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11年,他再次“出道”,秒杀一众流量明星……

百家 作者:新东方 2022-01-11 12:35:06

每个人的起点不尽相同,有人生在罗马,而有人可能一辈子都在奔赴罗马的路上。可即便手里抓到的牌再烂,你不打完全局,又怎么会知道最后谁输谁赢呢?


——女同事说

文章来源: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

作者:桌子






偶然看到一条视频。


几位身着黑色西装,穿着白衬衣的男士,精神奕奕地往前走。


穿过古朴如城堡的灰色建筑,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拍照。


那一幕,像极了霍格沃茨魔法学院里的场景。



这条视频获得了170多万点赞。


视频中的中国面孔,帅气自信。在一众异国面容中,气质也丝毫不逊色。


在那身帅气大衣的掩映下,没人知道,他失去了双臂。



他的故事,比视频更精彩。 


故事的主人公,叫杨孟衡。 


出生于1990年的他,经历了两次人生的巨变。 


第一次,是在7岁那年。 


1997年,杨孟衡在玩耍时,不幸被高压电击伤,虽然捡回一条命,但他从此失去双臂。



最开始,杨孟衡无比自卑,他不敢出门,更不敢跟小朋友一起玩。 


但他的人生,不能就此止住。 


父母不可能照顾他一辈子,哪怕要花比常人多十倍、百倍的努力,也要让他学会独立。 


他们先让他学会用脚写字。 


最开始,杨孟衡不知如何控制力道,夹着笔的脚趾,总是磨出血泡。 


血泡磨穿了,还是要继续写,常常弄得血肉模糊。 


他无数次哭着想放弃。



为了让儿子坚持下去,母亲开始陪他一起用脚练习。哪怕磨出血泡,也没有放弃。 


三个月后,在母亲的陪伴下,杨孟衡学会了用脚写字,母亲也学会了。


10岁那年,杨孟衡被选中,成为昆明市残疾人田径队运动员。



可命运,似乎对这个男孩特别苛刻,他在这里种下了梦想,也品尝了失意。 


他练习跑步,却因赛制规则改变,取消了他那个级别的项目。 


改练游泳,代表云南参加残运会,却因腿伤,仅获第六。



冠军梦未竟,他就因为腿伤越发严重,遗憾退役。 


从7岁到17岁,这10年,杨孟衡一次次遭遇了人生的重创。 


命运似乎并未垂青这个男孩,意外致残,梦想落空,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艰难。 


是一蹶不振,还是奋起直追? 杨孟衡选择后者。 


他迎来人生第二次转变,一头扎进学习中。 


阔别学校两年,他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快适应。 


他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迷茫期,不知自己该干什么,也不知出路。 


班主任劝他:不能放弃。 


这句话在他心中生了根,如果连自己都放弃,任何人都无法帮助自己。 


此后,杨孟衡拿出练习游泳的劲,开始学习。 


他几乎是玩命在学。 


永远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 


一个不懂的数学题,哪怕研究一晚上,他也要弄明白。 


每一个知识点,他都下了苦功夫去钻研。 


高一那年期末,父亲给他定下了挤进年级200名的目标。 


他轻松完成,并且名列前茅。 


像习武之人打通了任督二脉,杨孟衡此后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 


他多次参加学科竞赛,拿过几次一等奖。 


2010年,19岁的杨孟衡,迎来了最重要的挑战——高考。 


坐在那个几乎能决定命运的考场,他竟然出奇地镇定。 


那1000来个日日夜夜的努力,给了他底气。 


在规定时间内,杨孟衡用脚答卷,交出了594分的好成绩,他也是那一年,宜良县高考状元。


他进入了中山大学,大学四年,始终没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2014年,大学毕业的他,保研至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6年,杨孟衡远赴剑桥大学求学,并顺利获得硕士学位。



如今的杨孟衡,依旧坚定地走在前进的路上。 


他成立公司,到处演讲,用自己的优势和学识,去帮助那些迷茫中的年轻人。 


没人想到,这个看上去连自理都困难的人,竟然杀出了一条血路。 


没人能相信,失去双臂的他,用双脚,踏出了未来。 


未来还长,他也会一直在尝试的路上。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生来就赤手而来,两手空空,又何必惧怕逆境带来的痛苦。 



命运没有对他格外垂青,可他用无臂的姿态,拥抱了美丽人生。  


11年过去,失去双臂的杨孟衡,依旧生猛积极地活着。 


这是所有人都乐于见到的。 


命运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这也是他多年人生的写照。 


走到今天这步,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也承受了更多痛苦。 


深夜点灯熬油读书的时刻,课堂上飞快地用脚记笔记的时刻,都为今天的人生,写下注脚。 


没有经历过他的艰辛,无法理解其中的苦楚。 


可他的奋斗生涯,依然有值得普通人借鉴的地方。 


我总结为几点: 


1、拿到一手烂牌,也可以把它打好


失去双臂的杨孟衡,人生开局就是地狱模式。 


可他坚持,将残酷的人生,走出了康庄大道。 


这一路的经历,漫长而痛苦,所以,他才配得上今天的成就。 


绝大多数时候,我们不能决定人生的剧本,但你能决定,要怎么演好它。


罗翔老师曾说过一件事。 


他在司法考试遇到过一个学生,高考没考好。 


有人骗那个学生,你只要交钱,可以让你去大学就读,先上车后补票。 


他信了。 在大学里,他拼命学习,考上研究生,通过司法考试。 


最后毕业才发现,毕业证是假的。 


连带着,研究生成绩作废,法考成绩作废。 


他没有颓废沮丧,而是花一年半时间,拼命学习,自考本科。 


如果没有前四年的拼命努力,他不会如此顺利。 


可有了那四年的刻苦攻读,他依旧要花费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 


最难的,是失去一切后从头再来。 


但他顶住了。 


一年半后,他拿到毕业证。 


重新参加法考,参加研究生考试,全部通过。 


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将逆势,重新扭转回来。 


我很喜欢一句话: 


有时,你拿到一手烂牌,但必须继续玩下去。你要做的,就是尽全力,求得最好的结果。 


我们无法预知自己拿到什么样的牌,但奋起直追,还是堕落消沉,都在一念之间。 


真正的高手,往往是打好一手烂牌的人。 


前段时间,清华一名贫困生的自白,刷屏网络。 


出生在单亲贫困家庭的他,上大学时,穷到连学费都交不起,他的自白书里,却让人看到一颗坚毅不屈的灵魂。 


出生贫困,却以省前十名的成绩,拿到大学奖学金。 


每个月400元生活费,却还拼命省钱买书,去做兼职赚钱,最后成功保研清华。 


明明自己也不富裕,却每学期拿出3200元资助四个孩子。 


即使被生活踩到尘埃里,他依然,在地底开出绚烂的花。 


海伦凯勒说过:我曾因为没有鞋子而哭泣,直到一天,我遇到一个连脚都没有的人。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过着比我们还不如意的人生。 


有人就此消沉,有人拼命斗争。 


逆袭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在命运的谷底,依旧有仰望星空,奋力攀爬的人。 



2、你所理解的“吃苦”,可能是错的


大多数人,对于吃苦,可能理解错了。 


每天工作十几小时,苦不苦? 


身体残疾苦不苦? 


贫穷苦不苦? 


都苦,但这是生活安排给你的,你迫于无奈。 


被动吃苦和主动吃苦,是截然相反的。 


前者是压抑之苦,是困守;后者是开拓之苦,是进取。 


真正意义上的“吃苦”,是对目标有更迫切的期望。



之前,复旦图书馆打卡图火了。 


有人一年打卡1424次,有人225次学到闭馆,有人167次学到凌晨才离开。



浙大疫情时,凌晨做核酸检测。 


一些学子,在等待的间隙,不忘捧着书借着灯光看。 



成为学霸,都是有原因的。 


他们不是天生就更聪明,只是对成功更为迫切的普通人罢了。 


为此,他们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耐住寂寞,沉下心。 


这样的“苦”,有足以改变他们一生的能力。 真正意义上的“吃苦”,是长期聚焦于一件事。 


是为了达成目标,可以放弃无效社交,放弃娱乐生活。 是忍受不被理解和孤独。 


是即使自己身处泥潭,也不忘给自己增加更多技能,一步步走出困境; 


是即使自己身处高位,也仍旧勤奋上进,稳固现有的生活,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吃苦的本质,是一种自控能力和自制能力。 


这才是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根本原因。 


3、读书,依旧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


如果没有参加高考,取得好成绩,杨孟衡的人生会是怎样? 


社会的就业环境,对残疾人不那么友好,他的未来,是想象得到的艰难。 


可现在,他有学历,也有被知识武装的头脑,能做的,有很多。


对普通人来说,读书,可以改命。 


对他们来说,更是如此。 


读书与不读书,过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记录篇《18岁的流水线》,大多数都是初中毕业,甚至没毕业就进厂打工的年轻人。



他们一日日重复体力劳动,拿着微薄的薪水,几乎人人月光。



当他们不想这么辛苦,去外面闯荡。最终,因为没有一纸文凭,不得不一次次返回这里。 


一纸文凭,有时能决定人命运的走向。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无法赚到超出认知范围以外的钱。 


你不得不承认,读书多少,和收入水平是挂钩的。 


前段时间,“华为年薪200万聘用博士”的消息,刷屏网络。 


出生寒门的博士,通过读书,实现了个人跨越,连带着,带动整个家庭脱离贫困。 


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对普通人而言,一生中,改变命运的给予,不多。 


能够被抓住的,更是少之又少。 


可无论出身、环境还是性别,你仍然能用3年汗水和努力,换一张名校门票。 


作家陈岚说:对寒门学子来说,我们必须做得更好,才能实现阶层的流动。 


读书,仍然是这个时代,少有的公平的事。 


它仍然是我们逆天改命的最好舞台。 


人生就是如此,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无法操控自己的境遇。 


但我们依然,能凭借努力,让命运的风向,更偏向自己一些。 


你就是自己人生的舵手,扬帆起航,还是搁浅,都在一念之间。



每日互动

读书给你带来怎样的意义?

评论区告诉我~


//

更多好看的

最“孤独”的中国外交官:独守岛国3年,住草房吃树叶,一人撑起大使馆

我眼中的论文VS导师眼中我的论文

一集飙到9.2,续集强势杀回,这片封神了!


作者简介: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块腹肌的兼职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职员,三观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观 ,个人微信公众号: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

“在看”我吗?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百度热搜榜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