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个新闻:马来西亚“秘密基地”被捣毁,科学家发现一只诡异的“人脸猫”。
大半夜的给我吓了一身冷汗。
最后查证是个恶作剧,所谓的“人脸猫”只是个手办而已。
不过据我了解,虽然这个手办是假的,但人脸猫是真的存在。
可这东西却不太好评价,先听我讲讲来龙去脉吧。
上图中的人脸猫,是缅甸猫(世界上最大的猫)“改良”的结果,其作者是俄罗斯猫科医生季阳娜。
这个医生通过人脸猫的视频收获无数粉丝,并将这种“特殊品种”通过网络出售,根据和人类的相似程度,标价1000~3000欧元。
怎么样,看到这里是不是已经脑补出,邪恶科学家为动物注射人类基因的大戏了。
还真不是,人脸猫虽然看起来恐怖,但其实是选种的结果。
季阳娜从2002年开始大量培育缅甸猫,将子嗣中长得像人类的留下来进行再次繁殖,就这么重复17年,终于完成了“改良”。
选种啊,17年,听起来挺温和,不像啥变态实验是吧。
我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有富豪需要一种白色的牵牛花,登报悬赏一百万,可这个简单的要求却难倒了无数科学家。
最后是一个老奶奶把自家菜地腾出来种牵牛花,收集其中颜色最浅的种子,第二年再次播种,努力十多年终于培育成功。
故事真假就不说了,但其中用的就是选种的办法,不光不变态,甚至还有点励志。
事实上选种也是科学界常用的一种办法,著名的伊利诺伊的玉米遗传实验就想用这种办法培育出含高油或高蛋白的玉米。
123年来,实验玉米的油和蛋白质含量一直上升,给农作物选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这么说来,选种是正确的喽?
苏格兰折耳猫你们都听过吧,软趴趴的耳朵超级可爱,这种猫就是选种的产物。
但事实上这种猫有很多骨骼遗传病,瘫痪和死亡的概率非常高,很多国家已经禁止苏格兰折耳猫的繁殖。
而且一些人觉得同类选种不够刺激,转而进行杂交选种,搞出这种无毛、短腿、折耳的emmm,你说这东西该叫啥?
而且季阳娜可能一次培育上百只缅甸猫,长得像人就留下来,不像人的怎么处理了呢?
这么一看,选种跟那些变态的基因实验没区别,都挺邪恶的。
既然都是动物实验,为什么更高产的猪就是值得推崇的,更可爱的猫就要被抵制呢?
咱们强调科技伦理的时候,重点并不是对动物造成了什么伤害,而是这种行为有没有对人类的感知造成冲击。
同理可以代换成用小白鼠做实验无所谓,用克隆人做实验就接受不了
理智的说,猪和猫都是动物,用克隆人做实验结果更精准。
但感性的说,在猫和克隆人身上做实验,我们会觉得变态。
如果说科学是一匹骏马,理智是催促它进步的皮鞭,而感性就是它的缰绳,确保我们不会滥用手中的技术。
这个话题听起来是杞人忧天,却是从事前瞻研究的科学家们每天面对的问题:
更高产的杂交水稻可以造福全人类,我们努力了好久才做到,是技术革命。
基因编译婴儿虽然可以免疫部分疾病,但这东西我们早就能做,但觉得变态不做,贺建奎把他做出来就是伦理道德革命。
人脸猫又是哪一种呢?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