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社区APP截图会暴露身份?用户担心被“穿小鞋”,官方回应

百家 作者:电脑报 2022-02-21 20:57:37

在猫扑、天涯论坛、百度贴吧等社区论坛衰落后,曾靠着书影音出圈的豆瓣如今靠着各式各样的小组吸引了大批年轻人,成为段子手的聚集地、新鲜观点的讨论空间,甚至被看作是互联网最有意思的地方。


可以说,豆瓣上属于普通人的小组,养活了数量庞大的媒体人,尤其是微博上的营销号。此前在网上引发关注的夸夸群,其原型就是豆瓣的“相互表扬”小组。包括“豆瓣劝分小组”“社会性死亡小组”等组内成员的故事很容易就在微博等平台上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



豆瓣小组用户的帖子时常会被搬运至其他社交平台,即便豆瓣用户已备注了不要搬运但无济于事。


近日,不少社交用户报告称,豆瓣应用在页面中嵌入了难以察觉的水印,如果用户已经登录账号则在截图时就可能会包含用户账号。



豆瓣添加的水印信息包括用户UID、TID 及带时区的完整时间(也即是截图用户ID、被截图帖子ID、截图时间),水印信息使用的颜色(白色)与网页背景色相同难以看到,但开启夜间模式会看见。


此外,使用鼠标全选区域也可以透过高亮背景发现水印,还可以通过调色软件对截图颜色进行调整发现水印。



如果用户是处于登录状态,那么水印包含了用户 UID,如果没有登录,水印包含了TID和时间等信息。


尚不清楚豆瓣添加这种盲水印的原因,但嵌入隐形水印意味着如果用户在页面上截图,那么豆瓣能查出截图者的身份。


日前,#豆瓣被爆在截图中添加盲水印#的话题在微博上引发舆论关注。



有网友质疑,今后在豆瓣截图不但容易泄露用户信息,还要小心豆瓣官方“寻根问迹”给用户的账号穿小鞋。


据微博用户@雷尼尔雪山2022 爆料,现在很多公司的网页,很多app截屏模块都有密写的水印,目的就是溯源。你发了一个截屏,然后吐槽,发在微博。你以为别人不知道你是谁。但是,公司或者有关机构一下子就可以根据你的图片溯源出你是谁。


该网友还提出对抗数字水印的一个办法,那就是用另一台手机拍摄屏幕(不要拍视频)。


据其介绍,用手机拍摄图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干扰方式。特别是在用户加上一定的角度与光照曝光的情况下。无论哪种水印密写都会受到巨大干扰。但是手机拍摄的图片如果处理不好,会包含更多的信息,所以用户需要把手机图片的exif信息全部抹掉。



而随着话题的发酵,豆瓣不久便修改了这种盲水印,隐藏了用户ID。


针对网络热议的APP截图添加盲水印一事,豆瓣方面也回应:这是新增的“小组内容防搬运功能”,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小组内容被无授权搬运,属于豆瓣一系列保护版权功能中的一个。小组组长可以在【小组管理→小组内容防搬运设置】开启或关闭。


目前有300多个小组已经开启该功能。


已开启该功能的小组,在小组帖子下方可以看到“内容出自xxx小组,该小组已开启防搬运功能”的提示。



并且截图时,在相关页面会明确告知用户,截图会被添加水印信息,不过这些信息是以加密形式展示,正常情况下水印并不可见。


那么为何在夜间模式下水印是可见的呢?


根据豆瓣方的说法,这是因为出现了bug,而目前bug已被修复。之后的使用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如在用户因维权引发的诉讼中,应法院要求提供。


豆瓣创立于2005年,迄今已有16年时间,作为“互联网上古”产品,不断吸引年轻用户的同时,豆瓣站内的网络环境却越发令人堪忧。


去年6月,中央网信办宣布将全面清理“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挑动对立、侮辱诽谤、造谣攻击、恶意营销等各类有害信息。


同年9月,为响应“清朗”专项行动要求,豆瓣多个娱乐小组不限期停用整改。


据统计,豆瓣在去年就已被处罚22多次,被罚款超过1000万元,最终因隐私问题于去年12月份被工信部勒令下架。



对此网友表示,监管部门已经给过多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若豆瓣再“任性”置用户的隐私于不顾,是要再喜提一次“下架”吗?


(编辑:崔崔)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百度热搜榜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