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椰子
来源:精读(ID:Jingdu999)
前段时间,有个话题火上了热搜:“当男朋友是北大学生”。点开一看,发现是一位叫“李嗲”的女生,用视频记录了自己和男友的甜蜜日常。当晚餐有虾的时候,男友会一边帮她剥虾,一边思考着生物学的知识:“虾属于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软甲纲,十足目。”去吃海底捞,男友会用筷子戳着碗中的食材,给她讲解脑子结构:当去超市,女友看见货架上的可乐,好奇问道:“所以健怡可乐跟零度可乐有什么区别?”没想到这也没有触及到男友的知识盲区,男友娓娓道来:“它们用的糖不一样,健怡可乐没有加阿斯巴甜,阿斯巴甜是一种二肽。”当女友生病发烧时,男友会拿出手机,细心地对比不同药的药效。
当女友骨折时,男友则会翻出长长的药物说明书,阅读药理。当女友便秘,四天拉不出粑粑时,男友会贴心地给出建议:“菌群失调,可以试一下能促进肠道菌群生长的东西,双歧因子之类的。”
男友会的还有很多,比如:讲解昆虫分类、教女友编程、帮她订正财务作业......评论区里,很多人对这位北大男友的博学表示钦佩:“生物系的还辅修财务和编程?”
有人羡慕这种随时随地可以拓展知识面的体验:“有这样一个百科全书男友,感觉好幸福。”
有人也分享了自己类似的经历:“我老公清华硕士毕业的,然后我们在家看《Interstellar》,一边看一边暂停给我讲解宇宙和物理知识,终于当年在电影院没看懂的电影,被他科普懂了。”
当然,也有很多人看不惯这种喜欢“掉书袋”的行为,觉得是卖弄学识、令人反感:
但事实上,这位女生自己本身也是人民大学的学生,属于是学霸情侣了,人家高智商情侣间的日常就是喜欢互相学习、共同成长进步,实在不必要上纲上线。我也不觉得这位北大男友的行为是在秀知识,他更像是牛顿口中的那个乐于寻找新知识的小孩:“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真理的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者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当你的知识密度越高、见识越广的时候,你看待事物的维度,明显和其他人就不同了。别人看虾是虾,看可乐是可乐,但站在更高维度思考的人,已经跳脱出了这一层面,看到了更大的系统。经常有人会提起“读书无用”论,觉得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到头来不还是得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普通的工,跌入繁琐,洗尽铅华。但这种论调,其实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读书和不读书,拥有的,真的是不一样的人生。刘润老师提出过一个概念:高维思考。你有多高的思考维度,就会有多高的认知水平。现代数学之父笛卡尔,有一天躺在床上,看到天花板有一只蜘蛛。蜘蛛悬挂在房间里,然后,它沿着蛛丝往上爬,爬到天花板。然后,又继续沿着蛛丝,掉下来。笛卡尔,就这样看着这只蜘蛛,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问题:如何来准确计算、准确标明蜘蛛在房间里的位置?它在左边,还是右边?它在上面,还是下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来标明蜘蛛的位置?笛卡尔就这样看着房间,望着三个墙面,发现地面和墙角形成的三条线。
一个几何问题,就被笛卡尔转换成了代数问题。一个难以描述的问题,变成一个极其简单的答案。蜘蛛在哪,从单一维度,二维平面,是很难描述的,必须借助三维的空间才能定位。所以,当维度太少、维度太低的时候,我们常常觉得困惑而复杂。而当维度更多、维度更高的时候,就会更容易洞察事物的本质,将复杂的东西看得一清二楚。有句话说得好:“站在1楼,10楼,100楼,看到的风景是完全不一样的。”认知水平较低的人,往往喜欢从单一维度思考问题,做事比较狭隘固执,而且容易被诱导和煽动。认知水平较高的人,则能够从更高的维度去思考和寻找问题的答案,思维开阔、更容易接近本质,并找到多种方式解决问题。我们之所以要多读书,其实就是通过不断的阅读,去提升自己的思考维度,打开自己的视野格局,看到更大的世界,和更多的可能性。他的母亲患了肌无力,病情恶化时,全家人都陷入了焦虑和恐慌之中。他听说上海有一位专门治疗此类症状的专家,于是就带着全家人连夜赶到了上海。到了之后,却发现自己根本挂不上号,那个专家更是无处找寻。这时,身为博士的他突然想到,既然是专业名医,一定会有自己出版的著作。于是他翻遍了相关书籍,找到了这位医生的邮箱,便将自己的情况写在邮件中,发给了医生。不久后,他便收到了回信:“周一上午来加号,就说给我发邮件的。”挂号问题得到了解决,他母亲的病情也得到了及时的控制。就像作家李尚龙写道:“20多岁最伟大的投资,就是把自己放在各个领域里疯狂地阅读,拼命地成长,让这些思想长在你的身体里,让这些文字刻在你的记忆里。”你的知识积累,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的思维,进而帮助你对一件事做出判断,指导你的行动。当你的积累到了一定的水平,站在足够高的维度,即使面对人生中的突发状况,你也能应对自如。2条建议,帮助你进行认知升级,站在更高的维度看世界。李笑来提出过一个“人脑操作系统模型”,他认为,人脑操作系统由3个层面构成:最核心的是概念与关联,在他看来,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的依据就是:看他脑子里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外围是价值观、方法论。为自己的价值观做排序,这需要在准确认知概念及关联后,才能够有能力去比较:在什么样的情境,哪个比哪个更重要?原因在于,如果你不能准确知道,这个价值是什么,那个价值是什么,就无法判断它们之间,孰优孰劣。在比较判断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行动。而行动要有效,则要讲究方法论。支持核心和外围升级,是通过实验和践行。通过实验和践行,才能够量化反馈,验证方法论的有效性。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很自以为是。2、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开启空杯心态丰富认知。3、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物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4、不知道自己知道:永远保持空杯心态,认知的最高境界。
多达95%的人,处在第一种,也就是“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而这也是多数人之所以碌碌无为的原因。如果要能够持续地进行认知升级,以获得持续成长,只有一条路径:破除自以为是心态,以终身成长为目标,不断地谦虚学习。愿我们,都能通过不断阅读、学习,在一片混沌之中,寻找到光亮。作者:小椰子,人气专栏作者,每天陪你一起读书。个人微信公众号:小椰子专栏(ID: xiaoyezizhuanlan)。已出版书籍《你的自律,给你自由》、《自律的人生更自由》。本文首发于精读(ID:jingdu999)。
商务合作:15201337588(微信)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