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邹晟:将容器化进行到底

百家 作者:QingCloud 2021-08-24 22:39:00

CIC 2021 云计算峰会结束后

青仔采访了去哪儿网基础平台技术专家邹晟先生

并整理了采访稿件

可搭配视频观看~



我是来自去哪儿网技术平台的邹晟,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 PaaS 平台的规划建设,近期主要在做容器化方面和混沌工程方面的落地实践。我们团队在公司属于技术中台,为业务研发和 QA 提供技术保障支持




Q

您的团队未来有哪些技术规划?


其实我们属于基础平台,我只能说一下我们团队的战略规划。因为近期云原生趋势非常火热,我们也准备拥抱云原生,目前正在实践的路上。我们今年年底会把容器化落地进行到底,把我们业务的所有应用迁移到容器。从明年开始,我们就开始继续下一步,比如说 ServiceMesh 的落地以及提高开发效率。我们会开发一些插件,让开发工程师可以在本地做开发,一键部署到测试环境,所有的东西都在本地电脑上完成。

另外是在我们的服务治理方面,因为云原生其实最后要解决问题,也是提效、服务治理方面的问题,为业务开发人员减负。所以我们在这个方面也做了一些规划,比如说服务治理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利用混沌工程减少了,所以我们明年也会在混沌工程演练这块多花一些时间,让我们故障系统、自动化平台以及我们整个 PaaS  平台形成一个闭环,为我们线上服务保障保驾护航。









Q

如何看待容器技术对
企业上云、云原生化、容器化的影响


在云原生还有容器化这个过程中,容器技术是必备的。因为容器的基础设施不可变,打包一次到时候运行这个特性决定了容器上云才有保障。只有我们全部容器化,我们、业务部门还有其他团队才有决心,才能相信上云,要不然没有容器这个技术的话,其实大家都持怀疑态度,所以容器技术是必备的,它是一个基础。









Q

去哪儿网容器化的进程是怎样的?


容器化在去哪儿这个进程,其实有四个节点:

  • 第一个节点就是 2014 年。当时  Docker  刚兴起,我们业务线同学在他们自己在开发测试环节做一些提效方面工作,比如说他们测试一个应用,关联的应用会有几十个,他们手工搭建非常费力,所以他们当时尝试用 Docker-Compose 去解决这个问题,当时是小范围,因为这个学习成本高

  • 第二个节点是 2015 年。当时调研了 Mesos 和 K8s,把他们数据平台里的 ES 整体迁到 Mesos,后来又迁移到 K8s

  • 还有一个节点是 2018 年。当时我们是在测试环境遇到了一个效率问题,就是 MySQL 在并发量大的测试环境交付的时候遇到了瓶颈,5 分钟 10 分钟才能交付;后来我们把整个测试环境 MySQL 容器化之后,现在交付速度是 10 秒之内。这也解决了测试环境交付问题;

  • 第四个节点就是 2020 年年底,我们所有的业务应用容器化。从这开始,我们逐渐把应用容器化提上进程,到现在为止,我们计划今年年底把我们线上的 3000 个以上的所有 Java 应用全部迁移到容器里。

这就是我们的容器化历程。









Q

您是什么时候开始用 KubeSphere 的?
遇到了什么问题


我们从今年年初开始用的。当时使用 KubeSphere 主要是性能问题。因为我们之前调研了一些其他多集群管理方案,由于我们场景比较特殊,测试环境有 5000 多,我们是按 namespace 去划分管理环境的,如果 namespace 特别多,其他的多集群平台其实是有性能问题的。后来我们调研了 KubeSphere,而它能满足我们对性能的要求,所以我们就选了 KubeSphere。









Q

未来会和 KubeSphere 有怎样
更深度的合作?


由于我们目前是初步使用 KubeSphere,当前我想到的需求是在监控和事件上,主要是可观测这方面,我们想把公司内部的监控系统融合到 KubeSphere。等 KubeSphere 4.0 发布之后,我们可能会提一些 PR,把一些通用的功能通过 PR 的方式贡献给社区、贡献给 KubeSphere。

当然随着我们使用场景的丰富,深度使用 KubeSphere 后,我们也会探讨其他的价值点。当我们找到 KubeSphere 其他价值点的时候,也会和 KubeSphere 合作,去共建这个社区,让 KubeSphere 变得更好。









Q

您如何评价青云和 KubeSphere?


我觉得青云是一个非常开放的一个企业,我觉得开源是非常值得推崇的,而青云在开源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尤其是 KubeSphere 这个产品,让人印象深刻。 我认为青云 KubeSphere 是非常专业的容器云平台,值得信赖,值得支持

希望青云 KubeSphere 在开源这条路上一往无前,始终如一。我们都是有技术追求的,都想把开源做得更好、做到全球级别。









Q

这是您第几次参加 CIC?
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我是第一次参加 CIC 大会,给我的印象就是非常活跃,还有大家都对技术比较有追求,这里有内容、有实践内容、有各种落地经验,还有一些对未来趋势的探讨。这些其实对拥抱云原生的人、或者走在云原生路上的人都是有价值、有帮助的。

我认为我们多了一种了解云原生的渠道,因为 KubeSphere 提供了一个平台,让行业内有最佳实践的这些公司同事能在这一个平台上共享、交流,所以我才能了解到其他公司的一些痛点,他们的实践也能反哺我们公司内部。我觉得这就是交流开源的精髓吧。



感谢邹晟先生的观点和祝福

采访是一种思想共享的探索式对话

观看采访的过程

似乎就与受访者共同经历了一场“旅程”

从“旅程”中能获得新的价值和发现

青云采访间还在继续,欢迎持续关注


- FIN -



点击走进青云QingCloud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百度热搜榜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