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精神:撑起民族的脊梁

百家 作者:科技日报 2021-04-09 15:32:23

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4月4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郭永怀先生诞辰112周年纪念日。在位于山东荣成的郭永怀故居,人们敬献鲜花、缅怀英雄。

资料图:“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右一)在解答研究生提出的问题(图/新华社)

远在千里之外的青海,落雪中,金银滩上的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庄严矗立,迎接着一拨又一拨人们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两弹一星”精神和一段段红色历史,在这里娓娓道来。

共和国功勋,肩负国家使命

“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

“中国人怎么不行?”

1955年,时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陈赓大将与刚刚回国的火箭专家、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之间,曾有这样一段铿锵有力的对话。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刚刚诞生的新中国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战略决策,并在金银滩草原建设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此后,无数顶尖科研专家、技术人员、干部职工、部队指战员脚踏荒原,在青海开启了我国核武器研制的传奇之路。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用智慧、青春和热血,创造了“两弹一星”功勋伟业。

主持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毅然决定回国。接受原子弹研制任务时,妻子许鹿希问他:“去哪?”“做什么?”“去多久?”因保密要求,他连续回答了三个“不能说”。此后,邓稼先隐姓埋名,在试验场度过了8年时间。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时,他率领研究人员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因核放射性影响身患癌症,临终时留下一句“死而无憾”。

资料图。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1965年9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再次启动,著名力学家郭永怀受命参与卫星相关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1968年12月初,他在青海基地发现重要数据,急于赶回北京研究,便搭乘夜班飞机。12月5日凌晨,飞机失事。人们从机身残骸中寻找到郭永怀时,发现他的遗体同警卫员的遗体紧紧抱在一起。被分开后,中间掉出一个装着绝密资料的公文包,竟完好无损。

青海师范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方立江认为,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是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过程,新中国的决策者、管理层、科技人员和工程保障人员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发挥聪明才智,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仅用两年多的时间,中国尖端科技发展投入少、效益高,大科学体制和技术民主体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昔日“221”,红色精神永传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明确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资料图。图片来源:新华社

金银滩草原的昔日绝密军事基地“221”,也已成为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青海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宇燕如是说:“青海是精神高地,是‘两弹一星’精神的诞生地,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重大历史责任。”

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讲解员介绍,这里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被称为“原子城”,200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永昌介绍:“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作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阵地,年均接待游客30万人次,2009年开馆至今累计接待游客360余万人次。”2020年底,该馆启动了改陈布展工作,将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以全新面貌与全国游客见面。

近年来,高原大地上一场又一场“两弹一星”宣讲活动、主题研讨活动如火如荼,从基层到单位、从高校到企业,无数后辈在宣讲中接受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和“两弹一星”精神的感染……

“‘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先后赴全国20几个省、市、自治区,中央和国家机关、高校、大型国企、军营以及青海省内各单位,累计作宣讲报告370余场次,33万人次聆听报告、接受教育,被中宣部授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称号。”王永昌说。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黄磊

审核:朱丽

终审:何屹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