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告急!张文宏凌晨发文!关于防疫,我们该换思路了

百家 作者:平凡的企业家 2021-08-03 23:09:58
致读者:点击上方 “平凡的企业家 ” → 点击右上角“ ... ”→ 点选“设为星标 ★ ” 加上星标,就不会找不到我啦!

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原创:关不羽
来源:关胖侃财(ID:guanbuyu2020)

疫情以来,众多信息中我最看重的是张文宏医生的讲话。这次南京告急,张医生7月29日凌晨1点多发文表达观点,值得重视。

信息量很大。先做一点“阅读理解”。

01

张文宏的“与病毒共存”

1、疫情目前尚可控,未来一、两周是关键。这基本上就是张医生原话,就不摘录原文了。

那么,疫情会不会失控?这个风险是存在的,所以不能掉以轻心。南京“封城”为时已晚,其他专家也说到了,现实情况确实如此。张家界三千人隔离,想想也知道了。张医生的建议是“目前这个阶段最需要冷静,严格遵循防控策略,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尽量少出门,让城市慢下来。逐步逐区完成核酸检测,最差的时候就会过去”。

2、张医生谈疫苗保护的效果。张医生说的很清楚,“到底疫苗作用如何,最终需要真实世界的防控数据”。

关于海外抗疫的情况,张医生说到“目前英国和以色列的疫苗接种率都接近了70%,近期放开后,出现了感染人数的明显上升,但是这种发病率的上升不再造成医疗资源的挤兑,该病的病死率也从去年最高的18%,降至最近一周的0.1%。这个水平是接近流感的病死率水平”

张医生也专门讲了中国疫苗(也就是灭活疫苗)的有效性,用了智利上市后的数据——“智利利评估了今年2月2日到5月1日在全国大规模疫苗接种中国灭活疫苗人群疫苗的保护力,该队列包含列1020万智利人口,在2剂接种的人群中,中国灭活疫苗对预防新冠感染的有效性为65.9% ,预防患者的住院率保护力87.5% (95% CI,86.7-88.2),预防ICU入住率的保护力为 90.3%,对死亡的保护力为 86.3%。”

张医生的结论也很清晰,“中国灭活疫苗对新冠的重症化、住院和死亡的预防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如果以减缓传播和降低病死率作为目标,可以承担一定的保护,但是作为清零和根除疾病流行,可能是目前疫苗不能达到的目标。”

最后,张医生强调了“与病毒共存”的长期性,“未来各国均要面对的是疫苗降低了病死率与疾病的传播,但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市民的防控意识,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包括医院和疾控)的力量,才能最终达到与病毒的和谐共处”。

这一点尤为重要。市民的防控意识好理解,公共卫生体系的力量以什么形式发挥作用,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进入“与病毒共处”的阶段,肯定会遭遇到新的困难,其中有不少和此前的舆论引导有关。


02

信息误导“埋了雷”

这次疫情爆发后,我国的应对之严、效率之高,无疑是值得肯定的。明确了硬核抗疫的方针后,应急措施及时到位,总体上很成功。但是,抗疫期间部分媒体、自媒体的兴奋过头,为抗疫的后续工作留下了隐患。

比如涉及到疫苗接种,部分媒体和自媒体罔顾科学标准,片面渲染、夸大辉瑞等海外疫苗的风险。或许他们认为这凸显了中国灭活疫苗的优越性,却没有准确把握大众心理,影响负面。

中国的疫苗接种率目前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当然是人口众多、地域广大。但是,在中心城市的接种率也没有普遍达到足以形成群体免疫的水平,大众的怀疑心理是一大因素。媒体过度渲染海外疫苗的高风险,只会加剧民众对疫苗疗法的怀疑,并不会因此提高对国产疫苗的信任。
如果说刻意扬抑、上下其手的报道和评论是为了消除民众等待“洋疫苗”,事实证明那是杞人忧天。对外开放历史悠久的“十里洋场”上海,在6月底就达到了18周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率已达77.6%,而且接种工作开展的还是很平顺的。政府引导有利毋庸置疑,上海市民看惯洋货知道轻重,心态反而务实。

对海外疫苗的刻意贬低,还影响了民众对mRNA疫苗新技术的信任。这显然不利于我国今后采用mRNA疫苗增强防疫效果。

其实,我国的专业人士对海外疫苗的评价一直很客观,很多正规媒体的报道也是如此。钟南山院士就曾指出过,国外研制的辉瑞疫苗可以阻止90%的感染。可惜的是,专业的声音太小了,兴奋过头的嘴炮拿着更大的话筒。

中国灭活疫苗的保护率低于海外疫苗,这没有什么可遮遮掩掩的。在新一代疫苗产能没有跟上、风险不太确定时,先使用灭活疫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再根据实际情况,再进疫苗升级,是明智的选择。但是,夸大中国灭活疫苗、贬低海外的mRNA疫苗,会造成我国民众接受“第三针”的顾虑重重。

再有,对硬核抗疫的过度强调,制造了潜在的恐慌,不利于“与病毒共存”阶段的政策调整。问题也是出在了对海外疫情的片面、夸大。

这次疫情在欧美发达国家确实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很多国家在疫情应对上确实动作迟缓。但是,把他国的疫情应对措施说得一无是处,把其他国家说成了人间地狱,对我国抗疫有好处吗?

各国根据疫情的不同阶段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本属正常。一些政策即便存在瑕疵,也不等于一无是处。英国在疫苗接种率大幅提高后,宣布7月开始全面解除防疫措施的。

这一政策调整并不是鲁莽之举,事先充分预计到了感染人数上升的反复,政策目标锁定在降低死亡率、避免医疗资源挤兑的底线。当时国内一些媒体报道没有完整、如实报道,而是“英国又犯错”、“英国迎来末日”的片面评价。

从结果看,多半是打脸了。早点打脸也挺好,因为中国迟早也是要全面放开的,感染率也会因此上升。

时至今日,一味强调“硬核”才有效,放开就是灭顶之灾,感染率上升就是“世界末日”,有科学依据吗?有利于抗疫大局吗?抹黑他国抗疫,只会制造恐慌,会让民众对抗疫目标的预期提高到不切实际。

我们在抗疫期间报道了很多海外媒体、社交媒体平台对中国抗疫的正面反馈,但是我们对海外各国的抗疫报道却是记丑而搏。其中的虚骄心态、幸灾乐祸的恶意,对今后长期的长期防疫是非常不利的。

我们做对的地方不必谦虚,对不实之词、恶意指责理应澄清反驳,但是对人家的成绩也要有欣赏和学习的态度。疫情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灾难,“和病毒共存”更需要国际支持、国际合作,我们不希望被别人抹黑,也不要抹黑别人。

现在各国进入了疫情应对的新阶段,尤其是在疫苗接种率上的差距拉大后,各国的政策措施会分化。英国、以色列、美国的接种率领先,要以平常心待之。重点是看人家怎么一步步防疫措施“后撤”,如何应对感染率上升,这需要多一些专业角度的客观评价,这些声音要让大众听得到。这样做有利于吸取海外技术经验,也有利于民众的心态调整。
整天“美国吓尿了”、“日本完蛋了”的嘴炮,净耽误自家的事,何必呢?病毒既不和人讲感情,也不和人讲政治,既不仇日仇美也不反华,总是要面对真相的。


03

“与病毒共存”,要做好准备

对南京这次疫情反复,不能心存侥幸。该怎么防控就怎么防控,这是没办法的。只要措施到位,总会过去的,抗了那么久,多来一次反复应该不会影响大局。

南京方面是否存在失误,真应该认真对待。“基层工作人忽视防护”的说辞有甩锅之嫌,真实原因一点要查清楚,要真正找到问题根源的追责。机场是重要的传播节点。即使疫苗接种率提高、群体免疫形成,这样的要害部门也不可以失控。

现在看来,提高疫苗接种率是唯一可行的办法,短期、长期都有赖于此。相应的是,各种疫苗的有效性和局限性都要让民众心里有底,这样才能让让民众理解和配合疫苗接种。

另外,“与病毒共存”阶段初期很难避免感染人数增加,这就需要在医疗资源上充分准备。加强疫苗防护和有效治疗方法都需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才是抗疫的终极方案。硬核措施为抗疫大局争取了时间和资源,但这毕竟是有极限的。

金属都会疲劳,何况是血肉之躯的大活人呢?抗疫以来民众的神经紧绷,基层工作人员压力山大,再加上经济代价高昂,硬核措施早晚要解除的。加强精准防控,是要多想点办法的。

“和病毒共存”并不是最近才提出来的,事实证明了这就是抗疫能够做到的程度。根除目前是指望不上了,那么抗疫目标该如何量化设定?要有符合实际情况的标准。

更重要的是大众的心态。避免恐慌是重中之重,舆论引导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需要实事求是、专业自律的媒体报道,各路嘴炮真的应该消停了。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