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女子房间最气人一幕曝光:多少孩子,就是这样被父母毁掉的

百家 作者:青年文摘 2022-02-12 13:41:58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水木君

来源:水木君说(ID:shuimujunshuo)



上个月,一条新闻,让无数网友瞬间气炸。


事情是这样的。


河南信阳,一名女子从外面回来,发现家里一片狼藉。


打开自己房间的门,更是让她瞬间崩溃。


零食、垃圾散落一地。


然而,现场的惨烈,远不止这些。


她需要面对的,也并非只是打扫卫生这么简单——她的化妆品,遇上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劫”。


粉底液,被挤得到处都是。


粉饼,被直接捣碎。


口红,被当成画笔,满地都是它的痕迹……


以上这些,几乎都是价格不菲的大牌化妆品。


而这样的“杰作”,均来自亲戚家的两名男孩之手。



当时,她的妈妈正在做饭。


亲戚家的孩子就这样放飞自我了。


网友们看了视频,纷纷表示血压飙升:


“有代入感了,已经开始生气了。”


“我看着就心梗了。”


难以想象,女子当时是如何按压心中的怒火,录下视频。


来源:@星视频


后来,女子拍下“案发现场”,发给对方家长。


可她得到的,只有亲戚的一句:“已经严肃批评了孩子。”


对方压根没有提起赔偿的事。


她的妈妈也因为大过年的,劝她算了。


损失惨重,她却只能自认倒霉,替别人失败的家庭教育买单


熊孩子,真是让人心生恐惧的存在。


他们破坏力极强,承担责任的能力极弱。


然而,比熊孩子更可怕的,是背后失责的父母。


“失”在当下放任不管。


更“失”在平时没有好好教育。


他们默许了孩子到别人家做客时可以肆意翻动,甚至是糟蹋别人的东西的行为。


就连孩子犯了错,也只是在电话里以“已批评教育”搪塞一番,为孩子的过错,画上一个扭曲的句号。


不得不说,“废”掉一个孩子,真的很简单。




前段时间,刷到一条让人匪夷所思的短视频。


一对兄妹进入电梯里,11岁的哥哥看到周围没有人,于是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电梯里做“伸展运动”。


男孩用双手扶墙,再把脚蹬在电梯门上。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在妹妹面前展示“真正的技术”,电梯内侧的安全门巨响一声脱落下来。



好在,出事没多久,孩子就被救了出来。


好在,当时他们没有站在电梯门附近,没有掉进电梯井。


虚惊一场,但电梯严重损坏。


事发之后,物业找上门来,协商赔偿问题。


就在这时,比熊孩子在电梯里的操作更让人迷惑的一幕出现了。


一开始,孩子的妈妈在物业群里,替儿子的举动开脱


“邻居们都看看这个视频,儿子腿还没伸直,还没来得及使劲呢,门就爆了,这电梯是纸做的吗?”


“我咨询过朋友了,是电梯质量问题,跟孩子没关系。”



在她的潜意识里,或许只要自己闭口不谈孩子的责任,就不需要赔偿。


为了让自己的借口听起来更加冠冕堂皇,她话锋一转,试图将儿子的过错美化成功劳


“要我说,物业还得感谢我儿子,如果不是他碰一下,在大家在使用过程中说不定会出什么事情呢,太可怕了!”



当她察觉到自己这番话根本立不住脚后,又打下一张“可怜牌”


“因为这件事情,他两天晚上都没有睡着觉。而且两个孩子也吓得不轻,儿子本身很调皮,天不怕地不怕,这次都吓到他了,吓得都主动帮忙洗碗了。”



或许这位妈妈是为了逃避赔偿,才替儿子找尽借口,但她忽略了自己的孩子正是树立三观的年纪。


她也因此错失了一个非常好的正向教育机会。


这位妈妈的行为,让孩子看到了一种自认为非常聪明的处理问题的手段——


只要努力找借口,就没有推卸不掉的责任。


难以预估,这个胆大的孩子,在妈妈如此不分是非的庇护下成长,未来是不是会做出更出格的事情来。


渠是歪的,水势必难以直流而下。


一直以来,熊孩子事件在社会上屡见不鲜。


因为,总有失格的家长站在他们身后。


而那些父母替他们找寻的借口、挖掘的理由,都将成为劣质的油,将载着孩子的汽车加满,驶向歧途。




广东一小区内,有4个孩子在里面玩得不亦乐乎。


他们的“玩具”,非常昂贵。


他们把别人停在小区里的车当成画板,拿起锋利的工具就往车身上划。


场面十分“壮观”——30多辆车被划得遍体鳞伤。



维修一共需要150多万元,因为里面不乏宝马、林肯、奔驰等豪车。


本以为,这只是4个年少无知的孩子的无心之举。


然而,他们已经10多岁了。


按理说,这样的年纪,本不该如此懵懂无知。


可看了家长们的反应,我对这4个孩子的做法,一点也不意外了。


4个孩子,既来自一个大家庭,又来自两个小家庭,他们是表兄妹堂兄妹的关系。


当他们的父母得知孩子们的劣行,并没有出来道歉赔偿,而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对这件事情不理睬、不过问。


孩子犯了错,本是家长教育的大好时机。


即便以前没有给孩子作出一个好的示范,也能让孩子通过承担责任来弥补。


可他们只想着一味推卸,用袒护和漠视,表明自己的“护犊心切”。


却不知,自己正在给孩子传递非常错误的价值观。


他们完全没意识到,教会孩子分寸、教养、尊重、物权和担当,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图/CC0


曾看过一位教育专家总结出的规律:


喜欢打架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喜欢动手的家长;


习惯推卸责任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遇事逃避的家长;


野蛮粗俗、满嘴脏话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口无遮拦的家长;


…………


父母与孩子的行为举止,像极了照镜子。


孩子的一举一动,要么是在模仿父母,要么是在父母的默许下完成的。


其实,一桩桩熊孩子事件的发生,倒霉的永远不只有事件中的受害者,还有那个熊孩子。


因为他们摊上了极其不负责任的父母。


一次又一次的犯错,得不到纠正。


一次又一次的成长机会,被父母的包庇、纵容、溺爱等给遏止。


在父母的保护伞下,他们看似躲开了一次又一次的麻烦,在温室里,顺遂长大。


可他们却忽略了:那把伞只能遮一下小雨,渡自己一程;而温室里的花朵,终究不堪一击。




1月23日,浙江台州。


一位妈妈为如何教育好“熊孩子”,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面对孩子总喜欢往顶棚上扔垃圾却屡教不改的行为,她决定给他一个教训。


她拿出一条非常粗的绳子,一头绑着儿子,一头用手紧牵。


然后,把儿子抱出窗外,给他一个麻袋,让他把顶棚上的垃圾都捡回来。



那天,很冷。


儿子冻得瑟瑟发抖。


绳子虽粗,但让儿子捡顶棚上的垃圾,还是有一定的危险。


面对这些顾虑,这位母亲并没有改变教育孩子的想法。


直到儿子把垃圾全部清理干净,她才拉他上来。


这件事情,引发网友热议。


有人觉得小题大做,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有人为这种家庭教育方式点赞。


我站后者。


孩子犯了错,父母要做的,不应该只有口头教育,更不应该一味地偏袒,而是给予他们一根“安全绳”,让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承担责任。


那些真正合格的父母,从不以年纪尚小为借口,也不以小事一桩为理由,而是以言传身教,在孩子犯错前后,教会他们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正如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所言:


“今天,孩子说不得,骂不得,打不得,甚至一个眼神都不行。明天,说不定他就能提刀去杀人了。”


父母对孩子没有边界的纵容,将导致他们越过道德的红线,步入法律的雷区。


给孩子设底线、立规矩,才是为人父母的远见。


点亮“赞”和“在看”,愿更多的孩子足够幸运,在善恶懵懂、分不清是非的年纪,遇到明事理的父母,得到正确指引。


“熊孩子”的背后,“熊家长”才是根源。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2年第4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作者:才华水木君,来源:水木君说(ID:shuimujunshuo),剖析社会,分享教育观,与500万读者一起成长。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每晚21:21,与你不见不散。让我们的呼声,成为推动世界改变的音浪。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