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世间再无梅艳芳,但想出第二个杨千嬅,也没那么容易。采访杨千嬅的那天下午,她刚刚结束《梅艳芳》在广州站的宣传活动。
很多人看到杨千嬅出面宣传,以为她就是电影中梅艳芳的扮演者。“不是的,其实我演的是一个唱片公司的经理。”作为一个分量不重的配角,《梅艳芳》的监制在找杨千嬅之前,却坚信她一定不会拒绝。“因为我知道她跟梅姐一样很仗义。有事就找杨千嬅小姐,除了她,没有第二个选择。”果不其然,杨千嬅不仅接下了这个角色,还“感到很荣幸”。虽然梅艳芳已经去世18年,但“香港艺人,最会记得她”。借着电影的上映,我们和杨千嬅聊了聊梅艳芳、聊了聊香港乐坛,也聊了聊她自己。1989年的冬天,梅艳芳以“最受欢迎女歌星”的身份出现在香港歌坛“劲歌金曲颁奖典礼”的现场。距离梅艳芳出道不过6年时间,但这个奖,她已经连续拿了5年。电视那头的杨千嬅还在读初中,她看着节目里身穿紫裙的梅艳芳,从未想过自己在11年后也会站在那个领奖台上。1989年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腾讯视频截图
1995年,还在做护士的杨千嬅参加了香港新秀歌唱大赛,拿到名次之后,就辞掉工作,专心做歌手。那几年的新秀歌唱大赛,被称为香港明星的摇篮,对华语歌坛贡献极大,前有李克勤,黎明,后有郑秀文、陈奕迅。更巧的是,梅艳芳也是从这档节目出道的,只不过她是第1届的冠军,杨千嬅是第14届的季军。被华星签约后,杨千嬅和梅艳芳的关系,从粉丝歌手变为师妹师姐。梅艳芳只比杨千嬅大11岁,但那时的梅艳芳早已成为香港乐坛极为重要的角色。在杨千嬅还未出道前,梅艳芳、张国荣和谭咏麟就已“争霸”香港歌坛,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两王一后”就是当时香港乐坛歌手的天花板。杨千嬅在电影《梅艳芳》中饰演梅姐唱片公司的经理Florence。/豆瓣
那个时候,杨千嬅和其他几位选手才刚刚参加完比赛没多久,梅艳芳就找他们去一个旧的戏院拍MV。“我看到她时很惊慌”,杨千嬅现在都还能记得自己当时的局促。“但她其实是一个非常温柔的大姐姐,她知道我们很紧张,所以会主动靠近我们。”杨千嬅也是后来才知道,自己的第一首主打歌《狼来了》,本是梅姐的,但梅姐最终还是给了她。那个时期的香港乐坛,竞争异常激烈。男歌手中,四大天王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女歌手中,李玟、王菲、陈慧琳的人气也在节节攀升。而在杨千嬅刚出道的5年里,并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作品。但这5年间,梅姐给了她很多演出上的建议,教她处理人际关系,与此同时,也不忘关心她的工作进度。“那个时候新人去做电台访问,不是个个都会被人看得起的。但是我第一次去那里录节目,就有梅姐陪我,所以大家才会对我比较热情。”杨千嬅:梅姐在我身边,我就有一种安全感。/微博截图
“我当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新人,但是梅姐对待我们就像对待家人一样”。在采访过程中,杨千嬅时常会用“大爱”这样的词来形容梅艳芳,但我们能感受到,梅艳芳给杨千嬅最大的影响,可能是在对待舞台的态度上。“拍这部电影之前,我对于梅姐的经纪人一直有误会。当时梅姐身体很不舒服,但还要去非常冷的地方拍广告。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梅姐自己的要求。”梅艳芳对舞台的珍惜和坚持,让身处迷茫期的杨千嬅“也突然有信心跨过去了”。
两个“唔够靓”的天后日本人拍过一部纪录片,叫《香港女星图鉴》,开篇就很直白地告诉观众:“在香港,只有美女,才能成为女明星。”但深入了解过香港娱乐圈的观众,就会知道这句话有多站不住脚。梅艳芳和杨千嬅能被评为港坛天后,靠的还真不是颜值。“天后”这事可不是我乱说的,有图为证。
虽说审美是很私人的一件事,可回到30年前,最受欢迎的长相,还是偏清纯的玉女型。在流行五官精致小巧的年代,梅艳芳硬朗的面部线条,在很多人眼中都称不上漂亮。就如同黎小田对梅艳芳的评价:“她不算选手里面最好看的,但她舞台气场很好,再过十年,都不会出一个像她这样好的。”果真,快二十年过去了,我们还是没能再遇到第二个梅艳芳。“和才华相比,他的颜值不值一提;和人品相比,他的才华不值一提。”梅艳芳除了歌手和演员的身份以外,还有一个就是慈善家。她出道后就拿奖拿到手软,27岁就宣布不再领奖,只因她想把机会留给新人。圈里人都知道,只要有困难,都可以去找梅艳芳借钱,而且是不用还的那种。2003年非典的时候,梅艳芳当时的癌症已十分严重,但她还是四处奔走,最终筹到了2300万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娱乐圈,就算巨星井喷式出现,但也只有梅艳芳一个能被称为“香港的女儿”。再说回杨千嬅,单论长相,她按照当时的审美标准,只能说顺眼,依旧算不上是美女。就算刚出道时赚的大部分钱都用来买衣服了,但是杨千嬅打扮起来还是差点意思。她在采访里哭笑不得:“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我的衣服怎么穿都是错的。”梅艳芳也对杨千嬅开玩笑道:你作为一个艺人,怎么可以这么不懂打理自己的形象?久而久之,连陈奕迅都说:在香港,不用减肥也能火的艺人,除了我就是杨千嬅了。《新扎师妹》的截图,是不是更适合给《笑中有泪》做封面?
2001年的一个颁奖典礼上,杨千嬅哭得很激动:“我生得唔够靓,也没有几千万宣传费,我什么都没有,只有心口一个勇字。”有人以为杨千嬅的勇,用在了当初从医院辞职闯乐坛,或是嫁给比自己小5岁的丁子高。但其实,足够真诚才是她最勇敢的地方。真诚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杨千嬅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此。她从不惧怕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情绪,她既能笑,也敢哭。演戏笑场、演唱会笑场,连主持节目也会担心自己笑场。杨千嬅被指常常笑场NG。/腾讯视频
杨千嬅演唱会突然大笑,边笑边向粉丝道歉。/腾讯视频
别人做主持人最怕忘词和口误,杨千嬅却最怕笑场。/环球在线截图
连梅姐都忍不住会打趣问她:“为什么你每天都在笑?”杨千嬅答不上来,因为她觉得“就是很开心啊,也没什么原因”。除了“大笑姑婆”,杨千嬅还有一个外号——“红磡孟姜女”。那些年开过的演唱会,杨千嬅几乎场场都哭,她的个人演唱会也被粉丝称为“哭泣专场”。领奖哭、唱歌哭、上综艺也哭。/《妻子的浪漫旅行》截图
如果说情绪管理是所有艺人的必修课,那么杨千嬅从来就没有及格过。杨千嬅第一次参加颁奖典礼时,她表现得完全不像一个歌手,很慌张,看到明星比粉丝还激动。唱片公司都看不下去了:“千嬅,你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你是来工作的,不是来追星的,请你冷静一点。”粉丝嚷嚷着“多看杨千嬅,自己都变傻”,但是杨千嬅就是用这份“傻”,演出了方丽娟的憨、余春娇的俗,使得杨千嬅的《勇》够真、《烈女》够味。不靠样貌也能成港圈天后,足以说明梅艳芳和杨千嬅身上独有的东西,对于这个圈子来说,有多珍贵。后梅艳芳时代的港式文艺腔一个时代的流行音乐,总能唱出那个时代的面貌、映出那个时代的骨相。活跃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那批老牌香港音乐人,作品中充满年代烙印:质朴、宏大、有力。那是香港经济起飞的年代,粤语歌曲通过电影、电视的传播,如星火燎原,彻底改变了华语流行音乐。说杨千嬅改变了香港乐坛流行风向可能有些夸张,但杨千嬅开创了新型的音乐表达是确有其事的。/@杨千嬅 微博截图
那时的流行音乐,无论家国情怀还是市井生活,都可以写入歌曲,唱到街知巷闻。
而进入21世纪以后,港乐大气磅礴、侠气纵横的时代逐渐过去。听众逐渐从涵盖各个年龄层,变成了以年轻人为主,主题也多是情情爱爱。黄霑在他的博士论文中认为,这时的粤语流行曲已经开始衰败了。但依然有一批音乐人坚持在小情小调中,放入不一样的文艺和思想,形成了独特的港式文艺腔。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期活跃于实验戏剧舞台的艺术家们——接受过西方音乐、戏剧训练的一代人,此时开始广泛尝试商业流行曲的谱曲与作词。杨千嬅歌曲背后的音乐人,很多都是这批风格各异的艺术家。当时的女歌手中,既能驾驭快节奏的K房快歌,又能把握细腻文艺的慢歌,杨千嬅是为数不多的一个。那首经典的《再见二丁目》,便是港式文艺腔的代表作。“原来我非不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如能忘掉渴望,岁月长,衣裳薄。”杨千嬅的声线,能把歌里的无奈和失落描得淋漓尽致;而于逸尧的曲调,把歌词的情绪渲染得意味悠长。杨千嬅有很多经典歌曲来自于逸尧、何秀萍、黄伟文等音乐人的手笔,他们既了解《红楼梦》和张爱玲等文学经典,也熟知实验戏剧的艺术手法,给粤语情歌带来了更多百转千回的表达。极少有人说杨千嬅“文艺”,这个词在这个年代听起来似乎并不善意。其实“文艺”是个好词,只是被玩坏了。/豆瓣
杨千嬅给人的印象是率真的,因此当文艺细腻的歌曲交到她手上时,才显得不做作、不矫情,唱得分外动人。《少女的祈祷》中只想“与他再爱几公里”的少女心,《野孩子》中“不受命令就是一种最坏名字”的叛逆,《可惜我是水瓶座》中“拿来长岛冰茶换我半晚安睡”的失落,还有《冬天的故事》中“每件毛衣都挨得很靠近,每条围巾都贴近”的心思……这些嬅式情歌,通常没有华丽辞藻,却总能让现代女性心有戚戚。如今看华语乐坛,多久没有再出现这样脍炙人口的情歌了?虽说世间再无梅艳芳,但想再出第二个杨千嬅,也没那么容易。余春娇:谁年轻时没爱过几个渣男?《瓣嘴2》第2期,2017-04
听众审美对流行音乐创作与演唱的影响,2010-07我们都爱杨千嬅,却不是因为她的平凡2018-12-05,澎湃新闻港台流行音乐在不同时期的风格比较,王崯&王鑫,2013《1980 年代的流行歌唱:时代的情绪表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 年,8月,A08 版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