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周恩来称作人间最纯真的爱情。

百家 作者:广东共青团 2021-05-20 12:31:50
520,谐音“我爱你”

是真诚的心意,浪漫的证明

这句当代年轻人并不难说出口的表白誓言

对94年前的周文雍与陈铁军来说

却是那么难以实现

 

动荡的时局

弥漫着的白色恐怖阴影

笼罩着这一对革命“夫妻”

他们肩挑使命,负重前行

英勇无畏地献身共产主义

在大时代的厚重幕布前

对彼此许下无言的承诺

 

没有“我爱你”三个字

却有历史见证

他们的革命壮志与“刑场婚礼”

 

 

01

学霸青年假扮夫妻


1927年

“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的广州

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的毕业生

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员

广州工人运动领导人周文雍

因形势所迫

不得不转入地下活动



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简称“甲工”,华南理工大学的最早办学源头)自五四运动开始,就是民主科学思想和广东地区革命的策源地。其中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被称为“红色甲工”,周文雍就是杰出代表之一。

周文雍,1905年8月出生于广东开平,“甲工”机械科1922级学生,于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广州青年运动、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广东区委工委委员、广州工人纠察队总队长等职。 


工作期间

周文雍全身心投入革命

无暇顾及个人婚姻

因单身汉容易引起周围人的怀疑

8月,组织派陈铁军到他身边

对外名义上是他的妻子

实际上是他的助手和交通员


 

陈铁军,原名陈燮君,祖籍广东江门市,1904年3月出生在佛山市一个华侨商人家庭。1924年秋,考入广东大学文学院预科。求学期间为追求进步,她将燮君改为铁军,表示要铁心跟共产党走。192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广州起义。


周文雍和陈铁军以夫妻名义租下房子

建立起地下市委机关

并开展秘密革命活动

在这个新组建的“家庭”中

两人一直保持着纯洁的同志关系

但在不知不觉间

又逐渐被对方忘我的革命斗争精神所吸引

 

然而,在激烈的革命斗争中

这一切革命之外的情感

都被他们抛在了脑后

 

02

营救被捕“丈夫”

两人情愫渐生

 

同年11月

周文雍在一次抗议中

为了掩护群众们撤离

身受重伤

和30多名工人同时被捕

组织上派陈铁军等人营救

 

机灵的陈铁军想出一条妙计

她以妻子的名义探视周文雍时

将大量的辣椒夹带在食盒中

而周文雍吃了大量辣椒后

全身通红发烫

敌人果然误以为他得了传染病


陈逸飞、蔡江白三联油画《刑场上的婚礼》之《不朽的青春》 


在狱中难友的强烈要求下

敌人被迫把周文雍从监狱送往医院

随后,陈铁军设计买通狱医

党组织将周文雍从医院救出

 

周文雍被救出来后

仍与陈铁军假扮夫妻

在广州开展地下工作

同时陈铁军也悉心照料着

周文雍患病的身体

两人情愫渐生

 

03

双双被捕

 

1927年12月11日凌晨

在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

及杨殷、周文雍、聂荣臻等人的领导下

震撼中外的广州武装起义爆发

同日

广州苏维埃政府宣布成立

周文雍被选为广州苏维埃政府人民劳动委员


《广州起义》 何孔德 郑洪流

 

但起义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镇压

周文雍无惧生死

毅然率领部分起义武装

与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奋战

终于杀出一条血路

从广州撤离,辗转到香港

 

1928年1月

为重建遭到反动势力严重破坏的广州党组织

在白色恐怖笼罩下

周文雍化装成华侨商人

与陈铁军再次假扮夫妻

冒险重返广州

负责秘密联络失散同志

不幸的是

回穗仅半个月后

由于叛徒出卖

两人同时被捕

 

敌人酷刑逼供

企图令他们屈服

曾用针刺进周文雍10个指头

周文雍几次昏厥

醒后仍坚不吐实

被强迫写“自首书”

周文雍就在监狱的墙壁上写下: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监狱里的周文雍与其诗作

 

另外一边

陈铁军也遭受了

“放飞机”、坐“老虎凳”等酷刑

但她同样毫不动摇

在酷烈折磨中

仍然一心牵挂“丈夫”的情况

 

04

生命的尽头

我愿与你并肩站立

 

恼怒之下

敌人决定公开处决这对“共产夫妻”

法庭问周文雍有什么最后要求时

周文雍决定袒露深埋在心底的爱情

他说:

“只要求和陈铁军同志一起照张相”


由于周文雍当年在广州的名气很大

反动当局希望公布临刑照以恫吓民众

为掩饰施刑罪行

还将周文雍的血衣换成干净西装


周文雍和陈铁军临刑前的留影

 

照片中

周文雍身着西服,昂然挺立

陈铁军披着宽围巾

紧紧地靠在他身旁

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气节

革命夫妻两心相许的爱意

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在为党的事业献身的最后时刻

为了革命

从未考虑过个人感情的他们

留下了两人第一次

也是最后一次合影

以无言的方式

展露那份最真诚最热烈的情感

 

拍照后

细心的陈铁军把围巾

塞给了衣着单薄的周文雍

 

05

“刑场上的婚礼”

被定格的爱情

 

1928年2月6日下午

周文雍和陈铁军被押赴东郊红花岗

为了制造声势

敌卫戍区司令部出动

武装士兵、装甲车、摩托车

押送周文雍和陈铁军游街示众

但两人毫不畏惧

沿途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

“拥护苏维埃政府!”等口号

感动众多围观群众


陈铁军拒绝出国留学“避风头”时所说的话

 

终于还是到了分别的时刻

他温柔地将她送的围巾戴回在她身上

并和她握手

她则用手抓着他脖子里的绳子

让它不能系的太紧

 

两人并肩屹立,英勇就义

给了彼此一个虽然无法携手白头

却真情挚爱至死不渝的承诺

把无情的刑场

变成了浪漫的婚礼现场

让残酷的枪声

成为他们结婚的礼炮

 

他们牺牲的这一天

是1928年2月6日

农历正月十五

正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佳节

也是从古至今年轻男女相会的浪漫日子

而他们的生命和爱情

却永远定格在这个时刻

彼时

周文雍23岁,陈铁军24岁

 

06

精神传承


二人牺牲后,广州和香港的报纸

纷纷报道了这场悲壮凄美的“刑场婚礼”

时任广东省委军委负责人聂荣臻感喟:

那是刑场上的婚礼啊!

他把报纸剪下来随身带着

一直不舍得丢掉

邓颖超听到这一噩耗后泪如雨下

周恩来也感慨地说:

“这是人间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


陈逸飞、蔡江白三联油画《刑场上的婚礼》之《只要主义真》 


1962年

在一次关于写好革命戏剧的讲话中

周恩来总理动情地说:

“把这个场面写成一场戏是很动人的。”

后来

长春电影制片厂准备拍摄电影

《刑场上的婚礼》

聂荣臻元帅亲自给剧作者、导演

介绍两人的特征和斗争事迹

要求他们拍好这部影片

 

电影上映后

观者无不为之感动

“让反动派的枪声,

来做我们结婚的礼炮吧!”

这一句震撼人心的经典台词

传遍祖国大江南北

影片的这最后一幕

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

 

电影《刑场上的婚礼》剧照


而作为周文雍当时毕业学校
“红色甲工”的传承者
华南理工大学的师生们
以此史实为依据
通过话剧、舞蹈、歌唱等
多重艺术表演形式
以及多媒体全景式的现代科技手法
自编自导自演话剧《红色甲工 血色浪漫》
广泛传播这一动人的故事

今年4月以来
广东共青团面向青年大学生
在省、校两级开展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百校百场灯塔学习会
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该话剧作为百校百场灯塔学习会的首站
也成为“灯塔工程”
广东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精品项目之一
展现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精神

话剧《红色甲工 血色浪漫》剧照

如今,“刑场上的婚礼”
正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熟知
“红色甲工”的精神
也浸润进青年学子的血液之中
他们都是历史中那些眼里带光的人


话剧《红色甲工 血色浪漫》视频


枪声已落,热血难凉

周文雍和陈铁军在革命道路上

相识、相知、相爱的革命爱情故事

仍旧感染着新一代年轻人

向世人展现了共产党人

为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甘洒热血的英雄气概

如火的青春,血色的浪漫

一如广州盛开的木棉

灿烂绽放

尽情燃烧


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的烈士铜雕塑(广东省开平市




素材参考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央视网、共青团中央、广东共青团、广东学联等
编辑:羊


▲关注“广东共青团”B站、抖音、微博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