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链”里红利多

百家 作者:言江 2021-12-20 20:41:22
前几天,南疆一位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给记者打电话,说今年棉花收成比去年还好,合作社年底要给社员分红,希望记者能过去看看分红场面。
对于农民来说,依托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一年下来能体味到春华秋实、不负耕耘,是很充实、很幸福的事。
这几年在基层采访,记者发现农业生产中的红利越来越多,采访过程就是见证农民分享各种红利的过程。每一种农作物从种到收,每一项乡村产业从小到大,都在源源不断地释放着红利。只不过,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棉花,在产业链延伸上、在红利释放上更具有代表性。
棉花从一粒种成长为一株苗,从一朵棉演变成一根线,从一匹布加工成服装、床上用品,要经过多个环节;延伸的榨油、化工、农机、物流等产业,又跨越了多个领域。如果没有政策红利的加持,棉花只能停留在传统产业的窠臼里裹足不前。
曾经被称为“土专家”“田秀才”的种棉能手,现在成了流转有上万亩土地的合作社负责人;曾经小时候不愿意拾棉花的年轻人,现在成了凭借农机月收入过万元的致富带头人;曾经弹棉花加工网套的个体户,现在拥有了自己的棉纺企业。
在新疆,和棉花打交道时间较长的人,都能如数家珍列举出一连串政策红利:种棉本身有补贴,再加上良种补贴、购买农机补贴、回收残膜补贴、农业保险、价格保险等政策,让棉农种棉有信心、有底气;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工程、多样化土地流转模式、多渠道就业政策,让广大棉农增收有思路、有门路;优质棉花资源、地理区位优势、充足劳动力资源以及在税收、贷款、电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着东部纺织服装企业向新疆迁移。
新型农民、产业工人、农场主、植保飞手、种植基地、乡村工厂、纺织产业园……在新疆基层采访,走到哪里都能遇到很多这样的采访对象和采访点,其中很多与棉花产业有关。无论是发生在棉农身上的变化,还是发生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里的奇迹,记者从中看到的是科技红利的集中释放。棉农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棉田管理,通过无人驾驶来完成播种,通过电脑屏幕来监控纺织生产线。
一些棉农感慨,科技红利的释放,解放的不仅是棉农的手脚,有些农民干脆把土地流转出去,变身工厂产业工人。进城就业安家的农民越来越多,加快了新型城镇化进程。
采访中,记者还听到“棉花链”上的农民、城镇居民、疆内外企业家的共同感触,那就是在稳定红利和发展红利面前,棉花产业只会越做越强,他们的事业会越来越顺利。每一位受访对象的身边,都有一群不同民族的朋友,各民族齐心协力来干一件事情,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就是民族团结、协同发展的红利;每一位受访对象,提到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言语间都流露出幸福和自豪之情,这就是生态发展的红利。
记者:张治立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相关链接


援疆风景线丨湖北供销助力新疆棉俏销四方


新疆棉花再获丰收 机采率将破80%


新疆棉花收购结束 农发行累计投放收购贷款505.17亿元


新疆棉田开启冬灌模式:喝“冬水”啦!


言江 

        微信号:xj-talk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