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卖房卖车捐款4000万,连唱180场,捐出1架战斗机!|回眸百年 致敬青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们特别开设“回眸百年 致敬青春”专栏。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风华正茂。愿青年读者从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汲取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贡献出磅礴的青春力量。
“谁说女子不如男!”
这句著名的豫剧唱词,伴随着常派唱腔的韵味,成为了穿越时空的时代符号。
让人难忘以豫剧《花木兰》家喻户晓的一代宗师——常香玉。

年轻时的常香玉饰演花木兰
01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常香玉的艺术生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甚至可以说是坎坷多难。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1923年生于河南巩义,9岁起随父学艺,练就了“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的绝功。
受父亲影响,常香玉很小便喜欢上了唱戏,9岁就能和父亲搭班上台演戏,父亲也带着常香玉拜师学艺。
天赋极佳的常香玉学过很多角色,可谓文武双全、生旦俱佳。

年轻的常香玉
1936年,常香玉随父闯荡开封,她首次担当主演的《泗州城》,一日之内连演3场,轰动全城。
从此以后,13岁的常香玉正式成为舞台上的主演,开启了戏曲大师的道路。
经过十年苦功磨练,常香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又擅长创新变革,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很快成为豫剧界翘楚。

常香玉舞台扮相。她出演的角色文武俱全,风格独树一帜
常香玉虽然红了,但生活并不安定,时常遭到黑恶旧势力欺压。她开办的戏场经被地痞流氓捣乱,戏台甚至被军阀士兵用手榴弹炸毁,常香玉本人有时也不得不被迫为一些达官贵人唱堂会。
02
半年义演180场,只为捐献战斗机
1949年,全国解放,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
解放之初,常香玉率剧团在甘肃酒泉演出,恰逢酒泉解放,她亲眼目睹了解放军风餐露宿、不愿打扰老百姓的情景。
后来,解放军战士们来戏场看戏,不仅自觉买票、秩序井然、纪律严明,散场之后还主动帮剧社搬道具、提戏箱。这件事给常香玉留下了深刻印象,对解放军产生了深厚感情,也成为后来义演捐献飞机的初衷之一。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开展捐献飞机、坦克、大炮的号召。一场全国动员的捐献运动由此展开,各行各业出钱出力,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一心支援前线。
常香玉时任西安私立戏剧表演艺术团“香玉剧社”的社长,她积极响应号召,决心支援前线。
常香玉义愤填膺地对剧社同仁说:“敌人轰炸我们,我们难道就不能把歌声变成炸弹去轰炸敌人?”她的倡议得到大家一致赞成。
然而,当大家振奋欣喜过后,有的人又不免犯嘀咕:买一架战斗机需要那么多钱,这对于仅有59名演员且其中多数是学员的香玉剧社来说,简直是一件难乎其难的事。
为圆满实现目标,常香玉向剧社的所有人员宣布,在义演期间,她和担任剧社编剧的丈夫陈宪章都不拿工资。与此同时,她还拿出自家多年的积蓄,卖掉了自己的金银首饰、卡车及家里一切值钱的东西,向前线捐款4000万(旧币),并将剩下的钱用于“香玉剧社”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巡回义演。
这一年,常香玉28岁。

常香玉和丈夫陈宪章
常香玉知道自己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是无限的。她要用义演唤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用义演募集的收入购买一架战斗机,这是她的诺言。
从1951年8月起,她开始了长达半年的巡回义演。这个过程中,常香玉没买过一件新衣服,没添过一双新鞋,她和她的香玉剧社跨越6个省份,行程1万余里,累计演出180场。所到之处,全国群众深为常香玉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纷纷踊跃捐款捐物。
1952年2月初,她终于实现了愿望——义演收入15.27亿元(旧币),超额完成了购买一架战斗机的筹款任务!义演结束后,常香玉把这笔巨款一分不剩地汇给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
很快,常香玉收到了抗美援朝总会寄来的收据和嘉奖电。这个时候,她才感到一点疲惫。她看了看丈夫,他始终与她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再想起半年未见的孩子,想到全社演职人员付出的辛劳和汗水,她不由得百感交集,大哭一场:这15.27亿元,每一分钱都是人民的赤诚之心啊!
《人民日报》为此发表了题为《爱国艺人常香玉》的长篇通讯,详细报道了常香玉的爱国壮举。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专门接见了常香玉,并高兴地对她说:“香玉同志,你很了不起!你为抗美援朝做了件大好事,全国人民感谢你!”
一个月后,一架苏制米格15战斗机飞上了朝鲜战场的天空,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驾驶着这架战斗机穿云破雾,搏击敌寇,飞机机身上赫然喷涂着几个大字:常香玉号。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这架战斗机去了哪里?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话题。
随着我国开始自主研制战机装备,空军从苏联引进的米格系列战机陆续退居二线,“常香玉号”战斗机就被收藏到了中国航空博物馆,供人们参观。

1992年3月22日,常香玉在参观时发现飞机的命名后,当即指出:“这是我们香玉剧社捐的。”她坚持一定要改为“香玉剧社号”。后来,博物馆就按照常香玉的意见,改成了“香玉剧社号”。

03
为中国戏曲事业倾其一生
捐献飞机之后,常香玉仍然牵挂着浴血奋战的志愿军战士们,她始终觉得自己应该为抗美援朝做更多的工作。
1953年3月,30岁的常香玉听说有一位名叫常宝堃的艺术家在赴朝慰问演出时不幸壮烈牺牲。她听后非但没有畏惧,反而激发起更大的爱国热情,她和丈夫陈宪章一起请求率香玉剧社赴朝进行慰问演出,申请很快得到了批准。
在朝鲜战场上,常香玉和剧社成员们,与志愿军将士朝夕相处,吃住都在一起。他们卧冰雪、钻坑道、进病房,冒着枪林弹雨,在最前线慰问演出,经历了生死考验,耳闻目睹了无数感人的故事。
剧社的慰问演出常常与敌机的轰炸相伴,全体演职人员们时刻面临着生命的危险。有一次,他们正在一个战地医院演出,敌机突然飞来,投下了多枚炸弹,使整个医院瞬间被炸为平地。还有一次,一颗炸弹竟落在了常香玉和大家居住的坑道顶上,差点将坑道炸穿。有的演员甚至从睡觉的戏箱子上被炸弹震落到了地上,坑道口也被炸塌的碎石给封住了。
面对困难和危险,常香玉毫不畏惧,总是挺身而出,鼓励大家说:“志愿军同志们在这里流血流汗,我们要给他们鼓劲加油,就是要和美国鬼子对着干,天天演,天天唱!”
常香玉用自己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独树一帜的唱腔,传递着千里之外的祖国人民对志愿军的关爱和支持。

常香玉在朝鲜慰问演出
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返回国内时,专门找到常香玉,紧紧握住她的手,激动地说:“谁说女子不如男?常香玉,你真不简单!”
唱戏先做人,无德艺不立。“德艺双馨”是常香玉一生的追求。
常香玉和她领导的剧团一直坚持“三三三制”演出:三个月在农村,三个月在工矿,三个月在部队,为最基层的观众巡回演出。
只要是为人民而演,她从不犹豫迟疑。

2003年底,80岁的常香玉身患癌症,在北京住院。当得知奥林匹克中心工地上有一场专门慰问河南农民工的演出时,她拔掉输液管,戴上发套遮掩住化疗后稀疏的头发,在家人的搀扶下登上舞台。
她说:“只要站得起来,我就要来现场,哪怕说几句话也行。”
她不顾身体虚弱,清唱了一段《柳河湾》,成为她舞台生涯的绝唱。
晚年的常香玉过着十分朴素的生活,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戏曲表演艺术中去,为豫剧艺术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4年6月1日,常香玉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2岁。在她去世后1个月,国务院决定追授她“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戏比天大”是常香玉一生的座右铭,她视艺术为生命,始终怀着对民族戏曲艺术的炽热情感,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民族戏曲事业。
南河渡村支部书记张继伟说:“常香玉抗美援朝捐献飞机的爱国义举,一直为世人所敬仰;她艺不惊人誓不休的执着、戏比天大的敬业精神,为戏剧界树立了一座丰碑;她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高尚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人去声尚在,清香犹伴人。

本文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世界通史(ID:global--history)、全国妇联女性之声(ID:qgfl19490403),人民网,光明日报,共产党员网
▌【回眸百年 致敬青春】更多推荐阅读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7994686
- 2 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村高额彩礼治理 7964090
- 3 DeepSeek预测《哪吒2》最终票房 7879671
- 4 以“真金白银”为企业加油 7732936
- 5 姚晨闷声干大事 7614891
- 6 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买农房、宅基地 7571477
- 7 塌房大主播集体“复活” 7487778
- 8 00后女生扎哪吒头舞红缨枪真飒 7315341
- 9 县委书记上午投案中午落马 7294659
- 10 奔驰小号G级假想图曝光 719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