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什么书都要读一点?

百家 作者:新东方 2021-06-24 15:07:47

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看过的书籍都已不复记忆,成过眼云烟。但要知道,其实每一本书都由成千上万的语言组成,这些语言构成了作者的思想,思想是无价的。


——女同事说

文章来源:深夜书桌(ID:shenyeshuzhuo)

作者:李小墨





1

我们为什么要读诗歌?


如果我说,我们每个人都要读诗歌,那这句话就很虚伪,我们不是非读诗歌不可,我们从学校里毕业,考完试之后,一辈子都不读诗歌,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古人靠诗歌博取才名,靠诗歌社交,靠诗歌入仕途,可是现在诗歌的作用已经退回到文学里面去了,没有任何实际的功用了。


但是我还是建议你读诗歌,因为诗歌是单位字数浓缩意向最高的文字。


它是和情绪,和感受,和心灵相关的。


对我个人来说,读到自己喜欢的诗歌,或者有共鸣的诗歌,会触动我的诗歌,是非常幸福的。


那种幸福,和你在闷热的夏天,摇头的电风扇吹到你的那一刻的幸福是一样的,那种幸福和你冬天从寒冷的室外走进家里,喝一碗热热的猪肚鸡汤是一样的,那种幸福和你爬到山顶上,在徐徐晚风中,看见天边灿烂的晚霞是一样的。


你不需要眼睛真的看到,通过诗句,那些情绪、感受、意境、那些精神力量,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愣是被诗人用高超的文字技巧传达给我们了。


眼睛看不到,却能出现在心里的意境。


诗歌的这种功能,不是其他任何类型的书籍可以做到的。



你说我要赚钱,我要暴富,可是就是没有“腰缠十万块,骑鹤下扬州”那种气势。


比如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几个字,我们就能体会到那种睥睨天下的帝王之气在心里涌动。


还有苏东坡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种对待人生的豁达,淋漓尽致,真的,你就是会很感动,然后被打动,甚至被改变。


这就是那句很土的话,“陶冶性情”的意思。


我读唐诗三百首,读到杜甫的一句“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眼泪一下子就掉出来了,因为我当时刚好看到一个新闻,说一个七几年毕业的一个班级聚会,他们班级很团结嘛,能来的都会尽量来。


可是呢,每一年都会少掉几个,不是因为不来,而是来不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去世了。


以前是一起读书,一起长大的,很久没联系,一打听,去世了,你说这种伤感和悲哀,多么沉重啊。


可是杜甫就用“访旧半为鬼”五个字,把我心里面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复杂情绪给勾出来了。


所以诗歌,你要说它有什么用,它真的是什么用都没有,不能帮你扬名立万,也不能帮你升职加薪,可是它就是这么特别,你只有进入它的世界,你才能体会到它的好。


2

我们为什么要读哲学?


我们为什么要读哲学呢?我之前在美食阅读那一篇领读讲过哲学思考对我们人生的意义。


今天我想讲另外一方面。


哪些人是哲学家?那些有名的哲学家都是他那个时代最会思考的人,思考能力最强的人。


不止是在他自己的时代,他们就是人类历史上思考能力最强的一群人。



你要提高思考能力,怎么提高,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围观这些人的思考过程,他们的思考方法,把他们的思想脉络梳理出来了,等于是他在前面带路,带着你把思考的路走一遍了。


而且见识了人类历史上思考能力最强的人是怎么思考的,你对思考这件事就不会自卑了。


因为你见过最好的思考者是怎么思考的。


你在生活里能遇到的人,再厉害,也在这些思想家之下,对吧。


你和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不畏怯地交流了。


3

我们为什么要读小说?


我记得一个作者有一个概括非常精辟,他说小说就是三十万字写三十字。


确实就是这样,如果你非要概括主要情节,或者主旨,几十个字就能讲完,可是他偏偏要塑造众多人物,铺成数十年的恩怨情仇。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觉得自己好似多了一个人生。每个人物的阅历,都变成了你的阅历,你不需要亲自去过这种生活,就能感受这种生活所带来的的感受。


我们只能过一种人生,但是小说能让我们过一千种人生。



我第一次有这种感觉是读《源氏物语》,源氏物语是日本的红楼梦,但成书比红楼梦还要早一千年好像。


我看了三天三夜,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都在看,等到我读到最后一页,突然像是一场漫长的梦醒了,我抬头看看周围,我怎么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有几个相熟或不想熟的同学在边上学习,那个瞬间,我觉得周围的一切特别不真实。


4

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


我想讲一个非常私人的体会。


我读历史,其实是我没办法忍受,我作为一个人类,对人类的过去,人类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一无所知。


不读历史,就像一个没有过去的人,过去是一团迷雾。智人是4万年前出现的,人类的智慧星火相传,我们熟读历史,我们就都等于已经4万岁了。


作者在这部分讲的楚霸王的故事,让我萌生了要读历史学家的历史原著的想法。


他说他读历史教科书上的项羽,一点感觉不到他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我特别有同感,因为历史教科书里,他是灰溜溜的失败者,刚愎自用,走在历史的对立面。


直到有一天他读了《资治通鉴》。写项羽趁着天黑,带着800人突围而出,往南疾走。汉军到天亮才发现,派了五千骑兵追赶。


过了淮河,跟随的人只剩一百多人,偏偏中途迷路,向一个农夫问路又被骗,结果走错方向被汉军追上。



再往东走,只剩下二十八人跟着他,而追上来的汉军有几千人。


看情况,项羽觉得难以脱身,就跟那二十八个人说: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溃围、斩将、刈旗,三胜之。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几千名汉军已经把他们团团围住,项羽把二十八人分了四队,然后就照他刚才说的指东斩东,指西杀西,再三突围,要斩汉军哪名将领就斩谁,杀了上百人,28骑只牺牲两个。


然后到了乌江边,乌江亭长劝他坐船逃走,到江东,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大事可图。


他笑了起来,说他带了江东子弟渡江而来打天下,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回去,就算江东父兄怜惜他,仍然尊他为王,他自己怎么好意思呢?


然后把宝马送给亭长,自己再步行短兵作战。


又杀了几百人,自己也被砍伤十几个地方。


突然在汉军中看到一个认识的人,就说汉军重金悬赏我的人头,那现在就干脆送个人情给你吧,你拿我的人头去领赏,然后自刎而死。


我以前以为他拔剑自刎,是他的心气没了,心里的那口气泄了。但是读这些,我会觉得他失败了,但是他一点都不像一个被打败的人。


他还是霸王,还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他这个人做人做得是那么体面,那么有尊严,你很难不动容。


历史都是成功者写的,可是他作为一个失败者,却依然让代代的人敬重他,肯定是他自刎的那一天,在场的那些人没有不动容的,所以口耳相传,把他的英雄故事传开来,然后代代传下来。


《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说历史更接近小说,读了这一段,我觉得郝明义说历史兼具小说和诗歌的和哲学三者的特点很准确。


我写这段的时候,忍不住哭了。


我们对历史的胃口,真的被教科书给破坏了,要死记硬背那么多事件、年代,所以才会谈历史色变。


郝明义说,好的历史书不是这样的,一部精彩的历史书,有以下特点:

第一, 情节叙述逼真。第二,用字精微,令人击节赞叹。第三,合上书,那些人物不会消失,而是跟随故事进入我们的内心深处。


5

我们为什么要读图像和漫画书?


因为有些东西,文字不拿手。


比如你要描述一个心脏的样子,你描述得越细致,听的人就越糊涂。


但是一张图片,就可以把所有事情讲清楚。


图像对文字是一种补充。



有一本非常有名的装修的书,叫《小家越住越大》。这个是讲装修的,用的是非常可爱的漫画配合照片,以及少量文字说明,如果不用图画来讲,这个根本讲不通的。


6

为什么要读经典和流行?


有一种非常流行的阅读理念是,经典的才是好的,要读书就读经典。新的书不值得读。


比如写《瓦尔登湖》的梭罗,他就是持这样的阅读观点。


他只读流布世界的经典,只读最古老的最优秀的书籍,他把当代文学称为廉价的当代文学,把一些书称为垃圾食品,他觉得现代生活的种种问题,都能在经典中找到答案。


他说的当然有一定的道理,经典能在时间的洗礼下流传下来,一定具有一定的永恒性。


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因为它否定了当代书籍的价值。可是今天我们说的经典,在几十年前,几百年前,几千年前,不也是新书吗?


我在这本书里读到一句话,我马上就心中了然了。


他说:Fashion,就是享受当代各行各业顶尖的人的创造成果。


确实经典书籍,经过时间的洗礼,已经是披沙拣金的结果,所以我们省去了挑选的麻烦,不容易踩坑。当代书籍良莠不齐,所以更需要火眼金睛。


所以呢,我觉得最好的读法是,经典和流行搭配起来读。


//

更多好看的


天天说想躺平的人,究竟在想些什么?

46岁“丧尸哥”刷屏,背后故事看哭400万网友:如果你觉得生活太难,就来看看他

当代父亲“劫”行为大赏,服气了!


作者:李小墨,樊登读书签约讲书人,职业读书人,前海南特区报记者,新书《请停止无效社交》全网热卖中。公众号:深夜书桌(ID:shenyeshuzhuo)个人微信号:wslxm2019

“在看”我吗?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百度热搜榜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