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实业家陈经纶去世:比会赚钱更重要的,是会漂亮地花钱

百家 作者:十点读书 2022-01-21 23:58:39


2022年带走的第一个大家,是香港实业家、慈善家陈经纶先生。


1月17日,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的讣告刚一发布,便引来了无数网友的悼念。


对于一般人来说,陈经纶可能只是一个香港富豪;


但是对于无数受惠于“陈经纶中学”“陈经纶医院”的国人来说,这个名字,绝对意义非凡。


九十七岁辞世的陈经纶先生,把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了两件事上——赚钱和花钱。



他继承祖业,发展家族米业品牌,同时也致力于建立“陈经纶教育品牌”,被人们誉为“爱国爱乡的典范”“兴学育才的旗帜”。


他会赚钱,更会漂亮地花钱。


也正因为此,他被世人铭记于心。


君子以经纶


1925年,香港半山柏道的陈家豪宅里,诞生了一个男婴。


孩子的父亲陈瑞祺欢喜无比,他受到《周易》中“君子以经纶”的启发,又希望孩子能“经纶满腹”,于是给这个孩子取名“经纶”。


陈经纶出生时,陈氏米业经过陈澄波、陈瑞祺两代人的苦心经营,正是一副前途向好的局面。而当时的香港,自鸦片战争被英国侵占以来,也已近百年。


在这样的环境下,陈经纶读传教士创办的学校,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是在家里,则由父亲陈瑞祺进行传统的中式教育。


陈瑞祺始终记得曾经创业的不易,所以对孩子们管教极为严格。他给孩子们的零用钱很少,每个月固定支取,取用多少都记录在册。


所以陈经纶虽然是个富家公子,但在衣食住行方面却与一般家庭的孩子没什么差别。


陈经纶14岁那年暑假,陈瑞祺安排他去越南看一下自家生意。从香港去越南,要在海上航行四五天,但是陈瑞祺只让儿子在船上睡十几个人的大通铺。


他对陈经纶说:


“只要能到达你想去的地方就可以了,年轻人吃点苦没有坏处。”


到了越南,陈经纶没有任何特权,住经理宿舍,不能去外面玩,要一家一家地考察米业市场,学习经营管理。


这次越南之行,让陈经纶受益匪浅。他第一次了解到,米业利润微薄,父亲之所以能做大做强,全凭勤劳智慧和良好声誉。



俭朴和勤奋这两项美德,就这样从小陪伴陈经纶,也为他后来的经商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只是那个时候的陈经纶,对商业没什么兴趣,反而对机械很是着迷,梦想是做一名飞行员。


可惜时代并没有给他实现梦想的机会——日军的铁蹄无情践踏了香港,陈家基业多半被毁,陈瑞祺不得已携家眷去澳门避难。


陈经纶一下子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而父亲陈瑞祺毁家纾难,为大陆军民捐钱捐粮的爱国义举,和面对日寇的刺刀依然拒不合作的坚定态度,也给陈经纶留下了深刻印象。


殷实的家境与动荡的年代,这两者看似矛盾,却一起打磨了陈经纶的性格与灵魂。


出生大富之家却无骄矜之气,饱尝战乱之苦却不自怨自艾。


在澳门,陈经纶在父亲的带领下踏实锻炼经商本领,战后回到香港,才得以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富贵不可忘


就在新中国刚刚成立、香港经济重新起飞之际,陈家发生了一件大事——陈经纶的父亲陈瑞祺去世了。


继承了父亲经商才能与爱国志向的陈经纶,和兄长一起担起了家族事业的重担,但他也清楚地知道,陈氏米业很难恢复到三四十年代香港“米王”的地位。


于是,穷极生变的陈经纶,把目光投向了房地产业。


谈到当年进军房地产业的艰辛,陈经纶感慨道:


“当时搞建筑时很辛苦的。每天8点开工,我要提前到地盘,安排一天的工作,一直待在现场,晚上5点收工。


工人到哪里,我就要跟到哪里。我既是老板,也是工人。”


30来岁的陈经纶风里来雨里去,和工人一起干体力活。而陈氏家族的再度崛起,也证明了陈经纶当初选择的正确性。


逐渐积累起巨额财富的陈经纶,依然时时记得祖父陈澄波的教诲:“邦乡乃家之源,富贵不可忘。”


父亲去世后,陈经纶和兄弟就一直以“陈瑞祺慈善基金会”的名义救济穷苦黎民。


他们首先在港澳捐赠了多所医院和学校,后来又把慈善事业推广到了广东故乡乃至全国。



在诸多慈善事业中,陈经纶始终最关注教育。


“父亲成立这个基金会,本身就是要创造社会大众的福利。并且他是有遗嘱的,那就是最好做学校。


其他的方面给钱,用完了就没了。给一个人饭吃,可以解决他暂时的温饱,但他今天吃了,明天又没有了。


如果教育他,教他谋生赚钱,他就自己能生存,还能养活别人。”


有前人朴素的遗愿,加上陈经纶本人迫切地想要服务社会,陈氏教育品牌,就这样逐渐成了燎原之势。


难得可贵的是,在各地建校过程中,陈经纶不仅付出了巨额捐资,还多次实地参与学校的设计和建设。


而在致答谢词中,他却依然谦卑平和:“但愿在有生之年,勉力为社会竭尽绵力,以告慰先父在天之灵。”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父亲陈瑞祺穿着长袍马褂、用一口浓重的新会口音传达给陈经纶的价值观,也塑造了陈经纶对故乡和祖国的认同。


虽然生长于香港,但是他想服务祖国的火热内心,从没有一丝冷却。


薪火传无尽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教育正百废待兴。陈经纶从第一次到内地开始,就致力于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出一份力。


于是,陈经纶节衣缩食,到处奔走,先后在广东、北京、杭州等地捐资上亿元兴办了一大批中小学,设立奖学金、助学金。


在陈经纶的带动下,一大批海内外华人华侨也纷纷支持中国的教育发展。


陈经纶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到北京朝阳中学时,有多么震惊:在首都北京,怎么还能有这么破旧的学校?


尤其是知道朝阳中学是日本慈善家捐资建立的学校之后,经历过日本侵略的陈经纶,心里更不是滋味。


他立刻决定捐款重建朝阳中学:


“我想把这所学校接过来重新翻建,除了教育本身的需要之外,我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要由我们中国人在自己的首都建设一所现代化的学校。”


为了重建朝阳中学,陈经纶多次前往北京,并从香港聘请工程师参与图纸设计,和教育部门、施工人员一起研究建筑方案。


那段时间,他一下飞机就直奔学校工地,亲自戴着安全帽,爬上脚手架,询问建筑进度,考察建筑品质。


从学校的整体规划,到学校里的喷水池、垃圾箱,陈经纶无不亲自确认,细致入微。


为了纪念陈经纶的功绩,北京市政府特地将学校命名为“北京陈经纶中学”。直到今天,这所学校依然是朝阳区的模范学校。



除了培养文化人才,陈经纶也意识到培养体育专才的重要性。1991年,陈经纶捐资1600万,在杭州兴办“陈经纶体育学校”。


近30年来,陈经纶体育学校已经输出了千名优秀运动员和国家队教练,培养出了体操奥运冠军楼云、游泳奥运冠军罗雪娟等体坛明星。


在海内外,陈经纶体育学校享有“世界冠军的摇篮”的盛誉。


从1950年开始,陈经纶及其家族兴办各种教育机构,其中绝大部分用于中国的基础教育。


即便功勋卓著,陈经纶对自己的定位却依然清晰:


“我不懂得怎样去管理一所学校。


我主要是对学生们讲:将来要做好人,做一些对国家有益的事情。”


他确实满腹经纶,而他的教育愿景和办学理念,也通过专业的教育者传递到学生中去,深刻地影响着一代青年的成长方向。


越来越多以“陈瑞祺”“陈经纶”命名的学校不断建成,陈家祖孙三代,以家族力量襄助国家的教育事业。


而这教育的薪火,也必定世代相传,永无止尽。



陈经纶先生去世后,有网友留言说:很佩服这些做慈善建医院和学校的慈善家,这样花钱,才是真正功德无量。


医院和学校,一个救死扶伤,一个培养希望。


而陈经纶本人,持家平淡俭朴,做起慈善却是大手笔,并且不求回报。


在这个大多年轻人都在梦想着一夜暴富的时代,既会赚钱,更会漂亮地花钱的陈经纶,无疑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也正如很多人信奉的那样:你花出去的钱,只是换一种方式陪伴在你身边。


陈经纶先生花出去的钱,陪伴了无数中小学生的成长,并且随着他们走到人生的更高处。


这样的人,真正值得纪念与敬仰,也配得上那一句句衷心的:“陈经纶先生千古”。


作者 | 灵均,重度的中二病,小信的传道人。

主播 | 应犹,公众号:枕边经典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