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慕容复:太用力的人生,是一场灾难

百家 作者:十点读书 2022-01-03 13:39:18


年少时看《天龙八部》,我总觉得疑惑:


慕容复出身名门,家里的“还施水阁”藏有各大门派的武学经典,身边还有忠心耿耿的“四大家臣”;


他的绝技“斗转星移”,虽无法与主角团——萧峰、段誉、虚竹抗衡,但在江湖上也能碾压各路高手;


更难得的是,他长得丰神俊朗,气度不凡。既有王语嫣这样的女神为他读遍了武林典籍,也有阿碧这类温润女子为他守在燕子坞。


为何他一手好牌打成稀烂,最后竟成为了“疯子”?



后来,经历人世变幻,我才明白:


慕容复的人生太过用力,不给自己留丝毫喘息的空间。


他的生命里只有复国二字,过分消耗了自己,也透支了信心、人心以及底线。


盛名不符,信心不存


和电视剧不同的是,原著中的慕容复很迟才登场,但江湖上早已流传他的传说。


什么“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姑苏慕容家最擅长的就是以对方的成名绝技杀人;


什么“南慕容,北乔峰”,能与天下第一帮——丐帮帮主乔峰齐名的,唯有慕容复。



其他人谈及慕容公子,也是一脸神往,认为“公子只应天上有”。


可到慕容复正式出场时,他的所作所为却令人大跌眼镜。


在珍珑棋局,慕容复被鸠摩智缠住下棋。正在他凝神细想间,鸠摩智说了一句:“你连我在边角的纠缠也摆脱不了,还想逐鹿中原么?”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慕容复立即联想到自己四处奔波却一事无成的窘境,他深受刺激,便要拔剑自刎。


一个名震江湖的公子,气量怎会如此之小呢?


只因慕容复从小便被灌输“复兴大燕”的目标,他小时候读书习武是为了复国,长大后四处奔走也是为了复国。


正是因为他对复国太执着、也太用力,所以提前消耗掉了耐力、毅力,在遇到挫折时,就会更容易失去信心。


这使他在为人处世时,产生了一个副作用——特别在乎面子。


他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也容不下别人的优秀。


还是在珍珑棋局,慕容复在下棋时拔剑自刎,出乎所有人意料。


他的“四大家臣”来不及做出反应,只能大声惊呼。


幸而段誉机敏,他用六脉神剑救下了慕容复。


刚得救的时候,慕容复还做到了礼数周全,他向段誉拱手道谢。


可在事后,丁春秋在“珍珑棋局”闹事,要大开杀戒。段誉想要阻止,可六脉神剑还没练到家,无法随心所欲地出招。于是,段誉便向慕容复求助。


慕容复不肯帮他,他说:“段兄方家在此,小弟何敢班门弄斧?段兄的六脉神剑,再试一招罢!”


一股酸味扑面而来,哪里还有半分“侠义无双”的公子范儿?



《一代宗师》里有一句台词:人活在世上,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里子。


强者专注于里子,而弱者只在乎面子。


很多读者在看慕容复的故事时,总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一个与萧峰齐名的人物,到后面会越来越弱?


信心消耗殆尽后,过于在乎面子,就是其越变越弱的原因之一。


机关算尽,难聚人心


当然,对于慕容复来说,他的目的是复国。


武功比不比得过萧峰、段誉,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凝聚人心。


36洞主和72岛主为了对付天山童佬,聚在一起开会。慕容复误入他们集会的地方,和对方打了起来。打斗之间,对方出言不逊,侮辱王语嫣。


慕容复虽心中对36洞主和72岛主十分鄙夷,但他并不在意他们对王语嫣的无礼,反而起了招为己用之心。


他心中盘算着:36岛主和72洞主人多势众,围攻天山童姥定是胜券在握,自己如果能够相助,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卖个人情,何乐而不为?


为此,慕容复做足了戏。



他对36洞主和72岛主这样说道:


“在下见到诸位武功高强,慷慨仗义,心下钦佩,有心要结交这许多朋友。诸位杀敌诛恶,本来也不需要在下相助,但既交上了众位朋友,大伙儿今后祸福与共,患难相助,慕容复供各位差遣便了。”


言辞恳切,谦卑有礼,36洞主和72岛主听闻无不交首称颂。 


话是说得很漂亮,不过这话在真诚的虚竹面前,则显得不值一提。


彼时的虚竹,已经成为灵鹫宫的掌门。在了解到36洞主和72岛主是因为“生死符”而围攻缥缈峰后,他直接提出要无条件给36洞主和72岛主解毒。


36洞主和72岛主感激涕零,瞬间归顺于虚竹。


后来慕容复对虚竹无礼,他们坚定地回护虚竹,不愿搭理慕容复半分,慕容复算是白忙活一场。


世人总道慕容复和虚竹相比,少了些运气。


其实是慕容复自己忽视了一条规律:因利而聚,就会因利而散。


你可以靠人格魅力吸引人,也可以靠真诚赢得人,但绝不可能只凭利益计算,就能拉拢人。


然而,慕容复并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


少室山上,慕容复故技重施。



萧峰因为契丹人的身份,被中原武林各大门派围攻。


姑苏慕容的“四大家臣”都很佩服萧峰,本想助他脱困。


慕容复却认为,这是拉拢中原武林人士的绝好时机。他打的还是顺水推舟的如意算盘,认为自己胜过萧峰,就能成为武林盟主。


为此,他不顾声名,和臭名昭著的丁春秋、庄聚贤站在一起,准备以三打一。


不过,他没料到,段誉、虚竹挺身而出,他连靠近萧峰都难。


最后,慕容复被段誉打散头发,想要偷袭段誉不成,反被萧峰大骂“萧某大好男儿,竟与你这样的人齐名。”


从此,慕容复成为中原武林的笑柄。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活一世,不能总是计较利益得失。


过分计较、算计,就只会败坏自己的人缘。


突破底线,得不偿失


少室山一战后,慕容复的名气大损。


但是他仍有燕子坞可回,身边仍有“四大家臣”辅佐,王语嫣也仍死心塌地地跟着他。


这个时候,摆在慕容复面前,有两个选择。


要么放弃复国,他可以拥有一个幸福无忧的下半生;


要么继续复国,但给自己时间反思过去的错误。


或许这样,慕容复还不会落得成为疯子的惨局。


然而,在少室山受辱的慕容复,自尊心大受打击。


急于翻盘的他,开始寻找捷径。


在得知西夏公主招募驸马后,他决定应选。


他满心满眼想的都是:当上驸马、获得西夏的军队支持、复兴大燕,全然不顾身边的王语嫣。



为了不让王语嫣伤心,段誉劝慕容复放弃参选,结果被慕容复推到井底。


王语嫣见慕容复行事凶残,与慕容复发生争执。慕容复不但不反省自己,还把错误倒推到王语嫣头上,冤枉她对段誉有情。


两人推搡间,王语嫣也掉入了井底。


慕容复虽不想杀王语嫣,但在她掉落井底后,也不愿顾及她的死活。


为了彻底扫清驸马之路的障碍,慕容复直接搬来一块大石,堵住了井口,做人做事不可谓不绝。


尽管大费周章,慕容复并没有得偿所愿。


西夏公主招募驸马,是为了找她的“梦郎”。


慕容复并非“梦郎”,当然不可能得到驸马之位。


而慕容复的无情,也直接导致了王语嫣的离开。仅论复国,他是损失了一名通晓武林秘笈的大将。


然而,慕容复并没有收手,他为了皇位,已经越走越远。


他与“四大恶人”之一的段延庆联合,想要篡夺大理的王位。


他以为段延庆没有孩子,就认段延庆为义父,想让他传位给自己。


他的家臣包不同劝谏慕容复:这是不忠不仁不义不孝之举。


哪知慕容复一反手,就将与自己出生入死十多年的包不同打死。


其他三个家臣见慕容复一点都不顾及往日恩情,便离慕容复而去。


尽管不再有人能阻止慕容复,但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玩笑。


因为段延庆是段誉的生父。


这就意味着,即使段延庆篡位成功,也不可能将皇位传给慕容复。



一切的一切,都和慕容复的预想太不一样。


他放弃了感情,放弃了骄傲,放弃了原则,却仍然事与愿违。


从一个盛名在外的公子,变成了一个无人理睬的孤家寡人。


慕容复如何自处呢?


最后,他只能疯了,才能得以解脱。



卡夫卡曾说过一句话:


“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


而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哭啊、抓啊、拉啊,就像一个小孩扯桌布,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只不过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了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


慕容复就像卡夫卡所说的小孩,他的桌上有很多东西。但他偏要把桌上的东西扯到了地上,扯掉了自己的体面,也扯掉了自己做人的底线。


如果他愿意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对自己多一份接纳,也许他就会拥有不一样的结局。


正如一句话所说:这个世上多少得不偿失,都是用力过猛。


想要获得美好生活,我们需要学会款款前行。


作者 | 彼海,灯下读历史,执笔走天涯。

主播 | 安东尼,朝鲜冷面下藏着一颗韩国烧烤的心。

图片 | 97版《天龙八部》剧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