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受权转载自“视觉志”,id:iiidaily;作者:Darcy


顾诵芬一直有航空报国的信念,这跟他童年的经历分不开。“七七事变”时,7岁的顾诵芬,亲眼看着日军的飞机密密麻麻地飞过,去轰炸中国军队的兵营。巨大的爆炸声,给年幼的顾诵芬带来极大的震撼——没有航空,你将来还得受人欺负,一定要搞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飞机。1961年,由于一直投身于航空事业,31岁的顾诵芬还是单身,时任601所(航空工业沈阳所)总设计师的黄志千,对他青睐有加,将自己的妻妹介绍给了他,情投意合之下,第二年两人就结了婚。

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丈夫的工作需要极强的保密工作,即便是对家人也不能吐露半字,因此相比普通家庭,江泽菲需要承受的还有更多。一天,江泽菲偶然听别的家属说了顾诵芬的工作,回到家后,她决定逗一下丈夫,就跟他说了他工作的一些事。一看如此,江泽菲才跟丈夫说了实情,她是在公交车上听别的家属说的。
在研发我国第一架高空高速战斗机歼8歼击机的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抖震问题,十分棘手。那个年代的科研条件十分简陋,为了发现问题所在,顾诵芬决定亲自坐飞机上去观察。其实,在两人结婚几年之后,他们的媒人黄志千,就在一次出国途中因飞机失事而去世,痛定之余,家人们就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坐飞机。但顾诵芬还是去坐了,而且一去就是三次。他不敢让妻子知道,每天骑着自行车说上班去了,实际是到了机场。

后来,江泽菲还是知道了此事,她责备丈夫,你怎么什么事都净带撒谎的呀?丈夫回答,我告诉你有什么用?我反正觉得应该去,我就得去,完了你担惊受怕,还不如甭担惊受怕呢。
如今,两位老人住在北京市北五环外的一座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家属楼里安享晚年。
常年一心扑在工作上,顾诵芬对家里的照顾自然就少了,江泽芬不可能没有抱怨过。所幸的是,与抱怨相比,她更理解自己的丈夫,也因此能几十年如一日地支持着他,支撑起这个家。其实,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能发现,从那个年代走来的国士们,他们的爱情,无一不让人感动。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与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是同窗好友,莫逆之交。钱家和蒋家也都是江浙一带的名门望族。钱均夫夫妇膝下只有独子钱学森,很希望有个女儿,见蒋百里的三女儿蒋英活泼可爱,就恳求蒋百里夫妇把蒋英过继给了他们。从此钱学森和蒋英就开始了一段青梅竹马的时光。虽然后来由于蒋英思念父母,蒋百里夫妇把她接了回去,但两人的感情也就此建立。
再后来,钱学森远赴美国留学,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学,蒋英也去了德国,在柏林音乐大学修习声乐。再次见面,已经是1947年。这一年,蒋英学成归来,在上海兰心大剧院举行了归国后首场独唱音乐会,轰动上海。此时的钱学森,也已经是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教授。

正所谓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两人再续前缘,在上海举行了婚礼。婚后,蒋英跟着钱学森来到了美国。

但没曾想,此时的美国风云突变,钱学森因被怀疑是“间谍”而受尽折磨。有一次,在被关押了13天后,蒋英去探望丈夫,发现他极度虚弱,丧失了说话能力,回家一称,轻了十多斤,这更坚定了夫妻俩回国的决心。在电影《钱学森》中,有这么一个片段。美国特工在通知钱学森不能离开美国后,问蒋英会留在美国吗。蒋英斩钉截铁的说:“我会留下吗?真是笑话!”

后来,在中国政府的斡旋之下,钱学森一家终于回到祖国,在世界上引起轰动。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评价: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他掌握着火箭武器的重大机密。但毛主席评价,对我们说来钱学森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啦。当钱学森开始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忙碌后,经常“失踪”数月,蒋英不得不去国防部“索夫”。在大概猜到丈夫的工作性质后,虽然已经是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但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蒋英服从安排去中央音乐学院当了老师。经常看到有些媒体称蒋英是钱学森“背后的女人”,但这个说法有些欠妥。其实蒋英所取得的成就,在她这个领域,也是泰斗级的,只不过为了丈夫的事业,为了家庭,为了祖国,她选择了牺牲自己。

她本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但她更深明大义,钱学森不只属于她和孩子,更属于祖国和人民。当然,为了伴侣的事业,而甘愿做出牺牲的,除了妻子,也有丈夫。作为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最为人熟知的是她的青蒿素,但人们不知道的是,生活中的屠呦呦,是一个十分“粗线条”的人。
在电视剧《功勋》中扮演屠呦呦的周迅,直言这种性格跟她很像——说话直接,也不会拐弯抹角,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也不是很敏感,不是精于照顾家庭的女人,更多的是在自己的事业上下功夫。
晚年的屠呦呦说过,要让身边的生活琐事变得井井有条,“我依然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我家老李做。”
这个“老李”,就是她的丈夫李廷钊。
两人是宁波老乡,也是中学同学,李廷钊还一直暗恋屠呦呦,幸亏姐姐的牵线搭桥,两人才最终喜结连理。
婚后,屠呦呦一心扑在了研发抗疟新药上,照顾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李廷钊的肩上。
李廷钊大学学外语,后来也去苏联进修过冶金,但为了妻子,他不得不在事业和家庭间做出取舍。照顾孩子,做家务,家里的一切他都门清。
两人生活的常态就是,屠呦呦很晚才下班,到家后,李廷钊问她,饿了吧?来吃饭。

李廷钊曾说过,屠呦呦很不会照顾自己,有了病连病假都懒得请,害得自己落了一身病。如果没有丈夫的理解和照顾,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爱工作甚于爱自己的人,能把自己折腾成什么样子。屠呦呦在青蒿素的人体试服阶段,带头服药做实验,让本就虚弱的身体雪上加霜,患上了中毒性肝炎。心疼的李廷钊为了支持妻子的研究,也服下药物做“试验品”。不过在后来的采访中,他总强调“她获奖和我没关系的”。

当李廷钊陪着屠呦呦站上诺贝尔领奖台的时候,还曾笑言,做了一辈子厨师,保姆,临老还当起了秘书。最后,用另一位国士的爱情故事来做结尾。他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国士们爱情的缩影,最具代表性。这个人就是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他的故事跟顾诵芬很像,都是投身于祖国最尖端的科学领域,都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于家庭上就很少顾及。于敏的氢弹研制工作,保密要求甚至比顾诵芬还高,导致家里人在长达28年的时间里,都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电视剧《功勋》里,孙玉芹问于敏,我可以什么都不问,那孩子们呢?他们每次问我爸爸在干什么,为什么老是不回家,我怎么说呀?其他小朋友问他们,你们的爸爸是干什么的,他们说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连爸爸干什么都不知道,我麻烦你教一教我,给我一份标准答案行不行?但即便是有很多牢骚,孙玉芹对丈夫的理解和爱,始终如一。就在于敏在一线为氢弹而奋斗时,北京,组织上为了慰问一线科研人员的家属,专门组织了新年联欢会。联欢会上,家属们纷纷倾吐这些年来心里的苦水。轮到孙玉芹发言时,她说,这个国家,不仅靠男人们顶着,也靠咱们顶着。咱们可不能倒下了,这一倒下,家就没了。



他说他第一个遗憾,就是亏欠妻子太多。她照顾了我55年,我觉得对不起她。第二个遗憾,就是对孩子们管教太少,他觉得,他们现在应该也会抱怨。2012年,妻子的突然离世,带给于敏巨大的悲痛。他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对着照片睹物思情。他经常念叨的一句诗是,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来源:视觉志(ID:iiidaily),用文字记录生活,用照片描绘人生,每晚听你倾诉喜怒哀乐,陪你走过春夏秋冬。转载请联系(ID:iiidaily)授权。

▲关注“广东共青团”B站、抖音、微博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