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她身体里的敌人,我试着做一个男人”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但其实,孩子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父母,这份爱,能给予父母无限的勇气。要知道,在爱你这件事上,他们比谁都懂。
——女同事说
文章来源:视觉志(ID:iiidaily)
作者:韩小兔菌

网上流传着一张照片:
一个小男孩推着轮椅上的母亲,与几个推着童车的阿姨擦身而过。

可以看得出,男孩需要用很大力气,才能够驾驭住一个成年人的重量。
男孩叫周宗松,9岁的他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
做饭、买菜、洗衣,甚至照顾母亲大小便,样样都需要他来完成。
从出生起,周宗松的父母便双双残疾。
随着小宗松年龄的增长,父母的病情却愈发严重,甚至生活都无法自理。
从6岁开始,他便独自撑起这个家。

周宗松最宝贵的东西,是两个和自己差不多高的药柜。
药柜有四层,上面密密麻麻摆放了近百种药物。
小宗松说:
“这是我的‘千军万马’,用来对付妈妈身体里的‘敌人’。”
不需要妈妈指挥,他已经可以熟练地按照品类、剂量和操作要求,配好各种吊瓶水。

他用皮筋扎住妈妈的前臂,用手轻轻拍打,让皮肤下的血管显现出来,再用蘸了消毒液的棉签涂抹......
在儿子的协助下,母亲张发翠用严重变形的手,完成了穿刺。

穿刺结束后,周宗松给针眼处贴上胶带固定,调整好点滴流速,确认了妈妈没有不适反应后,他才回到房间里做作业。
周宗松计算好了时间,需要换药时,他又准时出现妈妈面前。

这一整套流程,周宗松从6岁起,一直做到了现在。
母亲张发翠被痛风折磨了将近20年,此间还患上了支气管炎和心脏疾病。
她每两三天就需要打一次点滴,每次要打3、4个吊瓶。
药柜一侧,挂着上百根输液管。

因为家里穷,张发翠只能批发针剂自己在家输液。
还有一个原因是,医院不允许超剂量用药。
“但是我需要翻倍的打,打下去才有作用。”
贫穷和病痛让张发翠别无选择。

张发翠年轻时曾在村子里做过兽医,患病后她跟着医生学会了打针配药的技能。
她的双手、双脚,以及身体其他部位因痛风严重变形,不得不找儿子来帮忙,
她手臂上的针眼,愈合了又立马出现新的,从未消失过。
张发翠这一辈子,命运多舛。
自幼体弱多病的她,心里清楚,没人愿意娶一个“药罐子”。
或许是命运之神的眷顾,上天给了她一个完整的家庭。
十多年前,张发翠在看病路上遇到了同去看病的丈夫,两人走到了一起。
新组建的家庭并不富裕,但张发翠觉得很幸福。
丈夫自身患有心脏病,却从不舍得让她干活。
后来,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紧接着小儿子也呱呱坠地......
眼看着生活一点点变好,这时老天却给了她当头一棒。

2013年,张发翠的丈夫心脏病发作,还没来得及嘱咐些什么,就去世了。
没了丈夫的张发翠,看着丈夫生前看病欠下的10万多债务,以及嗷嗷待哺的两个孩子,她感到前方一片黑暗。
那年,大儿子周宗磊12岁,周宗松才1岁。
她曾想过将儿子送给有能力的家庭抚养,可作为一个母亲,她始终不忍心这样做。
这个身患痛风、心脏病、支气管炎、四肢严重变形的女人,为了养活孩子,她尽量在不发病时去干点农活。
然而一旦发病,她整个人都瘫倒在床,无法动弹。
就这样,母子三人挣扎了一年多。
直到2014年,家里终于来了一个男人——现任丈夫张明才。
张明才不但不嫌弃张发翠带着俩孩子,不嫌弃她身患重病,还拿出了自己积攒多年的存款替他们还了债。
这个男人就像从天而降的一束光,将这个破碎的家庭再一次支撑起来。
张发翠感觉生活似乎重新有了盼头。

为了赚医药费,张明才瞒着妻子,一人做两人份的工作。
某一天,张明才上班时突然昏倒在地,医生诊断为视网膜脱落。
右眼失明,左眼弱视,家里又多了一位残疾人。
这个家庭再一次陷入了混沌的黑暗之中。

“2018年,在老家床上瘫着时,我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
那一年,张发翠不但双脚变形加剧,几近瘫痪,还患上了白内障。
夫妻二人的生活均已无法自理,全部要靠大儿子周宗磊来照顾。
后来,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们凑齐了16万块钱,去昆明做了视力手术。
跑这一趟下来,张发翠一家的经济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这笔医疗费一半走了医保报销,剩下的8万块借款,他们至今无力偿还。
亲友们理解张发翠的难处,没有催促。但这始终是她的一块心病。
艰难的处境下,大儿子周宗磊念到初二便辍学了,他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跑到昆明打工。
周宗磊虽然离开了家,但并没有抛弃爸妈还有弟弟。
他在一家餐馆里打工,一个月工资2500多块,其中2000块都打给了家里。
而此时家里,只剩下了唯一的「小小顶梁柱」——周宗松。
那年他只有6岁。

张发翠时常感叹自己是个不幸之人,一辈子被病魔缠身,还拖累了儿子、丈夫。
可她时而又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有儿子在身边,她什么都不怕。
周宗松一家原本住在云南会泽一座偏远的大山里。
2019年3月,作为贫困户他们搬到了泽县钟屏街道木府社区。
搬到县城后,周宗松觉得周围环境好,一有时间就推着妈妈出门散心。

张发翠说,在老家时,儿子每天五点钟起床,烧好开水,把她吃的药、要用的东西放在床头,然后再去上学,中午一下课就跑着回家做饭。
农村老家的路不好走,为了照顾妈妈,周宗松每天都要往返两次,走两个多小时的路。
张发翠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他过得苦,心理压力也大。他害怕,怕我不在了。”
周宗松每天做两到三顿饭,基本都是“老三样”——青菜,土豆,白米饭。

做饭、做家务,还要照顾母亲和继父的生活起居。
周宗松从不觉得苦和累。
在这个本该无忧无虑成长的年纪,他用自己瘦小的身体,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自幼坚强的周宗松,极少哭泣。
唯独提到母亲的病时,小宗松的眼中噙满了泪水。
记者问他:“帮妈妈打针害怕吗?”
小宗松答:“害怕。”
“在害怕什么呢?”
“怕妈妈疼。”
被问到「长大想做什么」时,小宗松虽颤抖着声音,眼神却格外坚定——
“想做一名医生,因为可以帮助病人减轻一些痛苦。”

周宗松每天奔波于家和学校,照顾妈妈占用了他许多学习时间,然而他的成绩却始终名列前茅。
到了城里的新学校,周宗松的成绩仍然保持在班级前三。
在母亲和继父做手术期间,周宗松的心理压力太大,唯独那次只考了60多分。

“他从小就很懂事,从没有找大人要过玩具。”
张发翠说,儿子因为要照顾家里,少有业余时间,也没有任何兴趣爱好。
儿子说,那些都不重要。
周宗松推着妈妈出门遛弯时,路过巷口的玩具店、食品店,他没有丝毫分心,小心推着妈妈往前走。
母子俩来到菜市场,摊主都认得他们。
一位市场管理人员说,摊主们都有一种默契——
只要是张发翠母子来买菜,价格一定是最低的,分量一定是最多的。

妈妈负责挑好菜,周宗松负责从钱包里掏出钱交给摊主。
依旧是青菜、土豆、豆腐老三样。
张发翠的轮椅不是自动的,推起来有些费劲,但周宗松喜欢推着妈妈出来逛。

从家到菜市场500多米的路程,他们穿过马路,穿过整齐的行道树,穿过高速公路大桥......
周宗松走走歇歇,看着这座城的风景,和妈妈聊聊天。
看着儿子瘦弱的身影,张发翠说,她想努力再多活几年,活到儿子长大成才的那天。
我们总说父母之爱,总在谈父母对孩子的无私付出。
实际上,孩子也在用自己方式爱着父母。
还记得那个“增肥救父”的小男孩吗?
两年前,为了给身患白血病的父亲捐献骨髓,11岁的路子宽开始“暴饮暴食”。
为了让体重达标,他三个月增重30多斤。

路子宽一天吃五顿,有时候撑得半夜睡不着,还被别的小朋友嘲笑“胖成猪”,但他依旧拼命的吃。
“多吃才能长胖,吃胖了才能救俺爸。”

骨髓采集结束后,路子宽在通话机中对爸爸说:
“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看你了。”
河南二年级女孩张笑笑,在学校吃午餐时,她总是把盘子里的虾挑出来,放在一边。
背后的原因却令人动容——
“这是留给俺妈的。”


这所小学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
平时学校发的牛奶、水果等,笑笑自己其实很想吃,但她还是都存下,回家带给身体不太好的妈妈吃。
当笑笑妈妈被问到是什么心情时,她说:
“不好受,感动得掉泪。”
在一家医院里,有这样一幅画面:
妈妈刚生完二胎,宝宝被抱出来,所有人都争相围着小宝宝看。
唯独6岁的儿子,从始至终守在产房门口。
小男孩趴在产房的门缝上,一直等着妈妈出来。

兰州的一辆公交车上,有乘客拍下了这样一幕:
妈妈在公交车上睡着了,儿子悄悄用胳膊撑了一路。
“妈妈累了,可有我在,就不会让她磕着碰着。”
他有着小小的身体,内心却想给你最安稳的依靠。
不要小看孩子,更不要小看孩子的爱。
孩子能带给父母的,或许不多,却是他那个小小世界里的,所有。
人人都说为母则刚,却不知道孩子也在用他弱小的力量,为爱生出了盔甲。
“我们总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可在爱你这件事上,他比谁都懂。”
参考资料:
新京报|《小小男子汉》
新京报“我们视频”|《下山之后》
中国人的一天|《男孩6岁起照顾残疾爸妈,帮妈妈打针,常年只吃青菜土豆》
央视新闻|“在爱你这件事上,他比谁都懂”

每日互动
你为母亲做过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评论区告诉我~
//
更多好看的
文章来源:视觉志(ID:iiidaily)用文字记录生活,用照片描绘人生,每晚听你倾诉喜怒哀乐,陪你走过春夏秋冬,撑起朋友圈数千万人的精神世界。作者:韩小兔菌。

你“在看”我吗?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长江的美丽变奏 7914921
- 2 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村高额彩礼治理 7985659
- 3 DeepSeek预测《哪吒2》最终票房 7887657
- 4 小包裹折射中国经济澎湃动能 7721966
- 5 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买农房、宅基地 7664945
- 6 王曼昱4比0胜孙颖莎 首夺亚洲杯冠军 7581186
- 7 马库斯被北京的空气质量震惊了 7493012
- 8 终于有部剧还原了我的高清童年 7373150
- 9 王楚钦亚洲杯夺冠 排名重回世界第1 7219617
- 10 李家超用《哪吒2》对白激励香港市民 71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