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读者:点击上方 “平凡的企业家 ” → 点击右上角“ ... ”→ 点选“设为星标 ★ ” 加上星标,就不会找不到我啦!
以《人世间》中,宋佳扮演的周蓉的婚姻,谈谈“父母反对的人,为什么不能嫁”。
没人给咱一分钱,但还是想聊聊《人世间》。
《人世间》这部神剧,不仅是父母亲情的真实写照,也是婚姻爱情的人间物语。最不讨喜的人,就是周家唯一的女儿——宋佳扮演的周蓉了。妈妈和爸爸疼爱她这个小棉袄,她上有哥哥关照,下有弟弟守护,一直被保护得很好。这同时意味着,她活在某种不接地气儿的幻想里,以为全世界都要围绕她转:自私,以我为中心,小家子气,过度追求精神的理想国,对家庭责任疏于担当,对人间烟火匮乏连接。这种不接地气儿,在她那一言难尽的爱情婚姻里,更是彰显得淋漓尽致。因为暗恋北京诗人冯化成,她瞒着父母,留下一封家书,一个人从大东北跑到贵州深山里,执意嫁给冯化成。母亲舍不得她,父亲不同意这门婚事,哥哥和弟弟担忧她的安危,她说:“你们就当我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句话,把一个为了爱情不要命的文艺女青年的执念和刻薄,刻画得淋漓尽致。那么,周蓉穿越千山万水,也一定要嫁的冯化成,是个怎样的宝藏男人呢?他是个孤儿,父母早早去世,他寄人篱下长大,虽然热爱读书,才华横溢,会写诗歌,小有名气,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恰是他的罪过。他被流放到贵州深山里,成为了“阶级敌人”,拿起笔杆子写浪漫诗句的手,不得不拿起铁锹和锄头,被人管教和训斥,被人批斗和打压。周蓉不远千里的主动送,就像一束强光,哗啦一下照亮了冯化成落魄的悲惨人生。他发誓一辈子对她好,永远爱她,永不背叛她,一直把她放在心尖上。誓言,固然是爱情的附属品,但某种程度上,也藏着恩情的重枷锁。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长相美丽的周蓉,怀揣着狂热之爱和处子之身,投奔到比她年长10多岁、一无所有还被打成反动派的冯化成的怀抱里。而婚姻里,最需要的,恰恰不是愧疚和恩情,而是平等和尊重。作为清高又自尊心极强的诗人,冯化成洗衣做饭,烙饼煲汤,样样拿手。结婚10多年里,他不让周蓉做一点儿家务,活成了模范丈夫,也阉割了一个男人最骄傲最在乎的尊严,这更加助长了周蓉的自私和不接地气儿。骨子里,冯化成又是个极其传统的男人,他渴望的始终是低眉顺眼的无限崇拜。但因为愧疚,他又一手把周蓉打造成高高在上的强势女人。虽然,他们的爱情,在最初也有过浪漫和温馨的时刻,但扭曲和失衡,早在婚姻缔结的那刻起,就已经注定。文化大革命还未结束,书生意气的冯化成,在人来人往的火车站即兴作诗,祸从口出,被抓到监狱,导致听闻这一消息的周蓉妈妈,突发脑溢血,成为植物人。后来,文化大革命结束,高考制度恢复,周蓉考上了北京大学,成为了名校的才女,不再是爱情的信徒,也不再崇拜冯化成。再后来,因为房子问题和女儿教育,只会写诗不懂世故的冯化成,仕途无望,人生受阻,不得不和周蓉离开北京,回到东北,沦为落魄文人。因为柴米油盐和锅碗瓢勺,两个人时时发生冲突和战争,越来越强势的周蓉,越来越看不起冯化成:女人对男人最深的伤害,并不是背叛,而是崇拜感消逝之后的嫌弃。再再后来,生活好了,房子大了,两个人曾感天动地的爱情,却灰飞烟灭,无处可寻。取而代之的,是犹如爬满了一地虱子的旧袍子的中年危机:而小三不过是周蓉当年的翻版——以热爱文学之名,主动送上门,眼里有光地崇拜着失意的冯化成。他们的爱情,捱过最艰难困苦的时刻,却死于烟火升腾的和平岁月。
历史滚滚向前,时代沧桑巨变,而人性的进展是如此缓慢,一个人骨子里的致命弱点,是如此难以改变。
始终活在“我”的执念里的周蓉,最终亲手埋葬了自己的爱情。一同被埋葬的,还有一个清高又自我的女人的浪漫和执念。渴求崇拜感和价值感的冯化成,和小三一起奔赴异国他乡,踏上另一段婚姻关系,看似开始了新生,其实不过是踏上了旧途:爱情的高光,犹如诗歌的金句,总会有消亡殆尽的时候。婚姻和爱情的最终宿命,一直是也永远是,幻想破灭后,痛苦从生活的缝隙里汩汩流出。一同倾泻而下的,还有我们和爱人最丑陋最脆弱的一面。如果我们无法拥抱彼此的丑陋和脆弱,那么我们就不配拥有彼此的高贵和柔软。我们只有接纳爱人隐藏的“丑”与“坏”,才能和他(她)携手变得“美”且“好”。没有痛苦,没有改变,没有接纳,没有慈悲,就没有深度的连接和真正的成长。周蓉和冯化成的婚姻,是“父母反对的人,坚决不能嫁”的又一个鲜活例证。
很多女孩子,在婚恋问题上,和父母发生冲突,怀着叛逆的抗拒,不顾父母反对,非要追随爱人,定居到千万里之外,甚至倒贴下嫁。很多时候,父母反对你嫁给那个人,并不是对那个人本身有多大意见,或者那个人有多么不好。父母担忧的,是你的阅历和见识,是不是能很好地让你在婚姻大事上,做出明智的选择。也就是说,父母反对的,并不是那个人,而是你冲动之下的短见和草率。
就像《人世间》中的周蓉,一个19岁的女孩,跑到贵州大山里,远离家乡亲人小伙伴,生活不方便,饮食不习惯,前途多风险。就算冯化成本身并不坏,但周父周母依然反对这桩婚姻:19岁的女孩子,对自己、他人和世界都匮乏认知,又如何能在婚姻大事中保持冷静和清醒?!周蓉婚姻的悲剧,不是证明了“父母反对的人,不能嫁”,而是证明了:年少时,我们单薄又脆弱,无法看透人性的幽暗和真相,也很难撑起沉重又阔大的婚姻。第二,父母担忧的,到底是这桩婚事,还是它隐藏的风险?恰恰因为,他们平凡,所以他们才知道普通人的弱点和软肋。也恰恰因为,他们不太聪明,所以他们才遭遇了太多人间的险恶和凉薄。哭着闹着嫁给穷小子,不顾一切陷入扶贫式婚姻,不远千里万里远嫁他乡,找来找去找了个门不当户不对的人……父母反对的,是那个人的穷、那个家的远和这门亲事的不匹配吗?父母反对的,是贫穷掩盖的拧巴和苦涩,距离遮蔽的遥远和孤独,以及门不当户不对之下的失衡和扭曲。哪怕,这只是1%的概率,但落到你头上,对父母来说,就是100%的灾难。嫁给爱情的女孩子,面对父母的反对意见,不要跳脚指责,先冷静地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和父母提及的风险抗衡的能力。第三,你执意要嫁的那个人,到底是真实的爱人,还是头脑的幻觉?很多女人,一生在情爱悲剧里辗转,是因为她一生都活在爱的幻觉里,无法回到烟火深处,去构筑真实的关系,去洞察人性的明暗。心怀执念的女人,爱上什么样的人,其实和那个人没有关系,她爱的自始至终都是自己的投射和期待。女人渴望浪漫,就会制造无数幻象,投射给眼前的这个人,自欺欺人地制造很多借口,证明他浪漫——哪怕他是不浪漫的呆子,但她还是把他炒的一盘菜想象成一朵花。女人需要安全感,就会制造无数幻象,投射给爱上的男人,千方百计地发现他有多么靠谱——哪怕面对同样的处境,所有男人都会如此,但女人仍把他按时回家当成他有责任心的证明。直到后来,真正结婚在一起,幻觉渐渐消失,本性逐渐显露,女人才在悔不当初中哭泣:“他变了。”亲爱的女人,他没有变,他一直都是那样,破灭的是你的幻觉。“他自始至终,都是寻常的男子,是你的爱给他周身涂上了一层金光,并认定他是多么与众不同。”你爱上的,从来不是真实的那个人,而是头脑中理想爱人的模样。如此说来,“父母反对的人,坚决不能嫁”,这句话背后的深意,同样是:破掉头脑中的执念,回到真实的关系里,去察觉,去思辨,去选择。懂得人性的幽暗,明白光亮的背面是黑暗,看见一个人的长处,也评估他的残缺。把问题当成礼物,如果选错了人,学会断舍离,情爱上的所有因果,都是上苍带我们穿越疼痛,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桥梁。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订阅“平凡的企业家”查看更多精彩好文。点击下图,即可订阅!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