,用一条条视频,不厌其烦教我们辨认着罕见却神奇的动植物。


那些看起来奇奇怪怪的生物,被他解说得趣味横生。


许多人因为他,也开始观察起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生命,领悟到自然之美正在于百花齐放的道理。



以前,这些东西离我们太远太远。


但如今,它们被搬上短视频,用最简单轻松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大门。


在抖音直播天文学知识的苟利军教授,曾被人问过一个问题:


科普到底有什么意义。


苟教授说了一个数字:10.56%。


这个数字,来自中国科协的统计,叫国民科学素养。


它代表的,是中国科学的传播力度和普及程度。


15年前,这个数字只有1.6%。


科普的程度越低,我们越会被迷信愚昧所蒙蔽,听信谣言。


而如今,通过无数科普人的努力,这个数字,变成了当年的6倍多。


当我们越来越能用知识武装大脑,才会不再让人被谎言欺骗,活在矇昧里。


这是所有科普人的初心,也是我们这些普通人,触手可及的抵达科学与文明的捷径。


作者简介: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关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


聚焦商业价值传播,

关注下方“财闻头版”: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