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女记者吐槽的马斯克车道,出事儿了!

百家 作者:全是黑科技 2022-02-15 14:08:41

大概第三年前,我分享一篇关于马斯克跟女记者一起钻隧道的故事。



大概内容就是,马斯克嫌公路太赌,决定自己挖一条隧道在地下开车。



这话别人说我肯定不信,但马斯克可是科技圈著名人来疯,火星都敢上,挖个隧道真不算啥。


没过多久,马斯克就注册了一个“boring”公司。


这个名字一语双关,既有“无聊”的意思,又有“钻孔”的意思,标志着马斯克真要开始动手了。


马斯克最开始先是提出了一套名叫Loop的交通系统。



这套交通系统除了需要配备一个丰富的低下交通网以外,还需要搭配一套“滑板”,这个滑板不仅可以运输车辆,还可以改造为一款地下公交。



这种地下座舱名叫Pod,一个Pod可容纳16名乘客。


不仅如此这些滑板、座舱都不需要人来开,只需要输入目的地,便可以自动驾驶到相应的地下通道,还可以在正常的地上公路随上随下,双管齐下,一举两得。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马斯克那些“滑板”、“地下座舱”之类的构想都没实现,就连自动价值,都是依靠转向轮实现的:



在隧道1.0里,马斯克只是挖了个洞,把特斯拉开进去,就迫不及待的找了个女主播来体验。


结果女主播表示:这车震吐了。



啊没错,就是字面意思,开起来震动实在是太大了。


想想也知道,马斯克着急测试,刚挖没多久就把车开了进去,路面根本不平。


外加四驱兄弟式的转向方式,不震才怪了!



测试之后,马斯克想把隧道正式投入运营,但很快就没了下文……


监管盲区啊!


美国政府也没想过,真会有人挖地道,还想投入运营,这事儿该跟哪申请牌照啊!


市场监督局:这个,听起来归交通局管吧……


交通局,道理我都懂,但我没权力往外发营业执照啊!


所以这事儿就拖住了,外界一度认为马斯克已经放弃了这个项目:



不过项目死了,公司没死。


马斯克的boring公司转型成了一个挖洞公司,开始在全世界承接订单,甚至跟中国都有合作:



别的我不说,就这冲这个 “四驱兄弟”式转向,我觉得他没资格参加人工智能大会……



虽然项目遍地开花,但没法在自己的老家正式运营,一直是马斯克心里的痛。


后来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说动了美国政府,圆了自己的梦



投入运营的隧道全长2.7公里,主要功能是在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的不同展厅之间摆渡。


流程是,乘客乘电梯下到隧道,路边有车等着,乘客坐上车,等待司机把自己送到目的地。



啊没错……直到最后,马斯克那些“高大上”的构想一个都没实现。


不过就是挖了条隧道,供人们打车,跟科技毫无关系。


但即便简陋到这个程度,这条隧道还是出了不少BUG。


主要原因是,这条隧道是单车道的,正常情况下肯定没问题。



但老司机们应该知道,单车道行车速度取决于最慢的那辆车。


意味着如果一辆车车速慢下来,整个车道速度都必须慢下来。


而车辆又是人工驾驶的,难免不出错误。


所以这条路况如此好的单项封闭车道,常年处于不超过60迈的龟速状态中。


但走得慢还不是最糟的,行车过程中一旦有车辆故障,整个隧道都会直接堵死,由于完全没有腾挪的空间,连救援车都进不来!


这时候可能有小伙伴开脑洞,配备拖车绳,让前车把故障车拉出去不就行了嘛!



但是特斯拉是电车,动力不够怎么办?


那就让前车的前车,用拖车绳拉前车呗!


恭喜你,你发明了地铁!



而这,还不是最糟的。


众所周知,电动车电池有自燃风险。


在如此密闭的空间内,一旦一辆车辆失火,后面车辆就失去了前进空间。


但因为只有单车道,所以后撤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火势无法在短时间内控制住,整个隧道就会变成熏肉的炉子,乘客一个都跑不了。



不是我危言耸听,其实每年世界上都会发生多起隧道失火事件。



最严重的的一起是1999年的欧洲意法边境的勃朗峰隧道。


一辆载有9吨人造黄油和12吨面粉的货车自燃,火势迅速失去控制,司机跳车逃跑,隧道堵成一团。


最后这场大火在烧了55个小时后熄灭,41人丧生,36辆汽车被毁,经济损失超过30亿欧元。



当然马斯克的隧道暂时还没出现过这类问题,不过也有不少隐患。


例如出口处停车场关闭,导致隧道内所有车辆停止运行,无法进退,只能等待停车场重新开放。



其实就算不发生危险,在这么狭窄的隧道里堵俩小时,我觉得也也受不了。


希望马斯克把中国项目停掉。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