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雷军到张一鸣,高手的蜕变之路有何共性?
邦哥推荐: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自律?为什么越高薪的越内卷?究其根本,是他们无一例外的在至少一个领域或者一次经历中,尝到过刻意练习的甜头。
来源丨三节课(ID:sanjieke01)
作者丨遊人
题图丨图虫
雷军曾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
但其实,成功的秘诀他只吐露了一半。因为飞起来的前提,往往是要“有所准备”。
自从雷军正式宣布“小米造车”,大家的议论就没停止过,都在猜测雷总这次要以什么商业战略来制胜。
而我则注意到一个细节,与他创办小米过程中的做法,非常相似。
有新闻透露,在正式宣布造车之前,雷军曾进行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与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进行深度交流。
我有幸也参与采访过雷军,那次采访让我印象深刻的,恰恰是他说在创办小米之前,自己作为一个手机赛道的外行,进行突破的方案,就是连续与100位工程师进行面谈取经。
这种方法,是不是看起来挺笨的。
但就是这种不断接触、不断提升的过程,让他迅速的从一个完全的小白状态,变为具备初步的系统化认知的行业分析者。
现在,在闯进一个新的领域时,雷军又拿出了这套方案。
可见,成功者知道且相信,自己的秘诀是可以复制的。而这套方案落地的核心逻辑,就是依赖于“刻意练习”。
是的,很可能你已经听说过这个名词。
但你对它的理解,或许一直卡在错误的维度,以至于没有提前意识到,雷军是在做“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其实并非一种“行为总结”,而是一套完整的“工具概念”。
我打败你,与你无关
大多数人,看完雷军的故事就觉得,我要成为业务高手,是不是见100位业务专家就行了。
当然没这么简单。
根据沙堆悖论,如果1粒沙子不是堆,那么2粒沙子也不是堆;如果2粒沙子不是堆,那么3粒沙子也不是堆;以此类推,1万粒沙子还不是堆。
看懂了吗,如果你见第一位专家之前,没有足够专业的问题及认知目标预设;在会见之后,没有反思复盘和新的问题、目标预设,来以完全不同的自己去见第二位专家。
那么,见100位和见1位,见1位和见0位,其实是没有区别的。
这种机械重复的行动,可以称之为无效内卷。
无效内卷,充斥于我们的各类日常工作中。
流水线的工人,每天记忆着不会改变的工作程序;工位上的你被动地跟随老板的安排,目标达不到却总是自己背锅;
日复一日的会议对齐,让你觉得精力被白白消耗;时不时地,还要假装加班,以防在内卷游戏中落后。
要避免自己工作的边际成本,不因无效内卷而持续走高。找准自己的价值,并加以强化,就显得很重要。
只有自己的价值大到一定程度,你才不会是围绕着工作机械公转的零件角色。而是能够实现自驱转动,并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价值主体。
强化的秘密,离不开“刻意练习”这一工具。
什么是刻意练习?按照提出者艾利克森的说法,刻意练习本质上是长时记忆的激活。
借助这一激活,使得个体无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都能够高效提升自己的表现与水平。
所谓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一般能保持多年甚至终身。
长时记忆在大脑里的作用,就像硬盘在电脑里的作用一样。
当硬盘拥有更大容量的内存、更高读取写入速度以及更强的随机反馈能力时,电脑的性能表现,也会随之倍增。
由此,长时记忆能力越突出的人,会具有以下几点处理问题的独特优势:
一是对领域里的术语及现象,具有专项认知和复杂加工的能力。
比如大家都习惯性嘲笑产品经理黑话多,但其实词汇象征着定义权和意义编码能力。
前者让你获得更多的工作博弈的筹码,后者则让你能够在一个自洽的逻辑体系中,进行独立思考和提炼产品认知,类似于获得了一个专属的沙盘推演工具。
熟练使用黑话,不代表一个产品经理有能力和认知准确;但有能力和认知准确的产品经理,一定能够灵活地运用黑话和创造新的概念名词。
这也是一个初级产品经理,走向具有方法论产出能力的高阶产品经理的基本表现。
二是对业务范畴和模型的理解更加体系化、结构化。
其实就是心理表征的创建和磨练,这里我们暂且不展开谈,放在最后一部分详说。
三是在判断问题、处理问题的效率与弹药库存上,明显超出常人。
比如职场老鸟,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往往比小白更快发现问题所在,并提出更多的解决思路。
最极端的例子,莫过于相继战胜李世石和柯洁的AlphaGo。它获胜的秘诀,就是在明白围棋基本规则的基础上,每天被喂养一百万局的对战训练。
不止如此,在复盘打分的推演中,AlphaGo进一步建立了反馈体系,并开始不断优化算法。
这已经不是比你优秀的还比你努力,而是像《三体》中说的“我打败你,与你无关。”
AlphaGo 把“高效而可怕的勤奋”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诠释了刻意练习概念的超级边界。
超越时间的信条,
下一站不是过去
时间本应是最好的复利,但很多人却困在了时间的循环中。
什么意思呢?
或许大家都听过,科比那句著名的话:“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然后就误以为,又是一个听腻的勤奋鸡汤故事。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句话还有后半句。科比的训练师问他什么时候结束练习,科比回答:“等我命中第800个投篮。”
这就是为什么你总能发现,有些人对他们所做的事情,如此擅长,以至于有些不可思议。
当然,我们已经知道这背后的秘诀,离不开有目的地刻意练习。
但要真正地做到刻意练习,并非易事。
首先,你要避免低效练习。即在反馈模糊、劳动成果难以判断的场景内,闭门造车。
高效刻意练习要满足的条件,至少有三个:
一是刻意练习,需要你应用在较为成熟的领域内。
当你知道要实现积极、有效的成果累积,需要借助哪些成熟方法、训练场景、验证条件及客观评估标准时,就可以持续提升刻意练习的有效性,并产生正向循环。
千万不要像当年王阳明一样,在一丛竹子下苦苦思索了七天的人生哲理,结果毫无所获。甚至还出现了幻视和幻听,最终大病一场,就显得得不偿失了。
二是可以借助有益的导师、同伴,来提升刻意练习的收益和耐力。
好的导师,就是好的引路人。
他可以在经验上帮助你避免重复一些常见的错误,以及由此带来的过量的时间耗费和心理负担;还能借助开阔的视野,给你更多的启发。
有了同伴,则可以借助社群或者社区,形成学习共同体,来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和相互监督。
三是利用隐性知识显化,可以让你实时获得刻意练习的应用反馈。
隐性知识显化,指的是在练习中会遇到概念、程序等抽象知识,而你需要在具体场景里把隐藏的变为暴露的,把不确定的变为确定的,把抽象的变为直观的,把概念的变为量化的。
现在大厂流行的A/B 测试,其实就算是一种低成本纠偏的应用。
又比如在销售演习中,有人模拟客户来对你的销售训练进行实时反馈,从而帮助你进行销售能力评估。
其次,即便是你掌握了高效能的练习方法,也要注意随着成果边际效益递减,最终转变为无效练习的风险。
这就要求你在刻意练习中,具备明确的目标感、专注度和动机保持。
也就是说,到了一站之后,你一定要迅速感知到下一站去哪里,而不是停在原地无所适从。
之所以会无所适从,无非是两个原因。
你适应了这一目标达成,为你带来的舒适度,也可以称之为自满。
但是,这种自满中往往混杂着别样的不甘。
就像做了20年的老师,只比教5年书的同事,强一点点,甚至在很多时候表现力还不如年轻的新同事。
他一定会觉得,大概自己真的老了,但就是不服。事实上,他不知道的是,并不是自己的生理年龄带来了衰退,而是缺乏刻意提高的练习,造成的缓慢退化。
伦敦大学的神经系统科学家马圭尔发现,那些能够在伦敦大街小巷熟练穿梭的“人形导航”司机,其大脑的海马体中负责空间导航的特定部位,比常人更大;
而那些活跃在行业中的司机,其脑灰质又比退休的司机更多一些。
用进废退的进化论法则,从来没有离开人类。
当你踏进社会丛林的那一刻,就要明白让你产生迷茫的浓雾,不会自己消散。
王兴曾提到,越专注,越有力量。他说,专注是第一位的,重要的不是向上或者向下,而是持续向前。
雷军的互联网创业七字诀中,也有“专注”一词。
专注在本质上,就是要求你敢于跳出舒适区,坚持在即定方向上自我锤炼,然后迎来认知和能力共同觉醒的晨光。
唯有如此,你才能超越时间的信条,让自己的未来永远向前。
累了、倦了,
大脑也想“饮茶先”
另一种情况是,你遇到了瓶颈,不知道该怎么提升了。
这个时候,你要做的是停下来分析问题,而不是独自懊恼。
一般来说,瓶颈的外因,其要素形势会更复杂一些,需要具体分析。
瓶颈的内因,则多来自于能力与目标不匹配、目标跨度不适合、动机动摇导致信心匮乏三个维度。
在刻意练习概念中,只要你的能力目标已经有人实现过,那么你就能同样做到。
之所以出现暂时的不匹配,无外乎能力上升太慢、目标太大或者节奏不对。
虽然在《刻意练习》一书中,作者声称“人人都可以成为莫扎特”,令人感到振奋。但事实上,只是在基础性的音高能力上,常人通过训练确实都能够达到。
但在更复杂的音乐技巧与创作表现上,一般人的自我提升速度,恐怕是难以与莫扎特相提并论的。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天赋这种神奇的基因要素,就像蓝buff一样,让携带者可以拥有更迅捷的反馈敏感性和持续生长的内在动力。
缺少天赋的加持,会让练习者在从高手到顶尖的转变中,变得异常缓慢而艰辛。因为,反馈拉长会阻碍纠偏效率,激情消退会降低专注力量。
面对这样的状况,你或者是调低刻意练习的目标,满足于高手状态;
或者是十倍勤奋,来补偿敏感性的劣势。那么你做的比有天赋者更好,也并非不可能。
就像龟兔赛跑一样,有天赋的人可能正在“熟睡”,而这就是你率先抵达终点的机会。
当然,如果你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天赋领域,重新设定刻意练习的目标,也是利大于弊的。
关于目标跨度和节奏的问题解决点,则是要对身体和大脑温柔一些。
研究表明,挑战越大,自己的大脑结构的变化幅度就会越大,也就意味着耗能更高。
人与人的体质又极不相同,有的人一个滑铲撞倒老虎,有的人则要喝十八碗酒,才能拿下。
所以,你要摸索自己身体和大脑可以接受的幅度和频率,来在距离舒适区不远的“甜蜜点”上,进行操练。
而不是急功近利地,让身体和大脑每天接受007的压榨。
还是简单的原理,适度提升挑战和迎接变化,会令身体或者大脑体验到兴奋感;而过度损耗,则会带来急促的懈怠、畏惧心理。
比如健身练习,如果一下子承压太多、锻炼太频繁,反而会损伤身体。
但刚开始练习的微微出汗,不仅不会过度劳累,还会为身体逐渐建立更强的适应状态,从而整体上提升健身效率。
至于动机问题,练习的过程,往往是充满乏味和枯燥感的;再加上很多时候结果并不会立刻显现,大脑里半途而废的想法,也就时常会浮现。
这个时候,为了安抚大脑,你可能要向粉丝精神取经了。
没错,就是学习追星族们,是如何持续激活自身的动机意识的。
想一想粉丝们追逐偶像动态的专注和热情,以及对偶像信息变更的敏感性,这种略显执着的自发性练习,其实就是被趣味性和社交货币驱动。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从自己的练习对象中,发掘趣味性和社交货币价值。
如何让乏味的变为趣味的,需要更好地运用大脑的奖励机制。
大脑负责奖励你,但它本身也需要你的奖励。
比如在达成一个极小目标时,给自己一定的物质奖励(奶茶、可乐、巧克力、冰淇淋等)或者娱乐奖励(游戏、追剧等),让大脑被激活的多巴胺与自己的练习活动,产生间接联系,是一个不错的趣味嫁接方案。
完成一个较高级别目标,则进行更具有仪式感的自我褒奖和压力释放。
比如吃个大餐、买个心仪已久的消费品作为送给自己的礼物,或者干脆给自己放假一周。
当然,最有效的办法,还是你能够真正的从练习结果中,得到成就感反馈。
一旦你在目标达成时,能够直接激活大脑的奖励机制,形成上瘾行为。这就意味着你会越练习越投入,越投入练习效果越好,从而形成正向循环。
在社交货币方面,你可以允许自己稍微夸张和虚荣一些。
对自己的练习成果,进行社交圈层内的适度夸大。
相当于提前借贷社交货币,从而给自己形成一定的归还压力,来激发自己早日达到这一结果的斗志。
比如经营自己的公众号、视频号、B站等媒介内容时,如果你每天坚持花费一个小时;在公开的时候,可以宣称自己有一个半小时,都扑在这上面。
这样,你会反复追问自己能不能做到一个半小时,从而会更有动力去尝试,并形成新的习惯。
但一些自己无法有效掌控的结果,比如数据表现等,并不适宜进行无法偿还的虚假表述。
或者,你可以提前宣称一个比你预期更小的练习目标,这样每次超过它时,都可以正大光明地炫耀一下,从而在别人的夸赞中惬意前进。
其实,仅仅是持续性的行为表现,就可以引发社交圈层的关注,进而形成外在无意识的监督氛围。
比如你坚持给三节课的公众号点在看,并转发到朋友圈。相信只要一个星期左右,就会有朋友好奇你是不是成为三节课员工或者学员了。
为了维持外界对自己的预期认知的稳定性,人们对于轻易停止造成这种认知的行为,往往有较高的警惕度。
而且,随着你的投入成本越高,自己退出的心理壁垒与沉没成本也会越高。
当然,最保值的社交货币,仍然是可以直观展示的练习成就。
比如健身效果的照片、粉丝的留言、工作获得肯定的证明等外化手段,都会让自身的心理获得感与练习本身,联系的更为紧密。
给脖子带上项链,而非锁链
比尔·盖茨说过:“人与人最大的区别,是脖子以上的区别。”
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自律?为什么越高薪的越内卷?
究其根本,是他们无一例外的在至少一个领域或者一次经历中,尝到过刻意练习的甜头。
大脑就对这种成功机制产生了深刻印象,从而想要将这种成功复制到生活、社交、工作的各个模块。
比如张一鸣,曾在微博上透露自己在B轮融资时,遭遇团队问题,出现了较大的情绪起伏。为此,他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反情绪化的反思练习。
半年之后,他又发了一条微博说:“能让我郁闷的事情,越来越少了。”
通过反情绪化的刻意练习,来完成极致理性的自我建设,无疑是张一鸣在创业时的自我迭代之路。
其实,在商业哲学方面,张一鸣笃信的“格物致知”理念,也与刻意练习颇为相似。
朱熹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可能你阅读专业书籍,有的章节读第一遍的时候一脸懵逼,“这在讲啥?”
但是借助“格物”的刻意驱动,你会强迫自己去进行信息处理、线索联系和概念思考。
也就是这个时候,你关于这一章节内容的初步心理表征,开始建构。
所谓心理表征,就是你的大脑为研究某一对象,而分拨的专门的心理脉络集成,其涵盖的可以是形象、词汇、观点或者某种复杂模型。
比如一提到蒙娜丽莎,很多人大脑里马上浮现出那个笑容。
这就像芯片上的电路集成一样,当芯片运算性能越强大、功耗越低时,其包含的内容也就越庞大,处理的也更迅速。
于是,为了填补和迭代自己的心理表征,你开始读第二遍。
这个时候,你惊奇的发现:咦,居然能理解一部分了。
就这样随着你不断建立心理表征,新的理解也在持续发酵。
直至最后,你不仅弄懂了内容,而且还能够基于内容,产生更多的独立思考和意义加工。
此时,你就从一个被动的接收者,变为了主动的生产者、创作者和输出者。
显然,在面对陌生事物时,刻意从客观的认识路径去把握它,不断祛除主观随意的意识,有利于塑造自己高度专业化、体系化的心理表征。
这种心理能力,在理性层面上可以帮你更快地发掘事物本质,理解事物规律;
在微观场景中,可以帮助你实现对局部信息的高效处理和有序规划。
在直觉层面,甚至可以让你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
比如电竞选手的极限操作,很多时候都是基于场景训练,产生的预感应激反应,而不是后置性的思考结果。
这种无意识决策模式,其实就是诚意正心。
即得益于不断挤出被动性,造成客观主动性事实的最终积累的结果,达到“物我合一”的极限状态。
我们总说,刷短视频的自己,身体是很诚实的。
几乎刚点开的一瞬间,就可以直觉判断是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这就是在算法投喂下的自己,被动的完成了刻意练习的初步表现。
张一鸣押注算法,大获成功,也可以说是将自己感同身受的理念,放大到商业实践中的必然结果。
写在最后
看到这里,你可能对于刻意练习的效用,有十二分的相信了。
但在最后,我还是要戳一戳可能产生的认知泡沫。
不要把刻意练习当作神器,它只是一个普通工具性的概念。
去使用工具,但不要被概念定义。
刻意练习能够帮助你的,更多是在一些基础能力和认知层面的高效锻造。
但刻意练习,并不会构成影响现实的决定性要素。
天赋、运气、人脉、渠道、大环境等等,都可能在你成功的道路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很多练习场景的对象,往往包括诸多不确定、不可控的因素。
比如人与人的交往,就需要对方给到客观的反馈而非主观的情绪反应,才能够有效纠偏;或者艺术创作,灵感可能比套路模板,更能激发化学反应。
不要奢望刻意练习,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帮助你完成从1到100的完全转变。
另外,刻意练习始终是一种外在于自身的条件范畴。
不必为了刻意践行刻意练习的法则,获得自律的成功,而忘却了路上的风景与心中的悸动。
王阳明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不再执着于格物致知,转身选择了看花明心:“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给脖子带上项链,而非锁链。
刻意练习和你,都能实现最大的价值。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习近平寄语澳门 7923343
- 2 突发:美军战斗机被击落 7965278
- 3 老人取走自己卡内200多万被抓 7858730
- 4 我国工业经济平稳向好 7714152
- 5 湖南卫视声明 7614518
- 6 三战是否已经开始?普京回应 7536255
- 7 春熙路不能随便开直播了 7442789
- 8 女子举报前公公有不明财产 银行通报 7362441
- 9 哈尔滨一公司禁止员工去冰雪大世界 7215108
- 10 冬至饺子 骑手能抢到啥吃啥 7176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