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高知家庭VS普通市民之家:不同背景带来的差别有多大?这两个19岁女孩就是答案……

百家 作者:青年文摘 2021-09-09 16:38:20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遇言姐(席越)

来源:遇言·不止(ID:Yuyantalks)

转载授权请联系原平台


前几天看到新闻说,由于疫情影响和航班受限,国际滑冰联盟取消了花样滑冰中国赛场。我心里有点小遗憾。

因为原本,我还在期待看到朱易和陈虹伊。

不出所料的话,朱易和陈虹伊会代表中国参加明年的北京冬奥会。

上图:朱易

下图:陈虹伊


这两个女孩子都是19岁,一个是美国回来的归化运动员,一个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大妞,一个有着学识卓越的高知父母,一个来自略显拮据的普通家庭。

此外,这两个孩子都遭受过严重的伤病。

朱易被冰刀扎进骨头,几个月无法上冰训练,医生只得给她的脚组织内放了一块海绵。

陈虹伊的头部曾被别人的冰刀不慎踢到,血流如注,也曾因为脚严重崴伤无法训练。

这两个女孩子都特别美好,坚韧、谦逊、恬淡、温雅,看起来腼腆羞涩,说话细声细气的,内里却勇敢执着,每临大事有静气。

一看就是中国文化里长大的孩子,有一种深藏若虚的东方女性之美。

两个背景不尽相同的家庭,都培养出令人羡慕的女儿,两个孩子的性格气质还如此相似。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是:一个精英的诞生,家庭因素有多大?

我们就来看看,朱易和陈虹伊,两个女孩的家庭有什么共同点。



有网友在首体偶遇了火苗(陈虹伊的小名),说火苗默不吭声跟自己较劲,摔得叫人心疼,摔完了马上又爬起来接着练。

我看过陈虹伊几年前的一个专访节目。

在视频留言区,大家都在感慨火苗的家境比普通中产还差些。狭小的房间,斑驳的墙壁,一张学校式样的单人小书桌,火苗得弓着背迎合它的高度。


然而,这丝毫没有妨碍火苗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要归功于她有一对非常好的父母。

火苗家离紫竹院公园不远,公园里的湖水冬天会冻住,有些人去湖面上滑野冰玩。

火苗3岁的时候,父亲带她来滑冰。

那时候火苗连一双儿童冰鞋都没有,父亲让她穿着鞋子套上母亲的冰鞋,就这样在极为不正规的条件下开始接触滑冰。


谁想得到,3岁的火苗套上母亲的冰鞋,三两下便滑了起来,滑了一大圈才回来。

普通人第一次上冰,能站起来已经不容易,火苗穿着不合脚的冰鞋居然上来就能滑。

父亲当即便认为这孩子滑冰有天分。

在室外滑了一冬天的冰后,火苗主动要求给她报个班,这也符合她父亲的教育主张。

火苗的父亲总是说,现在的孩子很少看到有下了课蹦蹦跳跳的,孩子应该生龙活虎,咱们不报什么奥数,要报就报个运动班。

陈虹伊

花滑是一项烧钱的运动。

火苗的课时费从开始的一堂课80块到一堂课100块,再到后来的200块、300块。到火苗14岁时,一年的训练费用已经高达20多万。直到3年前入选国家队后,火苗才不用自己掏钱训练。

前边说了,火苗的家境并不富裕。

她的父母开网店维持营生,前些年网店的生意不太好,父母自己的生活十分节俭,把省下来的钱全花到火苗的花滑训练上。

除了教练费、场地费,一双专业冰鞋2000块,一套考司藤(注:花滑表演服)上千块,此外孩子还要学习舞蹈、体操、地面练习。

陈虹伊

一个普通家庭若是投入了这么大笔钱,父母对成绩有所期待也是正常的。

但是火苗的父母对成绩的事儿十分淡定。

尤其是她的爸爸说,没有什么值不值得的,就算现在不滑了也值,能滑到今日已经是一种成就,孩子的经历都是她的财富。

对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家长能够这么豁达,真的是挺不容易的。


火苗的母亲,说起孩子的事直掉眼泪,一直念叨“要不就算了吧”。

“最难捱的是状况的反复,好不容易看到一点希望,接着又是一片漆黑,一切都得重新再来。”火苗妈妈说。

但只要孩子不想放弃,父母就二话不说支持。

因为父母给予了足够的自由度,火苗反而特别重视自己的选择,特别执着地学滑冰,到时间就来,从来不迟到。



朱易也有一位跟火苗父亲一样开明慷概的父亲。

朱易的父亲朱松纯在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担任教授,多次担任美国国家级人工智能项目的负责人。


朱松纯自己从中国到美国都是学霸,但从来不要求女儿像自己一样钻研学术。

朱松纯是个温和的父亲,从不去干涉女儿的兴趣。

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孩子喜欢什么都随她,不要求女儿专攻一项,任由她折腾。

后来,朱易爱上了花滑。200美元一天的训练费,朱松纯毫不犹豫地付钱。女儿滑出一点名堂来,太太辞了工作陪孩子,父亲则帮孩子磨冰刀、做按摩。

朱易(左)

讲真,跟俄罗斯那些“炫技”相比,火苗和朱易都不是天赋绝佳的选手。

火苗身高1米73,青春期时一年窜高10厘米,跳跃动作对她来说更加困难。

刚开始练专业花滑的时候大部分教练都不看好火苗,觉得她重心太高,表达能力又不强,当时比她厉害的孩子很多。


朱易的情况也差不多。

7岁半才开始学花样滑冰,16岁才开始练勾手三周跳,比其他专业选手的进度慢了不少。


但是,火苗和朱易又都是特别能坚持的运动员。

尤其是火苗,一边滑冰一边上学,成绩还能保持在班级前10名。

老师说火苗的在校时间只有其他同学的1/4。上午上3节课,下午上1节课,中午和晚上都要训练,学习对她来说是副业。

正因如此,火苗特别珍惜时间,比赛前的晚上都还在写作业。

“时间就那么一点点,你不珍惜,就没有了。”火苗说。


因为条件受限,教练带着火苗到处找冰滑,连商场里的冰场都用上了。

商业场地的冰质不佳,冰面上有凹槽和雪花,大部分专业选手是不滑这样的冰的,但是火苗就这么磕磕绊绊地坚持着。

即便是哭,她也避开不让教练看到,滑到冰场另一侧抹眼泪,让人感慨这个女孩子的成熟和教养。

这大概也是由于宽松的家庭氛围,促使孩子主动去承担自己的选择。而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和支持,让孩子心理稳定并有安全感。

就像羽生结弦一度想要放弃滑冰改打棒球,他的父亲也是温和回应想做什么都随孩子。结果羽生结弦纠结了一阵子,还是选了继续滑冰。

后来羽生结弦说,如果当时父亲严厉逼迫自己,自己很可能会产生逆反情绪,讨厌滑冰。

父母对孩子宽容温和不施强迫,孩子更会认真对待自己的决定。



回到这篇文章开头的问题:一个精英的诞生,家庭因素有多大?

家庭的因素很大,非常大,但不是大家以为的那种。

这些年网上最能够带节奏的话题是“阶级固化”,是寒门难出贵子,但与此同时,普通家庭出身的优秀孩子从来都不少。


培养孩子,真不是比着烧钱多上几个兴趣班的事儿。

家庭气氛影响着人格的形成。所谓家庭因素,意味着——

1. 良好的教育条件。
2. 健全的人格培养。
3. 明确的人生目标。
4. 无私的支持鼓励。

朱易和火苗的家庭,经济能力不一样,文化水平不一样,但都是温暖的所在。

火苗家所有人都是她的支持者。

姥姥知道火苗喜欢金妍儿,对着电视拍了很多张照片,洗出来让舅舅给火苗捎去。

火苗家斑驳的墙上贴着从电视上翻拍下来的照片,让我感觉这个拥挤的小空间里充满了爱。


朱易家也是一样。

爸爸妈妈说话都是轻轻柔柔的文人作风,在朱易小的时候,父母从不会因为孩子弄坏了东西而训斥她。

朱易的爸爸说:“当家长暴跳如雷对孩子咆哮时,孩子接收到的是一堆乱码,除了因害怕挨骂而哭泣外,不明白家长的任何指令。”

朱易说她的爸爸非常温暖宽容,就好像伙伴一样。


我发现身边的年轻家长,比起我父母这一代人,明显更懂得尊重孩子。他们关注孩子的全方面成长,包括心理、性格、素质,甚至不少家长为了孩子专门修了正向心理学课。

这些在爱与尊重中长大的孩子,与在紧张和冲突中度过的孩子,在人格上有很大的不同。

像火苗这样的孩子,无论选不选择滑冰,我相信她都能够把握好自己的一生。

有些调动焦虑的文章说养孩子靠“拼爹”,这话其实没错,只不过拼的不是财产地位,甚至也不是舍不舍得砸钱,而是家庭氛围和家长智慧。

中国的花滑女单从陈露之后已经低迷了20年。

我很期待陈虹伊、朱易的优秀表现,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去开创属于他们的时代。

回到这篇文章的主题:

一个精英的诞生,家庭因素有多大?

很大,大概是全部。


这两个女孩子真好呀!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1年第18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文章转载自“遇言·不止”(ID:Yuyantalks)。遇言不止:不盲从,且好看,女性进阶指南。也可在头条号、新浪微博、腾讯看点、网易新闻、百家号等全网平台搜到@遇言不止。


▽ 更多推荐阅读 ▽


《扫黑风暴》之后,这个「疯子」终于红了!


马龙赛场上1张偷拍照流出,打脸了多少“敬业”的流量明星?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百度热搜榜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