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建信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建筑信息化的浪潮下,让BIM突破「第四维」

百家 作者:36氪 2021-08-31 21:39:56

近日,4DBIM服务商「云建信」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高瓴创投和碧桂园创投联合领投,老股东保利资本持续加注。


全方位聚焦建筑业生态的职场剧《理想之城》热播,让建筑业再次成为国民热议的话题。

制片方借助“危与机的冲突”赋予了建筑业再次引起观众共鸣的使命。在发展惯性与新兴技术的交锋下,建筑业具备“解构”与“变革”的双重特性,痛点和供需矛盾凸显,传统产业链的认知被不断颠覆。比如剧中,在工程施工和运维过程中,就出现了大量信息不对称、设计方案与施工现场打架、安全责任多方推诿等情境。而这正是因为缺少了“信息化”可以赋予我们的管理枢纽和风控作用。

当然,这些问题在现实中都正在得到解决。在数字化转型和建筑信息化的趋势下,数据已成为建筑的宝贵资源,在施工和运维等涉及多主体、多场景、多变化的环节中,基于“人”的管理和流程思维,正在逐渐被基于实时数据的“模型”替代。数字经济时代,施工数据、虚拟模型以及整个数字化体系,正为整个建筑行业带来一场革新。


第二次革命

作为智慧建造的重要概念之一,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通过连接数据,将生产进行信息标准化,从而建立完整的建筑工程数字模型。

从业务场景出发,建筑链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设计、施工与运维。在设计方面,作业信息化、资料可视化、多方沟通高效化等维度均已有相应的解决方案;而在施工方面,由于涉及的问题复杂多样,对于从业人员的现场管理、资源整合、高效决策等能力均要求极高。此外,建筑运维也对基于数字的设备管理、能耗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目标。

然而,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各自独立的管理平台,使得多端协同下的数据挖掘难以实现,为建筑智能化设下了一道无形的门槛。

2015年,住建部发布第一条BIM政策,将建筑信息化提升至国家建筑发展的战略层面。这让包括「云建信」创始人兼董事长张建平教授在内的BIM行业领军人物,感受到了将数十年BIM科研成果实现广泛行业应用的发展机遇。



其中,基建作为国民支柱产业之一,拥有万亿级别的市场空间。在国家政策、行业规范和市场教育等多维因素影响下,BIM正逐渐成为行业标准。


数字化基建

早在十年前,就有从业者利用BIM思路构想数字时代的建筑行业,包括方案设计上的智能分析、规范检查、云协同;施工阶段的BIM模型推动设计前移等。而在近些年,随着技术应用提速和信息密度加深,BIM已经受到市场和资本的初步验证,相关领域内已有数十家企业完成融资。

围绕施工和运维进行PaaS层布局和智能BIM自主研发的「云建信」,就是其中最受青睐的入局者之一。

近日,「云建信」完成了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高瓴创投和碧桂园创投联合领投,老股东保利资本持续加注。资本加持下,团队快速发展,研发人员增加近一倍,加速将20余年的科研成果进行商业转化。同时,各投资人也将对「云建信」进行应用场景、产品迭代等多方面赋能。

「云建信」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领先的BIM服务商,旗下云平台在传统的三维数字模型基础上加入了“过程模型”的理念,以时间作为第四维,从而支持BIM推演和模拟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形成4DIM动态信息管理模型。

「云建信」基于清华大学二十余年的前沿科研成果沉淀,以及在包括国家体育场(鸟巢)、广州西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大型项目中的深刻洞察积累,基于自主研发的4DCloud云平台,改变传统的本地化存储、阶段割裂的BIM运行模式,通过强大的数据上云承载和处理能力,打通施工运维阶段各个节点,真正实现数据流转共通,从而体现出BIM的真正价值,代表了全球领先的技术水准和服务能力。

清华大学BIM成果转化产品发布会

高瓴合伙人、高瓴创投软件与硬科技负责人黄立明表示:“张建平教授领导的「云建信」是一支兼备深刻行业经验与令人兴奋的技术领先性团队,凭借对建筑信息模型底层技术的创新式研发,「云建信」完成了从施工到运维“动态过程模型”的产品搭建,有力提升了建筑产业全链条中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我们看好「云建信」成为智慧建筑行业中重要的引领者。”

碧桂园创投管理合伙人牛若磊表示:“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建筑业的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升级是撬动行业转轨进入新周期加速道的驱动器。BIM作为建筑信息化的基础型技术,是支持建筑信息收集、运用及管理的能力底座。云建信是国内全生命期4DBIM技术先行者,碧桂园创投看好云建信在BIM技术领域的创新探索,并期待未来云建信能进一步助力产业深层变革。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建筑领域的前沿技术,为推动建筑数字化助力。”

老股东保利资本副总经理李文轩表示:“保利资本长期关注建筑科技赛道,我们看中清华大学张建平教授团队数十年BIM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持续研发能力,率先将三维建筑模型与工程进度进行结合,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作为云建信A轮投资人,保利资本见证公司基于自主可控BIM云平台实现产品化战略转型,面向地铁、路桥、市政等基建场景衍生产品级解决方案,快速渗透市场,也恭喜云建信获得新一轮融资,进一步发力建筑设计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中国建筑信息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蕴含精细化、信息化管理需求,相信云建信以BIM技术为底座,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及建筑工业化提供数据支撑,为建筑信息化做出贡献,促进行业发展并创造长期价值。”

符合中国基建特色的产品化发展路径,是张建平教授团队坚定的战略和信念。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云建信创立之初就以大型项目为契机锤炼产品,打造行业内的标杆项目。目前,面向地铁、路桥、市政等基建场景的产品解决方案日臻成熟,产品化率不断提高。

基于BIM集成的问题和数据连接的理念,「云建信」在2016年上线了4DCloud云平台。PaaS层的整合与集成,能够高效支持多方在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实现跨平台的BIM应用,同时兼顾数据的一致性、灵活性、可扩展性,为工程项目的全生命期BIM管理和提供支撑。在4DCloud云平台基础上,公司研发出施工管理系统Power4D、智慧梁场生产管理系统Smart4D、智慧运维管理系统Wonder4D等多个产品,并且已经能够打通施工和运维阶段各个节点上的用户,最终实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云建信」主要切入轨道交通、路桥和地铁工程三个方向。在轨道交通领域,「云建信」以地铁业务为核心,在施工阶段服务于广州地铁、武汉地铁等标杆客户,沉淀标准化可复用模块;同时,将施工阶段数据延续至运维阶段,实现轨道交通精细化运营。

在路桥领域,「云建信」已覆盖了国道、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项目类型,并与山西路桥、中铁大桥局、浙江交工、中交集团下属等多个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梁场、量价等产品形成了特色解决方案。

在市政领域,「云建信」主要围绕快速路改造、地下综合管廊、水厂等项目提供解决方案,服务标杆案例包括长沙湘府路快速改造工程、世园会延庆地下综合管廊、郑州第二水厂等大型项目。


以上这些成功的产品创新与业务拓展,正是源自于「云建信」拥有一支技术积累深厚、行业经验丰富的团队。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张建平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90年代初就开始从事 BIM 的研究与项目应用,是中国BIM技术和IFC标准的最早研究者和推行者之一,研究成果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CEO吴大鹏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拥有超过16年的BIM产品开发及项目实践经验,同时担任中国图学学会BIM专委会委员;公司核心技术团队由清华大学毕业的博士、硕士组成,均是建筑信息化领域中同时拥有建筑行业业务背景与前沿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建筑的生命周期

智慧建筑是我国的长期发展目标之一。

“智慧”二字代表着智能环境,即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创造与思维能力的广泛渗透。这也预示着城市建筑体系将以智能公共服务、大数据平台的形式存在。5至10年后,建筑的工业化和智能化将会影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的全生命周期。

“将施工和运维打通,使建筑数据的价值得以发挥,这就是建筑工业化的前提。”张建平教授认为,想要打通建筑行业的生命周期,需要在BIM的基础上向智能BIM发展。

在过去,设计、施工以及运维等各个环节主体,都采用独立的软件平台进行作业,无法实现建筑信息互通,也难以完成建筑数据管理。即使是部分跨阶段的BIM集成应用,也存在无法实现多方协同等问题,使得精确的BIM交付难以实现。

智能BIM的未来方向充满了想象力。技术融合方面,BIM与数字监控、现代测量、三维激光具有高契合度,能够进一步解决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的动态监测与分析,复杂结构施工自动定位与精度分析。此外,物联网、智能传感器、AR等技术也能够为下一代BIM提高运算精度、拓展应用范围。

海外市场,Autodesk、Bentley、Dassault等厂商早已开始进行BIM技术储备,国内进行产品转化相对较晚,但市场更加开阔。无论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发,还是回归建筑行业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愿景,BIM都正走在黄金时期。作为BIM技术发展的亲历者和技术的开拓者,张建平教授直言:“如果把建筑工程比作造车,信息模型就是引擎。”

依托于清华大学的科研成果和充满前景的国民产业,「云建信」正在打造一条全息全知、有始有终的BIM路径。未来,「云建信」将继续打磨每一块信息化基石,构筑行业大数据,驱动人工智能,撬起改变人类未来的杠杆。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